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牡羊座》
忠誠奉獻 | 聖派翠克
演講:莉莎‧羅美洛 (Lisa Romero),安德魯‧懷特 (Andrew White)
撰稿:尤清
校訂:陳脩平
篇頭畫作:已知最古老的聖派翠克畫像,來自十三世紀的手稿,現存於Huntington Library, Art Collections, and Botanical Gardens.
篇尾畫作:Adriaen Collaert (1560-1618), St Patrick, 1603. Photo © National Gallery of Ireland.
本文材料取自莉莎•羅美洛(Lisa Romero)老師在AstralArc的分享
聆聽完整講座,請點選以下連結: YT頻道、 播客
莉莎:
歡迎大家進入新一輪的美德鍛鍊,這個年度的美德鍛練著重於感受、經驗的面向。正如我在引言中提到,今年的美德鍛練中將陸續介紹聖者。選擇聖者來做美德鍛練並非因為他們各自對應特定的美德,而是,我們與他們有某種關係,我們會在自己的生活中或在聖人的事奉地點得到某種經驗或特質的連結。
我們或許會接收到不同聖者對我們在情感上的啟發,也可能無法與某些聖者產生共鳴,但透過分享他們的傳奇與個人經歷,希望能幫助大家開啟對「感受性經驗」的覺察。各位可以選擇自己已經有感覺的美德來練習。如果覺得與某個美德沒有共鳴,也可以跳過那個練習。
首先,我們進入牡羊座的月份,對應的美德是「忠誠奉獻轉化為犧牲的力量」。與此呼應的,或許是最廣為人知的聖者——聖派翠克(St. Patrick,西元五世紀羅馬天主教在愛爾蘭的主教)。
這個月正值聖派翠克的慶典。每年的三月十七日是聖派翠克的忌日,也是人們紀念他的日子。此紀念日不僅在愛爾蘭被隆重慶祝,也遍及世界各地。他是一位非凡的人,他的經歷在各方面顯現出忠誠奉獻如何帶領生命向前。
傳說,他年輕時曾被綁架至愛爾蘭成為奴隸。他在夢境中得到啟示,得知有一艘船在等待著他。他成功逃離,來到海岸,果然發現一艘船載他返回故鄉威爾斯。然而,他後來卻再次受到召喚回到愛爾蘭,重返這片曾帶給他苦難的土地。他在那裡展開傳教工作,將基督宗教(天主教)傳入愛爾蘭。據說這是史上最多人改信基督宗教的時期。
如果我們進一步從神秘學的角度來探討,根據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的研究,愛爾蘭島上有最古老的奧祕「海伯尼亞奧秘」(Hibernian Mysteries),它屬於「大奧秘」的一部份。早在西元四、五世紀聖派翠克來到這個教區之前,這裡的奧祕智慧早就覺察到「愛的存有」——基督。
我們可以說,偉大的奧秘早已奠定了基礎。有人認為,這正是為何基督宗教在此地的傳布遇到最少殉道或抵抗的原因,因為在凱爾特傳統、德魯伊智慧以及深奧的密儀訓練中,這「新奧秘」早已孕育成形,即將誕生。
海伯尼亞奧秘不僅被視為最後一個「大奧秘」,也與未來的奧秘息息相關。新奧秘的降臨是透過基督存有道成肉身而顯現的。因此,從神秘學的觀點來看,或許聖派翠克並不是將基督教帶入愛爾蘭,而是他成功地將這信仰融入當地人民的意識中。他運用當地人們對自然的深厚連結,讓新與舊兩種啟蒙途徑匯流,這本身就是一幅極為深刻的圖像。
另一個關於聖派翠克最為人所知的傳說或許是他「驅逐愛爾蘭之蛇」。蛇是一個象徵,代表自我中心,與路西法(Luciferic)力量相聯繫,就像《創世紀》中蛇引誘人進入另一種意識,也就是墮落(從天堂墜落)。
我們也知道,愛爾蘭從未真正經歷過「從伊甸園中墜落」的歷程,因此這片土地沒有因人類墮落而產生的「地理性分身」(Geographic Double)。許多人來到愛爾蘭很容易感到自在,如同回家的感覺,不像去其他地方,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適應環境、融入當地。這和愛爾蘭沒有從伊甸園墮落的歷程、也就沒有產生因此而起的分身經驗有深刻的關係。所以我們可以說聖派翠克的貢獻並非將蛇逐出愛爾蘭,而是協助這片土地完成從舊奧秘到新奧秘的轉變,使靈性發展邁入新階段。[註:關於分身,請參考《門檻上的人》第八章]
除了這些圖像之外,聖派翠克的故事也展現一種非凡的人性光輝。如同所有聖人一般,他的一生並不只是為了個人的靈性成長,更是為了促進他人的意識提升。身在愛爾蘭,人們無法忽視這些聖者的影響,而聖派翠克更是無處不在。我和安德魯都在愛爾蘭待了很長的時間,也造訪與這位聖者相關的許多地方,包括聖派翠克之井(Patrick’s Well)和與他有關的山脈,而整座島嶼本身就散發著一股神聖的氣息。
安德魯: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在真正踏上這片土地之前,我內心就有一種非去不可的感覺。這樣的內在指引從不曾出錯。我最終還是去了愛爾蘭,就像你說的,我立刻感受到一種回到家的感覺。這是無法用言語解釋的神秘感受——你在一個新的地方,卻完全自在。
對我這樣的音樂人而言,我感受到音樂本身似乎滲透在愛爾蘭的每一處角落,這片土地發出的深沉呼喚,邀請著人們探索其中的奧秘。對我而言,愛爾蘭是一個充滿魔力的地方,彷彿人們的生命都浸潤在某種純粹的靈性光輝裡。
透過音樂,我感受到這個地方歡迎我,就好像它是我的家鄉。我彷彿能夠感受到聖徒之心的律動融入於大地的脈搏之中。在這片土地上,每一個轉角都帶來嶄新的體驗,點燃我的內心,讓我意識到這是一片特殊的土地,保留著歷代非凡者(聖者)曾行走過的足跡。
莉莎:
是的,這是對此地很好的描述方式。從神秘學的角度來看,愛爾蘭曾被視為一座靈性學校,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曾經遠道而來,在此學習未來即將降臨的新智慧,然後將其帶回自己的家園,與更多人分享。即便這些奧秘屬於古老的傳承,它們的影響依然存在。我們或許可以說,愛爾蘭人仍然保持著與聖徒、自然元素及精靈國度的深厚連結,這使得奧秘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安德魯:
愛爾蘭的魅力不僅是壯麗的風景或悠久的歷史,更存在於愛爾蘭人的閃亮眼神裡,他們的慧黠、幽默感,以及音樂中煥發的靈魂光輝。這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讓人忍不住被其深深吸引。
莉莎:
你也將這樣的精神體現在音樂之中。例如《聖派翠克遊行》(St. Patrick’s Parade)這首曲子,不僅充滿了歡樂與遊戲般的流動感,也展現出奉獻與犧牲的力量。
奉獻不一定是充滿嚴肅或苦行的道路。您走在有別於西方奧秘啟蒙的道路上,應該可以體會到奉獻往往蘊含著極大的喜悅,不一定非得肅穆艱苦、為了目標而鞭笞自己前行。我認為聖人們不僅展現出非凡的忍耐力,更流露出他們對這條道路的愛與喜悅。
安德魯:
他們的堅韌其實是內心深處自然的流露。當你對真理與愛懷抱熱情,並忠實追隨它時,無論經歷什麼,都是旅程的一部分。你依然懷抱熱情,滿懷愛與對真理的渴望,這份信念推動著你不斷向前。而真正的喜悅就源自於此。從外表來看,人們或許會覺得這是一種犧牲,但從內在而言,這完全不是犧牲。
莉莎:
你也提到「召喚」,從神秘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有趣的經驗。人們感受到內在的聲音,也許是我們第一次覺醒,意識到有一個更有智慧的存在引導著我們的生活。聖派翠克的故事中,無論是夢境中的指引,還是內在聲音告訴他何去何從,當這種召喚在我們心中甦醒,即便面對挑戰,我們也能確信自己正處於應該在的地方,而這種確信本身就是一種喜悅,即便道路並不總是平坦。
安德魯:
對我來說,聖人是路標,但羅盤在我心中。當你跟隨內心的呼喚 ,要求你成長、尋找那份愛。 當你前行時,開始看到路標指引方向,你也隨之調整腳步。這就是它被稱為奧秘的原因:在當下,我們無法預知確切的方向,只感受到要前進,於是我們踏出步伐,沿途出現了指引的標誌,然後我們繼續前進——這是一場永無止境的發現之旅。
莉莎:
其中的喜悅之一,在於意識到在我們之前,已有無數人走過這條道路。我們或許會對某些特定的聖者產生親近感。在引言中我提到,我們為何對某位聖者特別有共鳴?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許多人對聖派翠克感到親近,也許是從他那裡感受到喜悅。
現在,讓我們先靜心聆聽這首音樂,它能幫助我們開啟感受體驗,之後再進入練習。作為一個音樂家,安德魯能將他的體驗化為樂音,使聽者能夠透過音樂進入自身的內在經驗。因此,感謝他的創作,現在,讓我們一起沉浸在這段旋律之中。
以下連結16:40開始是安德魯提供的音樂 聖派翠克遊行
莉莎:
美妙的音樂結束後,我們將經驗到的感受與內在生命連結,然後轉向這個月要培養的美德。我們要鍛練的不一定是某位聖者所代表的美德。對今年的美德鍛練來說,重要的是選擇一個各位已有所感的美德,搭配聖人帶來的感受性經驗。如果各位想培養某種尚未熟悉的美德,可以回顧第一年與第二年的內容。
此次,我們著重於這個美德所蘊含的力量及帶來的健康影響。我將這與一項特定的奧秘練習結合,因為在這個練習中,我們遵循相同的感受流動——這股流動從心擴展至雙手、雙足,最後進入頭部。當我們經歷某種深刻的感受時,這便是以太能流(etheric stream)的流向,它有助於將這種感受轉化為我們整體生命的一部分,使我們因而更加堅韌與強大。
頌詩
我感受陽光在我心中
陽光在心中化為溫暖
心的力量注入雙手
心的力量注入雙足
心的力量是神聖的禮物,
我將與這神聖的禮物同行。
如此,我或可成為更堅強的存在
每個月,我們將一種美德放入此誦詩中,讓它在內心生根發芽。
我感受[這項美德]在我心中
[這項美德]在心中化為溫暖
心的力量注入雙手
心的力量注入雙足
心的力量是神聖的禮物
(此時感受這股能流往上進入頭部)
我將與這神聖的禮物同行。
如此,我或可成為更堅強的存在
(若選擇忠誠奉獻作為本月的鍛練,就把[這項美德]代換為忠誠奉獻)
透過這樣的練習,讓美德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將會感受到以太生命力帶來的療癒和強化作用。
忠誠奉獻 | 聖派翠克
演講:莉莎‧羅美洛 (Lisa Romero),安德魯‧懷特 (Andrew White)
撰稿:尤清
校訂:陳脩平
篇頭畫作:已知最古老的聖派翠克畫像,來自十三世紀的手稿,現存於Huntington Library, Art Collections, and Botanical Gardens.
篇尾畫作:Adriaen Collaert (1560-1618), St Patrick, 1603. Photo © National Gallery of Ireland.
本文材料取自莉莎•羅美洛(Lisa Romero)老師在AstralArc的分享
聆聽完整講座,請點選以下連結: YT頻道、 播客
莉莎:
歡迎大家進入新一輪的美德鍛鍊,這個年度的美德鍛練著重於感受、經驗的面向。正如我在引言中提到,今年的美德鍛練中將陸續介紹聖者。選擇聖者來做美德鍛練並非因為他們各自對應特定的美德,而是,我們與他們有某種關係,我們會在自己的生活中或在聖人的事奉地點得到某種經驗或特質的連結。
我們或許會接收到不同聖者對我們在情感上的啟發,也可能無法與某些聖者產生共鳴,但透過分享他們的傳奇與個人經歷,希望能幫助大家開啟對「感受性經驗」的覺察。各位可以選擇自己已經有感覺的美德來練習。如果覺得與某個美德沒有共鳴,也可以跳過那個練習。
首先,我們進入牡羊座的月份,對應的美德是「忠誠奉獻轉化為犧牲的力量」。與此呼應的,或許是最廣為人知的聖者——聖派翠克(St. Patrick,西元五世紀羅馬天主教在愛爾蘭的主教)。
這個月正值聖派翠克的慶典。每年的三月十七日是聖派翠克的忌日,也是人們紀念他的日子。此紀念日不僅在愛爾蘭被隆重慶祝,也遍及世界各地。他是一位非凡的人,他的經歷在各方面顯現出忠誠奉獻如何帶領生命向前。
傳說,他年輕時曾被綁架至愛爾蘭成為奴隸。他在夢境中得到啟示,得知有一艘船在等待著他。他成功逃離,來到海岸,果然發現一艘船載他返回故鄉威爾斯。然而,他後來卻再次受到召喚回到愛爾蘭,重返這片曾帶給他苦難的土地。他在那裡展開傳教工作,將基督宗教(天主教)傳入愛爾蘭。據說這是史上最多人改信基督宗教的時期。
如果我們進一步從神秘學的角度來探討,根據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的研究,愛爾蘭島上有最古老的奧祕「海伯尼亞奧秘」(Hibernian Mysteries),它屬於「大奧秘」的一部份。早在西元四、五世紀聖派翠克來到這個教區之前,這裡的奧祕智慧早就覺察到「愛的存有」——基督。
我們可以說,偉大的奧秘早已奠定了基礎。有人認為,這正是為何基督宗教在此地的傳布遇到最少殉道或抵抗的原因,因為在凱爾特傳統、德魯伊智慧以及深奧的密儀訓練中,這「新奧秘」早已孕育成形,即將誕生。
海伯尼亞奧秘不僅被視為最後一個「大奧秘」,也與未來的奧秘息息相關。新奧秘的降臨是透過基督存有道成肉身而顯現的。因此,從神秘學的觀點來看,或許聖派翠克並不是將基督教帶入愛爾蘭,而是他成功地將這信仰融入當地人民的意識中。他運用當地人們對自然的深厚連結,讓新與舊兩種啟蒙途徑匯流,這本身就是一幅極為深刻的圖像。
另一個關於聖派翠克最為人所知的傳說或許是他「驅逐愛爾蘭之蛇」。蛇是一個象徵,代表自我中心,與路西法(Luciferic)力量相聯繫,就像《創世紀》中蛇引誘人進入另一種意識,也就是墮落(從天堂墜落)。
我們也知道,愛爾蘭從未真正經歷過「從伊甸園中墜落」的歷程,因此這片土地沒有因人類墮落而產生的「地理性分身」(Geographic Double)。許多人來到愛爾蘭很容易感到自在,如同回家的感覺,不像去其他地方,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適應環境、融入當地。這和愛爾蘭沒有從伊甸園墮落的歷程、也就沒有產生因此而起的分身經驗有深刻的關係。所以我們可以說聖派翠克的貢獻並非將蛇逐出愛爾蘭,而是協助這片土地完成從舊奧秘到新奧秘的轉變,使靈性發展邁入新階段。[註:關於分身,請參考《門檻上的人》第八章]
除了這些圖像之外,聖派翠克的故事也展現一種非凡的人性光輝。如同所有聖人一般,他的一生並不只是為了個人的靈性成長,更是為了促進他人的意識提升。身在愛爾蘭,人們無法忽視這些聖者的影響,而聖派翠克更是無處不在。我和安德魯都在愛爾蘭待了很長的時間,也造訪與這位聖者相關的許多地方,包括聖派翠克之井(Patrick’s Well)和與他有關的山脈,而整座島嶼本身就散發著一股神聖的氣息。
安德魯: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在真正踏上這片土地之前,我內心就有一種非去不可的感覺。這樣的內在指引從不曾出錯。我最終還是去了愛爾蘭,就像你說的,我立刻感受到一種回到家的感覺。這是無法用言語解釋的神秘感受——你在一個新的地方,卻完全自在。
對我這樣的音樂人而言,我感受到音樂本身似乎滲透在愛爾蘭的每一處角落,這片土地發出的深沉呼喚,邀請著人們探索其中的奧秘。對我而言,愛爾蘭是一個充滿魔力的地方,彷彿人們的生命都浸潤在某種純粹的靈性光輝裡。
透過音樂,我感受到這個地方歡迎我,就好像它是我的家鄉。我彷彿能夠感受到聖徒之心的律動融入於大地的脈搏之中。在這片土地上,每一個轉角都帶來嶄新的體驗,點燃我的內心,讓我意識到這是一片特殊的土地,保留著歷代非凡者(聖者)曾行走過的足跡。
莉莎:
是的,這是對此地很好的描述方式。從神秘學的角度來看,愛爾蘭曾被視為一座靈性學校,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曾經遠道而來,在此學習未來即將降臨的新智慧,然後將其帶回自己的家園,與更多人分享。即便這些奧秘屬於古老的傳承,它們的影響依然存在。我們或許可以說,愛爾蘭人仍然保持著與聖徒、自然元素及精靈國度的深厚連結,這使得奧秘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安德魯:
愛爾蘭的魅力不僅是壯麗的風景或悠久的歷史,更存在於愛爾蘭人的閃亮眼神裡,他們的慧黠、幽默感,以及音樂中煥發的靈魂光輝。這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讓人忍不住被其深深吸引。
莉莎:
你也將這樣的精神體現在音樂之中。例如《聖派翠克遊行》(St. Patrick’s Parade)這首曲子,不僅充滿了歡樂與遊戲般的流動感,也展現出奉獻與犧牲的力量。
奉獻不一定是充滿嚴肅或苦行的道路。您走在有別於西方奧秘啟蒙的道路上,應該可以體會到奉獻往往蘊含著極大的喜悅,不一定非得肅穆艱苦、為了目標而鞭笞自己前行。我認為聖人們不僅展現出非凡的忍耐力,更流露出他們對這條道路的愛與喜悅。
安德魯:
他們的堅韌其實是內心深處自然的流露。當你對真理與愛懷抱熱情,並忠實追隨它時,無論經歷什麼,都是旅程的一部分。你依然懷抱熱情,滿懷愛與對真理的渴望,這份信念推動著你不斷向前。而真正的喜悅就源自於此。從外表來看,人們或許會覺得這是一種犧牲,但從內在而言,這完全不是犧牲。
莉莎:
你也提到「召喚」,從神秘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有趣的經驗。人們感受到內在的聲音,也許是我們第一次覺醒,意識到有一個更有智慧的存在引導著我們的生活。聖派翠克的故事中,無論是夢境中的指引,還是內在聲音告訴他何去何從,當這種召喚在我們心中甦醒,即便面對挑戰,我們也能確信自己正處於應該在的地方,而這種確信本身就是一種喜悅,即便道路並不總是平坦。
安德魯:
對我來說,聖人是路標,但羅盤在我心中。當你跟隨內心的呼喚 ,要求你成長、尋找那份愛。 當你前行時,開始看到路標指引方向,你也隨之調整腳步。這就是它被稱為奧秘的原因:在當下,我們無法預知確切的方向,只感受到要前進,於是我們踏出步伐,沿途出現了指引的標誌,然後我們繼續前進——這是一場永無止境的發現之旅。
莉莎:
其中的喜悅之一,在於意識到在我們之前,已有無數人走過這條道路。我們或許會對某些特定的聖者產生親近感。在引言中我提到,我們為何對某位聖者特別有共鳴?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許多人對聖派翠克感到親近,也許是從他那裡感受到喜悅。
現在,讓我們先靜心聆聽這首音樂,它能幫助我們開啟感受體驗,之後再進入練習。作為一個音樂家,安德魯能將他的體驗化為樂音,使聽者能夠透過音樂進入自身的內在經驗。因此,感謝他的創作,現在,讓我們一起沉浸在這段旋律之中。
以下連結16:40開始是安德魯提供的音樂 聖派翠克遊行
莉莎:
美妙的音樂結束後,我們將經驗到的感受與內在生命連結,然後轉向這個月要培養的美德。我們要鍛練的不一定是某位聖者所代表的美德。對今年的美德鍛練來說,重要的是選擇一個各位已有所感的美德,搭配聖人帶來的感受性經驗。如果各位想培養某種尚未熟悉的美德,可以回顧第一年與第二年的內容。
此次,我們著重於這個美德所蘊含的力量及帶來的健康影響。我將這與一項特定的奧秘練習結合,因為在這個練習中,我們遵循相同的感受流動——這股流動從心擴展至雙手、雙足,最後進入頭部。當我們經歷某種深刻的感受時,這便是以太能流(etheric stream)的流向,它有助於將這種感受轉化為我們整體生命的一部分,使我們因而更加堅韌與強大。
頌詩
我感受陽光在我心中
陽光在心中化為溫暖
心的力量注入雙手
心的力量注入雙足
心的力量是神聖的禮物,
我將與這神聖的禮物同行。
如此,我或可成為更堅強的存在
每個月,我們將一種美德放入此誦詩中,讓它在內心生根發芽。
我感受[這項美德]在我心中
[這項美德]在心中化為溫暖
心的力量注入雙手
心的力量注入雙足
心的力量是神聖的禮物
(此時感受這股能流往上進入頭部)
我將與這神聖的禮物同行。
如此,我或可成為更堅強的存在
(若選擇忠誠奉獻作為本月的鍛練,就把[這項美德]代換為忠誠奉獻)
透過這樣的練習,讓美德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將會感受到以太生命力帶來的療癒和強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