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承萱
(照片皆於三元生活農場拍攝)
(照片皆於三元生活農場拍攝)
在前幾篇的文章裡面,我們有談到生機互動農法目的是為土地帶來療癒。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身為這個農法的學習者,在繁忙農務中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將農場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並且盡力使這個環境達到平衡的和諧狀態。
當農場達到平衡時,土地上長出健康美麗的蔬菜 ,土壤中看見豐富的團粒結構,而整個環境呈現自在優雅的氛圍,這都只是使用的生機互動農法而來的「副作用」 。
談到活化土壤,在生機互動農法中我們提到活化土壤的一組配方是牛糞牛角配方,這組配方是透過充滿愛的母牛與細緻到近乎完美的消化工作來交互作用著。每一次僅需用小量(掌心大小) 就可以照顧到約4分(1200坪) 的土地。它的功用在於啟動土壤的生命力。簡單來說,土壤生命力就是在土壤內活動的微生物菌產生的分解工作。而噴灑了這個配方,他便能夠有效的活化五百多萬個菌落形成單位(CFU)
。
配方攪拌工作
土壤活化了之後,這些菌必須要有適當的環境才能生存下去,微生物菌賴以為生的首要條件是食物,微生物菌的食物來自何方? 就是土壤中的有機質。
這是為什麼我們在生機互動農法中,會不斷強調腐殖質。腐殖質是來自於農場中的生態循環產物:動物的糞便、植物的落葉、殘根、 落果等等都是重要的來源。倘若農場能兼顧生物多樣性,自然就會有足夠豐富的腐殖質,而這些,就是微生物菌的重要食物。
有了食物,可能會想台灣這樣亞熱帶的氣候時常是潮濕悶熱的,很難維護適合微生物菌的生存條件。微生物菌究竟適合什麼樣的環境呢?在與土地工作的經驗告訴我,有的微生物菌對植物好,有些則是對植物有害的,因此微生物菌多並不代表就是最好的;但是沒有微生物菌的活動,是無法形塑出健康的團粒結構土壤。
在照顧農場的經驗中,我們必須要適時地噴灑不同的配方來做適當的照顧。例如長年潮濕多雨的宜蘭地區,我們會時常需要使用木賊配方來增加矽的功用,協助植物能夠漸漸平衡恢復自己的智慧,也就是說能夠形成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有時候我們會看到葉菜類表面的角質層形成蠟質也就是如此。
除了製作堆肥,生機互動農法最常使用的就是種植綠肥。在秉持生物多樣性、輪作耕耘的方式之下,我們會有許多時間/ 區域是在種植綠肥。種植綠肥的時候,我們如何強化這綠肥的功效呢?
親手製作牛糞窖堆肥
由於豆科植物根部與固氮微生物共生形成根瘤,也就是所謂根瘤菌,可固定空氣中的氮氣,再供應給豆科植物利用,豆科被選為綠肥作物固定在土壤中的氮,會轉變為有機氮。在綠肥作物預備開花或是正開花的時候,將綠肥割碎拌入土壤中,綠肥掩埋後被分解時緩慢釋出氮肥,這個時候是使用牛糞窖堆肥的絕佳時機。牛糞窖堆肥能加速分解狀況,並且提供作物所需的部分氮肥來源,同時可提供大量的有機物質,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對土壤物理、化學及生物性的改善助益頗大。非豆科綠肥雖不具固氮功能,無法增加土壤中的養分,但可利用土壤中多餘的養分,掩埋分解後將養分回歸土壤中,供之後的作物利用,同時也如同豆科綠肥一樣提供大量的有機物質,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對土壤各方面的改善具有相同的效果。
在我們將水稻田轉換成菜園的第一年(2013年),曾試著播撒了十六種不同種類的綠肥種子,但是一棵都沒有長出來。因此我能工作的只有農場上長滿的禾本科野草與大花咸豐草,我將他們用割草機打碎之後,邀請怪手第一次來到我的農場,將土翻一翻整出我們想用來灌溉的水池,整完地後我噴灑了首次的牛糞牛角配方。在我們持續不斷的為農場割草整理(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是用手割菜畦上的草,菜園周邊的草則使用割草機),並且按照基本的原則來噴灑配方照顧土地和作物。由於資源有限,第一年裡我只噴灑了兩次牛糞牛角配方,即使如此到了第二年,我仍然很輕易看見土壤的變化。而且之後綠肥作物就分別能夠長出不同的樣貌,我也學習看懂草的變化帶給我的啟發。
2016年農場的土壤
2017年農場的土壤
2018年農場的土壤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我們日常的觀察中。每一個農場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會遇到的狀況也都不同。對我而言,邁向生機互動農夫的這條道路,時時鍛鍊著我的內心是否堅定著為土地而服務?我的意識是否清晰明確?以及我是否知道究竟我為什麼要學習這門農法?
當我們深入內心探問自我時,我便學會了不依賴他人,試著靜下心來關照我與我的農場之間的關係。而這,便是宇宙賦予身為生機互動農夫最深的祝福,但願在這條道路上的每一位夥伴都能隨心自在。
後記:
我持續記錄同一塊土壤的照片,這些改變只用肉眼也都看得見。
一開始前幾年(2013-2015)的土壤狀況實在慘不忍睹,當時根本忘記要拍照,現在回想起真是可惜。
2020年冬季選擇種植苕子作爲綠肥
2021年選擇向日葵作爲綠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