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十一月的美德鍛練:射手座(2025)

2025年《射手座》 控制言語、控制思想、朝向真實 | 聖高隆巴 演講:莉莎‧羅美洛 (Lisa Romero),安德魯‧懷特 (Andrew White) 撰稿:尤清 校訂:陳脩平 篇頭畫作:聖高倫巴繪像 麗莎: 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月的美德鍛鍊。每個月我們都會介紹一位與我們有所連結的聖者,而我和安德魯則會圍繞這位聖者展開一場對話。我們也期待各位能找到同伴,深入交流,思考究竟為何某些聖者會特別影響你、觸動你?為何他們的生命能在你的心中引起回響?之所以將特定聖者與特定的美德連結,是因為我們——或至少我們其中一人——在其中感受到某種呼應與共鳴。 這次,我選擇一位與我個人有深刻連結的聖者——聖高隆巴(St. Columba) ——與射手座的美德相對應。 這位聖者對我影響至深。我曾以徒步行走的方式追隨他的旅程,試圖感受他在那個時代所經歷的生活。聖高隆巴也以古愛爾蘭語名 Colum Cille 為人所知,意思是「教會之鴿」。 鴿子象徵聖靈,因此這是個極具意義的稱號。不過,他生命中也流傳著其他種種引人入勝的故事,讓人不禁想問:這個人究竟是誰? 關於這位聖者,我想說一些觸動我至深的故事。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關於他開展旅程的傳說、關於他擁有的許多能力。 身為愛爾蘭的十二使徒之一,他具有許多特殊的能力。很久以前,我曾與一位日本薩滿一起工作,她談到古代不同的薩滿各自擁有多種魔法。她曾帶我拜訪某處,那是與某位特定的女性薩滿有關的地方。我的朋友敬重這位女性薩滿,如同對待聖者一般,對她懷抱親近之情。這位女性薩滿在數百年前就被殺害了,但她描述這位薩滿擁有「二十種魔法」,意謂著她能運用許多能力。 我很喜歡那個說法,把「魔法」視為「能力」。談及聖高隆巴(Columba)的時候,我們聽說他具備許多的能力。其中之一,就是他能夠馴服水怪。據說正是這件事讓蘇格蘭的皮克特人 (Picts 古蘇格蘭的一個民族) 深受震撼,並促使他們改信來自愛爾蘭的基督宗教。 接著,我想談談他離開愛爾蘭的緣由。那是一個饒富意味的事件,彷彿刻印著他性格中的某些本質。他曾得到一本非常古老的聖經手稿。在那個時代,只有特定的人——例如高階神父或已被啟蒙的修士——才被允許閱讀聖經。但聖高隆巴的想法不同:他相信這些內容應該被更多人看見、被更多人接觸。 按照當時的傳統,教士若要閱讀經...
最近的文章

新書訊《普羅人智學會在二十一世紀的任務》

在學習和追求人智學靈性科學的過程中,我們聽聞有歌德館、人智學會、靈性科學學校等組織,那些遠在歐洲、不知道在做什麼的機構,和我們這些受到施泰納教導所吸引的人有什麼關係? 或許您也曾想過:我們已經有人智學了,為何還需要人智學會?我還不太懂人智學,成為人智學會的會員能有什麼幫助?我已經參與華德福學校、人智醫學、BD農法、優律詩美等相關組織,還需要參加人智學會嗎?人智學會和靈性科學學校、歌德館各專業部門有什麼關係?1912年成立的人智學會和1923-1924年成立的普羅人智學會有什麼不同? 這是一本以對話風格寫成的小書,簡單明瞭地回應以上常見的問題,也介紹了人智學會與普羅人智學會的歷史、相關的爭議與架構性問題。或許您先前並不明白有這些歷史,在這些探討中,我們可以窺見一位資深人智學者如何思考與回應這些爭議,其處事風範、清晰思維、原則與氣度兼具地堅定護持人智學,也是本書令人動容之處。 *** 引自本書: 「因為所有戰爭、歧見、分裂、社會衝突的起因都源自於這種個人之間的意見不合、各種相異的業力脈流和不同的靈性文化取向。如果我們對社會和平感興趣,如果我們想要了解教育和自我教育需要哪些發展條件,才能使基督的耶誕信息——天堂的啟示和地上的和平歸予良善的人——成為實相,那麼我們必須找到可以學習並實踐這種和平能力的環境。而我們只能在忠於承諾的社群中找到這些,那裡的人不會遇到困難就逃跑,而是學習克服困難以追求自我發展。 這是當代的一大問題,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仍然充滿了戰爭、衝突、腐敗和濫用權力,這些情況在二十一世紀還看不到結束的跡象。若各位由衷關切世界和平以及維繫和平所需要的社會能力,那麼一想到可以在人智學會和靈性科學學校的工作環境中好好地學習這些,會令人充滿熱情!我們無法在親密友伴中學到這些,能讓我們學習的是很難相處的人或至少與我們很不同、我們不一定會選擇他們作作為朋友的那些人。」 *** 二〇二三年紀念普羅人智學會成立一百週年之際,米凱拉‧葛羅克勒熱情洋溢地寫下本書內容,以對話的形式探討一些重要而基本問題,例如:人智學會的使命、為什麼要成為會員、魯道夫‧施泰納創立這個組織的初衷等。 人智學與人智學會的使命與二十一世紀的巨大挑戰和人類發展的前景密切相關。安德烈亞斯‧奈德在後記中探討,施泰納曾預言人智學運動在二十世紀末達到「巔峰」,若是如此,巔峰...

【ABRN 亞洲BD研究網絡十月份線上座談會分享之一】

2025/10/9 日本時間9:00-11:00pm 線上同步口譯、摘錄分享/ 孫承萱Gloria Sun  案例分享來自: • 洛斯金磨坊信託基金 (Ruskin Mill Trust) 是英國領先的機構之一,提供涵蓋學校、學院和正規教育後階段的全方位額外需求教育和照顧服務。洛斯金磨坊信託基金深知,每個兒童、青少年或成年人,無論是其個人經驗或未來發展,都是獨一無二的。為了滿足他們的個人化需求,洛斯金磨坊採用實務技能治療教育方法,並將農業生態學融入學校課程。 分享者:伯尼.寇茲 伯尼首先談到BD農場在實務技能治療教育中的作用。 這張圖片反映了我們教學方法的關鍵面向。每年五月初,我們整個社區包含學生、老師、支援協助員等都會聚集參加一個節慶,見證母牛們在漫長的冬天後被放到草地上。 洛斯金磨坊信託目前在英國有許多據點包含五所學校、七所學院以及兩個成人教育中心其中也包含愛默生學院。 透過藝術、手工藝、生物動力農業和整體科學的培訓,促進有特殊需求人士的教育和健康。我們採用自己的方法—實務技能治療教育 (PSTE)。 並談到以BD農場作為教育場域的幾個面向: 提供食物:不是任何食物,而是來自健康、有生命力的來源的食物。 促進關係:它應該促進社區內的連結、健康和福祉。 協調景觀:農業應因地制宜,與當地環境協調發展。 具有美學品質:它可以創造美感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感。 提供教育:它提供基於生命和生命過程的教育,這點相當重要。 這種教育注重感官體驗。它調動了運動、平衡、觸覺和生命等基本感官。它也支持了更高級的認知感官,從而提升了對「他者」的感知,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感覺和環境感知。 在整場分享中,伯尼一再強調為什麼教育環境中的BD農場必須是一個真實的環境,一個進行真正農務和生產力的真實場所。如果沒有這種真實性,年輕人的體驗就缺乏意義。真實性是課程和我們希望實現的成果的基礎。 舉例一群焦躁不安的年輕人卻能與牛群建立一種互惠互利、令人平靜的關係。這反映了吉布森的可供性理論:我們環境中的事物除了直接功能之外,還可能產生行動或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牛不僅僅是牛;它們成為平靜、寧靜和連結的可供性。 BD農場不只是土地或農業。它是一個典型的空間,人類、動物、植物和礦物都在其中共同發揮創造作用,彼此療癒彼此教育。 ======== BD農場的課程不僅僅是一系列活動。它是實踐者(我們的農夫老...

【ABRN 亞洲BD研究網絡十月份線上座談會分享之二】

2025/10/9 日本時間9:00-11:00pm 線上同步口譯、摘錄分享/ 孫承萱Gloria Sun 案例分享來自: • 盼特學校 (School Pente) ,一個位於德國的代際學習中心,將社區經濟與變革性農業和教育結合。 盼特社區支持型農場是一個共同學習和相互學習的場所,為300名CSA成員提供服務,農場學校就位於其中心。 分享者: 托比亞斯·哈特克邁耶博士是變革性現實世界實驗室CSA農場和盼特學校Pente的創始人兼經理。托比亞斯是國際Handlungspaedagogik工作小組的共同創辦人、德國社區支持農業網絡董事會成員,並合著了多本關於教育、CSA和對話智慧的書籍。 托比亞斯博士從跟大家介紹他們的機構,是位於德國的CSX組織,一開始就先從提出U型理論奧托.夏默博士曾經提到現代世界所共同面對的分離狀態來談起,面對現代問題要跨越三大主要的分離,他們發生在: · 與自然的分離 - 生態分離 · 自我分離 – 精神分離 · 與他人的分離 – 社交的疏離 如果要能全面理解永續發展,以及教育上適當的轉變,必須要考量這樣的分離狀態。 因此在CSX組織內的盼特學校,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去思考如何將農業與教育串聯整合起來,打造成現在的社群支持學校的樣貌。 托比亞斯博士並舉例以夏默博士的發展矩陣來設計整體的概念,試圖打造的是共同創造與以生態系統為中心的合作關係,這個組織所秉持的信念是德國詩人諾瓦利斯的看法: 「兒童教育如同學徒的教育,並非直接教育,而是逐步讓他們參與成人的工作。」 因此組織中的成員們的探問在於: 成年人如何相處? 他們如何對待土壤、植物和動物? 他們如何發展社會關係(經濟)? 他們如何處理食物? 他們如何表達藝術和文化? 他們是全球世界的公民嗎? 以此發展出學校的課程,所有課程圍繞著農場必須處理的問題、待解決的事物,包含修繕工具、餵養照顧動物、種植與照顧植物…漸漸地讓農夫們成為教育者,教師們學習將課程與現實生活、實際任務和實際問題連結起來,並邀請家長一同學習,使他們也參與融入學校和農場的工作,並且展望世界,和世界各地相似理念的學校機構合作。 托比亞斯博士的父親是農夫,母親是學院的教師,很早期開始他就時常想著要如何成為這兩者的橋樑而非傳統的農夫或者是教師。在理解他們正進行著這樣的工作時,父親對他說:「你們所做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十一月的美德鍛練:天蠍座(2025)

2025年《天蠍座》 耐心帶來領悟 | 聖艾芭 (Saint Ebba) 演講/莉莎·羅美洛(Lisa Romero),安德魯‧懷特 (Andrew White) 編輯/尤清 校訂/陳脩平 封面圖像/聖艾巴的彩繪玻璃,來源:Early British Kingdoms 麗莎: 大家好,歡迎參與本月的美德鍛鍊。這次,我們要介紹一位不太為人所知的聖人。其實,如果不是我們踏上了這段探索聖者足跡的旅程,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聽過她的名字。她就是聖艾芭(Saint Ebba)。聖艾芭與林迪斯法恩(Lindisfarne)——也被稱為「聖島」——有著深厚的淵源。這座島嶼曾留下許多聖人的足跡,也是安德魯在童年時常造訪的地方。然而,儘管聖艾芭與這個地方有密切關聯,她卻鮮為人知。 據說聖艾芭的聖人身份是「買來」的。對於這樣的聖人,我一向抱持保留態度,這曾是我對她的觀感。但在安德魯分享了親身經歷之後,我對她有了不同的理解。 安德魯: 老實說,聖艾芭的聖人身份,極有可能是透過家族背景獲得的。畢竟,她是諾森布里亞王國的公主,也是國王奧斯瓦爾德的妹妹。然而,她最終選擇離開皇室的特權與榮耀,獨自走上一條靈性的修道之路。我與她之間的連結,是無形的、完全的神秘經驗。 小時候,我們家在當地的海邊有一間小屋。從八歲到十三歲,每次度假時,我總喜歡一個人外出探險,尋找那些吸引我的角落。就在那段期間,我找到了一處特別的地方,一個小小的凹地,幾乎每天都會去那裡。我會靜靜地躺進那個凹地裡,望著天空中飄過的雲朵,聽著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音。每當我躺下,心中總會湧起一種無法形容的奇妙感覺,就像「回家」了一樣。那裡,成了我童年最常造訪、最親密的角落。 多年以後,我在紐西蘭居住時,偶然看到一個考古節目。畫面中的考古現場讓我驚訝不已,他們正在挖掘的地點,正是我小時候常常躺著的那塊凹地。那時我才發現,原來那裡,正是聖艾芭曾經隱居修行的地方。據說她在那裡建了一間小石屋,潛心修道。 從那一刻起,我開始深入了解這位鮮為人知的聖人。但直到今天,這段經歷對我來說依然充滿神秘感,就像有一條無形的線,靜靜地牽引著我,走向一個更深層的靈性旅程。 麗莎: 我們都曾因為某些聖人而特地前往他們留下足跡的地方。像是去亞西西(Assisi)追尋聖方濟各的痕跡;或者也因為某位聖人,去拜訪藍格蘭諾(Llangr...

十月份的美德鍛鍊:天秤座(2025)

2025年《天秤座》 知足轉化為鎮定自持 | 聖布麗姬(St. Brigid) 演講/莉莎·羅美洛(Lisa Romero),安德魯‧懷特 (Andrew White) 編輯/尤清 校訂/陳脩平 照片/聖布麗姬雕像,位於Kildare的聖布麗姬聖泉,雕刻家Annette McCormack 麗莎: 大家好,歡迎再次來到本月的美德鍛鍊。隨著天秤座的月份到來,我們想介紹一位對我和安德魯具有不同意義的聖人——聖布麗姬(St. Brigid)。我們兩人對這位聖人的觀點與感受迥然不同,宛如天秤的兩端。而正是透過這樣的對比,我們想傳達一個事實:每個人都有自己通往聖人的獨特門戶。 我在愛爾蘭的居住期間,深深感受到當地人對她的敬愛,因而也建立起我與她的連結。她常被視為一位守護者。 在聖布麗姬節的傳統中,人們會以濕地生長的蘆葦編織十字架,象徵靈性的庇護。人們會把這些十字架放在家裡,來守護家人,並且燒掉前一年做的十字架。這樣的儀式並不罕見,我也多次參與,協助許多農夫編織十字架。對我來說,聖布麗姬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聖人,她連結著靈性守護的力量。 聖布麗姬建立了愛爾蘭第一座修女院,修女院也可說是靈性守護力量的展現。她是女性、兒童的守護者,並以為社群付出奉獻而聞名。聖布麗姬的人生具有些許的神話色彩,她的名字源於古老的女神布麗姬,童年時期在德魯伊傳統中成長,後來,她聽了聖派翠克的講道,那是她人生轉變的重要契機。 我也曾追隨她的足跡,造訪聖泉與朝聖地。相傳遠至愛奧那(Iona)某座山丘頂上,也有一口「永恆青春之泉」,據說她曾在那裡顯現或停留。雖然正式的歷史中未見記載,但這樣的傳說廣為流傳。 儘管有關她的歷史記載相當有限,她的地位甚至一度在教會中引起爭議,但最終她被認定為愛爾蘭的守護聖人。如今,聖布麗姬節和聖派翠克節一樣,在愛爾蘭都是國定假日。 聖女布麗姬一生致力於扶持女性與修女,並將女性的源流融入愛爾蘭的文化之中,這是她留給世人的非凡遺產。 事實上,女性的靈性力量早已存在於凱爾特基督教,甚至更早的前基督教時期。古老的愛爾蘭人深刻認識並崇敬女性神祇的能量。然而,隨著基督信仰逐漸走向父權化,這些古老的信仰與傳統也式微。 即便如此,聖布麗姬卻成為少數能承載並延續這股意識的聖人之一,因為她維繫著一條與古老靈性源流相連的通道。聖布麗姬節被訂於每年的...

九月份的美德鍛練:處女座(2025)

2025年《處女座》 禮貌轉化為安定的感受 | 聖布蘭登 演講/莉莎·羅美洛(Lisa Romero),安德魯‧懷特 (Andrew White) 編輯/尤清 校訂/陳脩平 來源/https://astralarc.podbean.com/e/virgo-courtesy-saint-brendan/ 畫作:繪者不詳。出自丹尼斯‧奧多諾霍牧師的《聖布倫丹航海者》(都柏林:布朗與諾蘭出版社,1893年)卷首插圖。 麗莎: 大家好,歡迎再次參與這個月的美德鍛鍊。在處女座的主題下,我們選擇了一位聖者—聖布蘭登(St. Brendan),他有時也被稱為「引航者聖布蘭登」(St. Brendan the Navigator)。 聖布蘭登與我在愛爾蘭舉辦僻靜營的地區有所連結,透過這段經歷,我更加認識他。那片地區有一座名為斯凱利格·米迦勒(Skellig Michael)的島嶼,被視為「聖米迦勒領域」(Michael’s Sphere)中的重要地點。附近還有聖布蘭登之井,而在鄰近的班特里鎮中心,則矗立著聖布蘭登的雕像,彰顯了當地居民對他的敬意與認同。 聖布蘭登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聖人,生平中流傳著許多驚奇的航海故事,其中不乏與鯨魚、海獸等海洋生物相關的奇遇。作為愛爾蘭的「十二使徒」之一,他曾與聖哥倫巴(St. Columba)一同航行,足跡遍及多個地區,傳遞一種可稱為「奧秘基督教」(Esoteric Christianity)的靈性訊息。 我想與大家分享一段他極為著名的禱文——這段文字我曾多次引用,因為它深刻展現了聖者內在所承載的神祕基督信仰特質。 求祢引我越過熟悉的疆界,踏上未知的旅途; 賜我信心,離開舊路,與祢共闢新天地。 奧秘的基督啊,我深信祢必勝過我心中的每一場風暴。 我願信任幽暗,並知道我的時日,即便此刻,都在祢手中。 求祢調伏我靈,使之與天國樂音合鳴, 並願我的順服,為祢的旨意中所用。 這段美麗的禱文深刻展現了聖布蘭登與基督存有的神祕連結,以及他所行經的靈性道路。當我們邁向奧秘之道的真理時,一定要不斷開展新的領域,因為在奧秘之道上,無論處於多高的階段,都不能停滯不前,否則那將成為束縛。 我們必須隨時保持清醒和警覺,因為心魂的內在世界與靈性世界的關係中,總有新的層面不斷打開。在跨越門檻時,能對踏出的每一步都保持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