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凱爾節與人類的靈魂力量(GA 223)第四講 1923 年 10 月 1 日,維也納 翻譯:黃妃釧 校訂:陳脩平 校對:陳佩侰 圖片來源:https://pin.it/7yugnJobV 親愛的朋友們,在過去三天裡,我們考慮每件事的目的都是為了指出一條道路,讓人類能再次從地球公民轉變成為宇宙公民,使人將他的視野擴展至宇宙範圍,以使他的塵世生命也因此更加豐富,不僅是由這樣的擴展而來的豐富,且是在內在驅動力的強度也更增加。 昨天我告訴各位,真正的靈性方法如何揭露行星的真實本質,行星不是像現代天文學告訴我們的那樣,只不過是物質體,它們也是靈性存有的外顯,而能夠進入我們的意識。就這方面,我談到了月亮和土星。在我們有限的時間內,沒有辦法講到每顆個別的行星,對我們當前的目的來說也沒有必要。我的目的只是想指出,我們整個心智狀態如何可以從地球擴展至宇宙空間。只有這麼做才有可能把外在世界當作我們自己的一部份來感受,就像我們感受自己皮膚內所發生的一切一樣,包含呼吸、循環等。 現今的自然科學認為我們的地球只不過是一個死的礦物體。在我們的文明裡,例如一個學習宇宙學某方面的人,從來不會去想他的思維裡沒有任何一點真實存在。現今的心智狀態> 對於真實的感覺 出奇地遲鈍。人們興高采烈地稱一顆結晶岩鹽是「真實的」,也這麼稱一朵玫瑰,沒有以任何方法區別這些實在物。然而,一顆結晶岩鹽是一個自足的實體,有其自身的邊界,而一朵玫瑰卻不是。 一朵玫瑰若沒有跟玫瑰叢有連結,是絕對不可能存活的。一朵玫瑰(我指的是花朵)沒辦法形成它自己。因此,如果我們想像的是一朵玫瑰花,雖然這個構想的出現令我們滿心愉悅,但我們有的是一個抽象概念,我們在抽象概念裡所能觸碰到的所有,並不包含玫瑰花叢所代表的真實。現代外在科學所描述的,由原始岩石、板岩、石灰岩等構成的地球,也沒有任何真正的現實性,因為根本不存在那樣的地球,那是純粹虛構的。難道地球沒有孕育出大量的植物、動物和人類存有嗎?那全是地球的一部份,就像山脈的結晶板岩一樣;而且,如果我只考慮一個由石頭構成的地球,那我根本就沒有地球。現今外在自然科學在地質學的任何分支中所涉及的,全都不是實際情況。 因此,我們在這最後一講要繼續提到的事情,要合乎邏輯,而且也要 符合現實 。現今一般認知中的明顯錯誤都不是難以克服的障礙,因為它們都能輕易地被反駁
邁凱爾節與人類的心魂力量(GA 223) 第三講 1923 年 9 月 30 日,維也納 編輯:陳寶珠 校訂:陳脩平 校對:黃妃釧、陳佩侰 圖片:十二世紀手抄本上的畫 在這系列的第一場講座裡,我嘗試描述邁凱爾與龍的爭戰這個決定性的觀念,如何持續到十八世紀,它真的是在人類之中具有決定性的一股力量;在第二講裡,我試圖呈現如何復興這股力量,以及這為什麼是必須要做的努力。在討論初秋邁凱爾節的細節之前,今天我想談談實現此一意圖的幾個先決條件。 問題的核心是,所有像邁凱爾動能(Michael impulse)這樣的力量都取決於人類獲得超感官的啟蒙,得以覺察人不僅與塵世、也與宇宙連結。不論是在靈性上、或以圖象、或在物質上感知到,人必須學會感受自己不僅是地球的公民,也是宇宙的一員。現今,一般的教育只提供非常少的機會,讓人們去感知我們與宇宙的連結。 透過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科學,的確可以讓人們意識到地球的狀況與人們在感受上的連結,至少是與我們在廣義上的物質生命是有關係的。但只是知道這種連結肯定不會引發任何熱情,因此代表這種連結的所有外在象徵已變得非常暗淡。人們對於傳統節日的情感已經變得淡薄而模糊。在人類演化的早期階段,像耶誕節或復活節這樣的節日,對整個社會生活及其外在形式都有深遠的影響,但現在這些節日已經成為過往的微弱回聲,只留下各種習俗,缺乏更深刻的社會性意涵。 現在,如果我們想以某種方式實現邁凱爾節所具有的格外深刻的社會意義,我們當然必須先去感受那可能代表什麼;因為那絕對不會帶有我們現代節慶活動的特質,而是從人類深處產生出來的意義。我們只有再次鑽探並進入我們與地球之外的宇宙有何連結,以及這樣的連結帶來怎樣的季節循環,才能從中探測到那樣的深度。 為了說明白我真正想表達的,我想請各位考量一下,今日進入人類意識的關於宇宙的所有感受和概念是多麼抽象,多麼可怕地與人類脫節。想想天文學、天文物理學和其他相關科學今日所取得的成就。他們可以計算出行星的路徑還有恆星的位置;根據光譜分析的研究結果,也可以得出有關這些天體的物質成分。但以這些方法研究出來的所有結果與人的內在心魂生命有什麼關係呢?一個擁有所有這些天文智慧的人,感覺自己像是隱匿之士,封閉在他所認知到的地球上。人們現在思考這些問題的習慣,本質上只是一個非常受限的概念體系。 為了更加明白這一點,讓我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