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克服生命中的慣性和自私,轉向愛!

【2024朝向復活奧祕的預備-1】 克服生命中的慣性和自私,轉向愛! 撰文/陳脩平 審訂/尤清 圖像/ Easter image from Mary Southard, CSJ 感謝Lisa老師這幾年提供四大節慶的課程,從人智學靈性科學的角度去認識這些節日。它們看似屬於基督教文化圈的慶典,實則是宇宙靈性年復一年銘刻出來的印記。為的是提醒我們去感知人類心—靈(soul-spirit)的發展也有同樣歷程,並且謹記我們在地上的生活也是宇宙大化運行的一部份。 復活節、聖約翰節、邁凱爾節、耶誕節這四個節日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相互融貫,帶來各自不同的提醒與挑戰。配合Lisa老師介紹的練習和觀想,協助我們深化與這些節慶精神的連結。透過內在工作去發展自己的能力,再把這些能力分享出來,如此年復一年,我們的練習(修行)構築成人天連結的重要紐帶。 本文依據Lisa老師2024年復活節預備課程的內容整理而成,非逐字翻譯,經老師同意分享。四大節慶課程請注意EduCareDo網站發布的消息( https://www.educaredo.org/網站)。 *** 即將到來的復活節和已逐漸遠離的耶誕節有十分不同的特質。從將臨期(Advent,耶誕節前四週)開始,人心在光與暗之間的爭戰中,最後光明獲得勝利,在耶誕節播下新生的種子。這顆種子埋在人類的意識或心魂領域(也就是星辰身),要為復活預備。 覺察人類與靈性世界的關係能夠強化我們的心魂世界,藉此我們得以用不同的方式去生活;後者隱藏在生與死的奧秘裡,也就是復活節奧秘。活出靈性啟示和意志有關,我們可能會遭遇的阻力或助力在生命身裡。 復活節與死—生的奧祕有關。 談到節日,我們會想到儀式,但現代人與各種儀式的連結越來越弱,這與我們生命身的阻礙有關。施泰納說過,有些人看著日升月落或飄洋過海去到異國或參與聖典,內在心魂卻沒有一點改變,人們無感於周遭和靈性世界的變化,這是在我們以太身裡的障礙。 以太身與周遭生命世界不可分割,兩者相互穿透、影響。進行內在鍛練會讓我們更敏銳地覺察外在世界的變化,並明白世界的演化對人類有何要求。儀式起源於外在生命世界(元素世界)的變化。一年中的這些節日和慶祝儀式,就是要重新調整人類與世界或人心與宇宙之間的關係。節慶帶來的轉化性力量是要把健康、相互貫通的生命連結再次於社群中建立起來,而我們
最近的文章

【書的故事】以靈性社群守護生命之火

*** 「每個人的身後站著自己的天使 天使將雙手放在人的頭上 賜予人所需要的力量 人之上有一群大天使 祂們環繞逡巡 在人與人之間傳遞 由此人得到了勇氣 大天使從勇氣之中形塑了聖杯 權天使自崇高處傳來智慧之光 由原初的起始到遙遠的未來 時代善靈(也是一位權天使) 注入一滴時代精神在那聖杯之中」 這段文字是施泰納給第一所華德福學校教師團隊的冥想詩。我們清楚看到,在人之上還有三個層次的守護和協力。 他是用西方的表達方式來稱呼這三層,這些名稱看起來可能有基督教的味道,但若我們能找到對應的東方語𢑥,也可以替換: · 天使:守護並引導個人,給予力量。 · 大天使:關照群體,在人與人之間傳遞訊息,從勇氣中形塑聖杯。 · 權天使:負責整個時代,但會輪值,每個時代由不同的權天使負責,接引智慧之光成為時代精神。 *** 人自己能掌握的是力量,我們用它來工作。勇氣需要一群人共同護持,還需要大天使協力。智慧要等勇氣的聖杯完成後才會賜下。 人類在這個世界上要能完成任何事,都需要力量、勇氣、智慧。因此,我們都需要他人,也需要更高層靈性存有的協助。 唯有在一個朝向共同目標、有共同願景的團體裡,才有可能承接那一滴來自時代善靈的智慧之光。這就是「靈性社群」的意義。 每一位孩子都由光中走來,來到這個時代,也朝向未來。勇氣聖杯裡承接的那一滴光,是為了啟發我們如何照顧孩子。 Lisa老師的《以靈性指引社群建造》是成人自我轉化之書。透過鍛練十二感官,去理解「我」與世界的互動方式,在七個學習過程中淨化又充實「我」的內容(我「是」什麼?),八正道是「我」與社群互動的原則。 *** 這樣的社群是為了迎接、照料並教育來到我們身邊的孩子。 Betty老師的《守護生命之火》以這樣的社群為基礎,介紹中學階段(大約11-14歲)這個脆弱的斷層期,成人如何幫助少男少女由童年過渡到青少年。 這個過渡也是由依賴朝向獨立的關鍵。真正獨立且自我負責的成年人,才能成為靈性社群裡有貢獻(有力量)的一份子。 於是我們看到一個美好的循環,人類生命的各個階段環環相扣:成人除了自我成長,也形成社群,以承擔教育兒童的責任。動盪的青春期和青少年期能夠獲得適當的指引,以培育成熟的心智。 向大家推薦這兩本當代作者的書,十分珍貴!

【書的故事】一生的華德福教育

*** 接觸生命史初期,覺得這是一套梳理生命經驗的方法,幫助人了解這些經歷的意義。 接觸一陣子以後,覺得生命史還可以幫助找到人生使命、跨越試煉,甚至有了悟業力的可能。 生命史工作必須具備清楚的反思能力,還要努力追求真誠、客觀地看待自己。 它有療癒的「副作用」,但主要是成人學習與自我成長,不是以療癒為「目的」,若有心裡上的苦惱或精神上的障礙,需要接洽專業的諮商師或醫師。 在一次準備課程的過程中,覺得生命史根本就是給成人的華福教育啊!如果我們真的知道華德福教育在幹嘛,應該就會看到這兩者的共通處! *** 「華德福」不只是一套方法,必須去探索它的「母土」——人智學靈性科學——才能掌握華德福教育的精神。 所以華德福也不是一個硬性的體制,沒有什麼一定要有的做法才算是,但一定要有的是去認識它背後的精神性,因為華德福是靈性啟迪下的教育。 只要教學者或陪伴者願意努力嘗試去認識靈性,並走在靈性修持的道路上,就能摸索出適合眼前孩子的教育(教養)。 孩子是上天的禮物,來自靈性世界。成人入世已久,沾染已深,遺忘了自己的源頭(也是孩子的起點),所以需要再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和再學習。生命史是從自己的生命經驗中去反芻和成長。 華德福教育來到這個世界才一百多年。初代的華德福老師和父母也和我們一樣,自己沒接受過這個教育,但仍然能夠看到它的可貴處,並且去實踐。 可見是不是華德福不只取決於經驗,經驗豐富但缺乏反思與轉化,反而可能被「過去」捆綁。更重要的是對靈性的追求是否真誠,我「現在」對人生有怎樣的感悟,對「未來」有怎樣的視野,這才會決定我們給出的教養(教育)品質! *** 生命史貫通過去現在未來,就在孕育這樣的覺醒和透徹,所以華德福師資培訓裡也常提供生命史課程,兩者都是務實、入世、以人為本的學習,一個給大人、一個給小孩。 人生是持續發展的歷程,成人學習不只是工作上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從自己的生命經驗中才能找到使我們成熟的養分,就像綠色的莖葉上開出彩色的花朵,是從整株植物裡長出來的成熟,不是從外面接上去的。 華德福教育想培養的能力就是讓青少年在離開學校後,能夠獨立地依憑自己的生命經驗,在世界裡盡情地開展自己、持續學習與成長,也就是進入生命史工作的階段。 全觀生命史這一套方法看待人生的架構,不少取材自華德福教育的經典文獻,這樣應該就不難理解了。 我們這些沒有機會從

【書的故事】非關性別

陰陽這兩股宇宙創造的原動力是性別的原初特質,一者涵容、整全、靜候,一者分殊、判別、進取。 太極生兩儀的「太極」是天地未分前的渾沌,之後一分為二,並且陰陽相生。人的本質也是先天下混成的,降世後才分別為男女。 世間出現的性別特質,有許多是社會制約的結果。這種「社會性別」因為不全然來自人的本質,因此有認同與選擇、糾結及困擾。 現代人的覺醒與勇氣帶來流動的邊界,打破二元對立,也帶來更多探索與不確定、懷疑與衝突。 同一個人的內與外是不同的陰陽特質。外是身體和生理上所顯現的,內是思考、情感和意志的傾向。所以女人內在有男性特質,男人內在有女性的一面。 這種內外不一致不是分裂,而是完整的可能。 更年期後,男/女人體內的男/女性賀爾蒙分泌減少,外在變得更加「中性」。若能反思並卸除內在受到的制約,活出自己的寬闊本質,如此內外整合,便有機會成為非關性別的完整個體。 「完整」不是包山包海,也不是沒有界線,而是忠於自己,「忠」是以心為中道,「自己」是本來面目,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本來面目,不同的完整。 非關性別以及活出完整,很接近古人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那也是真正的自由,不是「可以怎樣」或「免於什麼」的自由,而是「自知者明」。 這許多觀念是人智學幫我整合起來的。關於「性別」,可以參考這兩本。

【書的故事】輪迴與業力

農曆年前重讀一次《輪迴與業力》,準備再刷,這本書可說是全觀生命史課程在台灣所生出的孩子,因為是主持課程的Karl老師推薦的,今年會有另一本也是他推薦的重磅出版。 「輪迴」一詞一般人並不陌生,更白話就是「投胎」,藏傳佛教稱「轉世」,人智學譯為「再入身」,英文都是reincarnate。「業力」(karma)也有人稱為業報、因果,意思是作用或結果。 業力是一個「法則」,如同自然律。人的行為有其後果,那就是業,全都累積在一個人的命運裡(所謂的生死簿就是業的帳冊)。人死後,這些業去哪?若就此斷滅,宇宙裡的能量不滅要怎麼守恆?這不是為了推論出輪迴。輪迴是一個「事實」,但它不容易被感知因而被確認,所以不知者就不認這個事實。 一般認為輪迴與業力是「東方」思想,但事實和法則應該不分東西南北,那麼「西方」真的沒有關於輪迴與業力的認知嗎?還是被遺忘或抹除了呢?誕生在西方文化脈絡底下的人智學靈性科學,就是要把這件事重新帶回給世人。 人智學不是宗教,它有一些想法類似教義、有一些作為看似儀式,但它不要求你信仰或崇拜,所以不是宗教。人智學要我們去思考、去認知、去體驗、去感受這世界裡的事實和法則是什麼。 我為《輪迴與業力》這本書所選的封面主題是夏爾特大教堂的地板迷宮。2016年造訪歐洲時,在夏爾特停留兩晚,青年旅館看出去的教堂就和附圖照片上的角度一樣,因為舉辦音樂會,地板迷宮被觀眾座椅遮住,無緣走入那又稱為「生命之路」的迷宮。 夏爾特的歷史起自中世紀,教堂幾經焚毁重建。如今,在白天看到的教堂是十六、十七世紀修建後的石頭本色,藍天白雲下,莊嚴而寧靜;夜晚,以色彩斑斕的燈光秀重現中世紀多彩堂教雕塑的原貌。 著名的地板迷宮以272塊白色石頭組成,272是天使報佳音到耶穌出生之間的天數,象徵生命孕育的過程。以前朝聖者來到這裏,要一邊禱告一邊用膝蓋前行走完整個生命之路。 這個迷宮的設計纏繞蜿蜒,走在裡面有時會覺得「這個地方我是不是來過了?」和你交錯而過的人,有時覺得他在前,有時又覺得他在後,充滿人生隱喻。但生命之路只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無論過程如何,識與不識自己的命運,我們都在同一個終點相遇。 農曆年前有機會去了一趟宗教博物館,進館處的地板複刻夏爾特大教堂的迷宮,但尺寸縮小。我終於有機會走一趟,的確繞得暈頭轉向,但其實就只有一條前進之道,只是每個人在不同時間趟上旅程,

三月的美德鍛練:雙魚座

寬容生慈愛 撰文/陳脩平 校訂/尤清 譯詩/孫承萱 本文所有資料取自莉莎•羅美洛(Lisa Romero)老師在Astral Arc頻道上的分享,連結如下。本文並非該影片的完整翻譯,而是由作者摘錄並整理影片中的重要概念,經過演講者同意以此形式分享予華語區伙伴。 AstralArc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AstralArc-/featured 二月與水瓶座相關的美德鍛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N5Oywn7eU 當我們來到雙魚座時,可說是到達一個靈性年的完結時刻,並且也碰觸到美德發展的核心。我已多次談到,我們在發展的這些美德實際上是愛的不同面向,是愛的各種能力。每個人都帶著一些這樣的能力來到這個世界。我們不是一無所有地來,都擁有可以給予這個世界的事物。(註:靈性年從復活節或牡羊座開始) 愛的本質正在於此。愛就在於我們能夠給予,愛就是我們能注入給這世界的事物。寬容這個美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面向、非常本質的部份,就是心魂的慷慨。也可說是一個寬大的心魂,因為它有能力給予。 這帶我們走向愛的最重要面向,就是以我們的能力為他人服務。甚至可以說,把我自己奉獻給他人的成長,或是為了他人能成為他自己,我交出自己心魂所承載的生命。 把自己心魂中所保有的事物奉獻給他人的成長,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種寬大的胸懷、慷慨的心魂,是一種能力,我們以這種能力為那些甚至稱不上是朋友的人服務,把自己的能力投注於成就他人的發展,這的確會帶領我們一瞥真正的靈性之愛。 然而,每一個美德都是愛的某個面向,現代人活在這種最有趣又最活躍多變的體認中:一方面,每個人都可以清醒地意識到「吾是」(I AM),這種意識是由於靈性意志(spiritual will)被喚起,並且注意到「吾是」,這個情況是普遍的;另一方面,在這種體認中,我們也感覺到自己的個體存有絕對存在,但「吾是」仍然是一個普遍原則。 伴隨著這種神聖的「吾是」經驗,我們擁有愛的各種面向或不同的能力。我們每個人作為承載心魂的存有,都天生帶來不同的愛的面向或能力,這就是每個人的獨特性。即使經驗到「吾是」,我仍然在自己所承載的愛的能力或面向裡感受到個體性,這使我有別於他人,這些我所具備的也就是我要提供給世界的。 在宇宙性的「吾」裡面,每個

邁凱爾書信 - 2024歌德館農業大會開幕式

 DER VOR-MICHAELISCHE UND DER MICHAELS-WEG  前邁凱爾之道以及邁凱爾之道 GA26  譯:孫承萱  若我們以當代常見的理解思想界與自然界之關係的方式去設想新的邁凱爾動力對人類演化的影響,就無法正確認識這股新的邁凱爾動力。  一般的概念是:外在是自然界及其過程與存在物;內在是思想。這些思想代表自然存在物的概念或所謂的自然律。思考者的主要考量在於呈現出如何建構特定的思想,使其與自然存在物之間保有正確的關係,或者從那些思想中推導出真正的自然律。  人們幾乎不重視這些思想與擁有它們的人之間的有何關係。然而,除非我們先問:人類在現代的自然—科學思想中經驗到什麼?否則就仍然無法掌握到真正的要點。  這個問題的一個可能答案如下:現代人感覺到思想是藉由他自己特定的心魂活動、由他內在所形成的。他感覺自己是思想的建造者,而感知則由外在進入他。  人類並不一直有這樣的感受。在較古老的時代裡,人們不認為思想的內容是他自己創造的,而是透過靈感由超感官世界接收來的。  這樣的感受經歷了幾個不同階段。這些階段取決於人們在人類組成中(或人類存有中)的哪個部份意識到現今我們所稱的人類「思想」。當今是靈性心的發展階段,前面提過的一條指導原則完全適用於現代(人智學指導原則第三十四):「人的思維在以太身裡。然而,在那裡,思維是真實生命和存有的力量。它們把自己銘印在物質身上,此種『印記思維』具有朦朧的特質,於是日常意識能夠認知它們。  讓我們回到「吾」直接經驗到思維的時代。那時候的思維不像現在那麼朦朧,它們不僅僅具有生命,而且還是有心魂的、具有靈性的。但是這代表著:人不會去思考思維,反之,人具體地經驗著靈性感知。  在史前階段裡,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之間都可發現這種人類仰望著靈性存有世界的意識。此種意識的殘餘保存在歷史裡被稱作「神話創造」意識,並被認為對於理解現實世界沒有什麼特殊價值。——然而,帶著這種意識,人就處於自己的世界裡,在他所從出的世界裡。相較之下,現代意識下的人則從他自己的世界中脫離出來。  人就是靈性。他的世界就是靈性世界。  然後是下一個階段,思維不再由吾所經驗,而是在星辰身裡被意識到。在此,人們失去直接的靈性,只剩心魂的覺察。思維現在是鮮活的並具有心魂的。 在第一階段,具體靈性存有實質的階段,人類並不特別需要將他所看見的帶入感官感知的世界。世界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