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金牛座》
沉著鎮靜 | 聖卡里諾
演講:莉莎‧羅美洛 (Lisa Romero),安德魯‧懷特 (Andrew White)
撰稿:尤清
校訂:陳脩平
篇頭畫作: Martina Angela Muller,"Sacred Beginnings/Angel Series", Angel - Guardian Angel, 2024, 60"x48", oil and earth on linen,https://www.martinaangelamuller.com
本文材料取自莉莎•羅美洛(Lisa Romero)老師在AstralArc的分享:
聆聽完整講座,請點選以下連結: YT頻道、 播客
莉莎:
歡迎來到金牛座美德鍛鍊「均衡穩定轉變為進步」(equilibrium譯為均衡穩定,亦有做equanimity,譯為沉著鎮靜,2024 年的美德文章用後者)。 這個月,我們要介紹的聖者是聖卡里諾(Saint Carannog)。我年幼時曾在威爾斯的一個小海岸城鎮認識了這位聖者。那個以他命名的小鎮叫做朗格蘭諾(Llangrannog)。
聖卡里諾雖不廣為人知,但他的傳說卻非常有趣。其中一則讓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他與亞瑟王之間的故事。據說,在旅途中,卡里諾弄丟了自己的旅行祭壇,亞瑟王剛好撿到,但並未直接歸還。他說,在他所統治的土地——也就是當地人的意識被亞瑟王所主導的領域——有一條肆虐的惡龍,卡里諾必須先制服這條惡龍,才能取回祭壇。
我曾說過,「龍」常常象徵著物質主義的力量。它在意識層面發揮作用。惡龍的傳說並不是指真的有會噴火的怪獸,而是在講一種來自星芒界或心理層面的能量,對群體施加影響。這種「龍之力量」在物質化的傾向中尤其強大。
從神秘學的角度來看,亞瑟王的傳奇與他抵擋強烈的物質主義力量侵蝕集體意識的能力息息相關。亞瑟奮力對抗這些力量,並請求聖卡里諾幫忙。這是一幅很有意思的景象。我們之後還會介紹其他的「屠龍」聖人。
「屠龍」這個意象是所有神秘學修行者都必須面對的課題。神秘學的核心超越感官世界。我們的世界不只是物質,而神秘學者深知這一點,並與這樣的現實共存。同時,他們還要面對那些執著於物質主義的力量。
聖卡里諾是一位真正在神秘學道路上修行的聖者。他擁有一種原型特質——能對抗惡龍。但在這個故事中,他並不是「屠龍」,而是與龍對話,引導牠離開。在其他的聖人故事裡也有類似情節:聖人與兇猛的野獸(如狼或龍)溝通,並讓牠們和平地離開人類的居所。
這則傳說展現了一幅美麗的圖像,也就是在面對其他人覺得是可怕的力量時,這些聖者卻以平衡與和諧的狀態,引導它們離開人們的心。這是聖卡里諾格的傳說之一。他還有另一種常見於聖人身上的原型形象。有一次,他正在雕刻木頭,一隻鴿子飛來叼走些許木屑,並將它們帶到某處。他因此意識到,應在那裡建造教堂。
鴿子、惡龍、野狼等形象,常見於聖人的傳說裡。這些其實是他們與靈性互動的象徵。他們不僅能處理強烈如猛獸的心理能量,也能與聖靈或療癒之靈有深刻連結。鴿子象徵引導力量,是生命中的指引原則。
聖卡里諾之所以對我意義深遠,是因為我曾在他生活過的地方——朗格蘭諾——親身感受過那股力量。這對我影響深遠。事實上,安德魯和我曾一起拜訪那個地方。他寫了一首歌,叫《回到朗格蘭諾》(Back to Llangrannog),因為他也被那裡的存有深深觸動。安德魯,你願意談談你的經歷嗎?
安德魯:
當時我並不知道那個地方與某位聖人有關,我只是被一股神秘能量吸引,而渴望去探索。我感覺那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有趣的是,直到多年後,我才發現朗格蘭諾是以聖卡里諾命名的,於是我開始研究他是誰,為什麼他會被列為康瓦爾的聖人(the Cornish saint)。他可能是少數幾位與亞瑟王有關聯並被正式記載的聖人之一。
第二次造訪那裡時,我們更加感受到那個地方的神秘。我們走進舊教堂後方的墓園,那裡據說離他建立的第一座教堂不遠。憑著我們掌握的資訊和直覺,我們穿越一條滿是蕁麻與玫瑰荊棘的林徑。那是一段艱難的路,但我們最終真的找到了聖卡里諾的洞穴,難以置信也非常感動。
莉莎:
在那裡靜心冥想、靜靜地待著,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經驗。我覺得這也揭示了一個重點:許多聖人所選擇的地方,本身就具有特殊意義。朗格蘭諾這個地方有自己的神話:一位巨人掉了一顆牙,而水中的巨石據說與那顆牙有關。對我來說,這代表這片土地本身就擁有力量,擁有故事。很多聖人的居所或修行地都有類似情況,他們感應土地的能量,與之共鳴,並在那裡進行靈性工作。
這種力量有時就存在於某些特定地點。我們在愛奧納島(Iona)或林迪斯法恩(Lindisfarne)等地也能見到類似故事。這些地方的土地似乎原本就蘊含某種能量。例如某位聖人誕生時,一些事情就在當地隨之展開,但當然也不是每個地方都如此特殊。
朗格蘭諾是一個充滿神話與力量的小鎮,雖然地方不大,現今仍然吸引許多人前往,也許人們不全是為了聖卡里諾而來,但他們的確被那裡的某種特殊氛圍吸引。而這正是最有趣的地方:聖人們現在是從另一個領域在對我們的世界工作,但地球上仍然有些地方保留著一些非凡的力量,而聖人們也辨識得出那些地方。
聖卡里諾出身高貴,但他拒絕繼承威爾斯某地的統治權,而選擇在某個地方展開他的追尋之旅。後來,這個地方被命名為朗格蘭諾。他在那裡的洞穴中過著隱士生活,並建立一座教堂。新的教堂後來蓋在原址上,他也開始向人們傳道。英格蘭還有其他以他命名的教堂,因為他的足跡遍佈各地。但我們在乎的,不只是外在軌跡,更在於內在體驗。在朗格蘭諾,我們經歷到的不是單純的歷史,而是一種深層的靈性觸動。
安德魯:
是的,我們在他的洞穴裡待了一個小時,那真是非凡的體驗。回到山下的教堂後,雖然那不是原來的教堂,但那裡仍有一種難以形容的寧靜。我不確定那是因為下山的放鬆感,還是那裡本身的氛圍如此,但那種靜謐讓我印象深刻。
莉莎:
附近還有一口井,叫「瑪麗之井」(Mary’s Well),過去人們常去那裡尋求療癒。這一地區本身就展現了一種朝聖的原型圖像,似乎早已有力量存在,等待人們前來接觸。當你創作《回到朗格蘭諾》時,想表達些什麼呢?
安德魯:
那首歌是我《赤裸的靈魂》(Naked Spirit)專輯裡的一首器樂曲。我只是想吸收、內化那股神秘的感覺——一種冒險與寧靜的氛圍,並嘗試在短短幾小節音樂中表達出來。
莉莎:
能靜下心來聆聽內在的聲音,真的很珍貴!我記得曾問你:「當你再次聆聽自己的作品時,會是什麼感覺?」你說,那會立刻把你帶回當時的情境。音樂能讓你重新回到創作當下的時空,或是再次感受觸發你創作的那個經驗。當你聽《回到朗格蘭諾》時,它帶你回到什麼樣的經驗?
安德魯:
如你所說的,它讓我再次感受了那個時間與空間,不僅只是記憶,而是當下的真實感受——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
莉莎:
沒錯。聖卡里諾雖不是廣為人知的聖者,但他具備了某種原型特質,也展現出他是從聖者的靈性流派中接受啟蒙的印記。他找到了一處具有力量的土地,支持著他的內在發展。我覺得這很有意思,因為在當今世界,也許還存在著類似的地點,但並不容易找到。有時候,正是透過追隨聖人的足跡,我們才有機會重新與那樣的經驗接軌。現在,讓我們來聆聽這首音樂作品,透過音樂觸動內在的情感經驗。我們藉由音樂聆聽進入今年美德鍛鍊所強調的感受面向。
以下連16:35開始是安德魯提供的音樂 回到朗格蘭諾
我們剛剛聽完了這首獻給朗格蘭諾的音樂。現在,讓旋律慢慢淡出,讓自己平靜地連結到內在情感,去感受「平衡」或「進步」這些美德。當然,也可以選擇對你此刻來說特別重要的美德。
讓某個美德的能量充滿你的心,隨著它的流動前行:
我感受[這項美德]在我心中
[這項美德]在心中化為溫暖
心的力量注入雙手
心的力量注入雙足
心的力量流向我的頭。
( []內可自由代換成您想要鍛練的美德)
你也可以用這首詩的原型語句來幫助自己:
心的力量注入雙手
心的力量注入雙足
心的力量是神聖的禮物
我將與這神聖的禮物同行
如此,我或可成為更堅強的存在
篇尾照片:聖卡里諾,西元六世紀威爾斯地區的修道院院長、懺悔神父和聖人。矗立在朗格蘭諾海灘上方岬角的聖人青銅雕像,由居住在當地的國際知名雕塑家塞巴斯蒂安·博伊森設計和建造。
沉著鎮靜 | 聖卡里諾
演講:莉莎‧羅美洛 (Lisa Romero),安德魯‧懷特 (Andrew White)
撰稿:尤清
校訂:陳脩平
篇頭畫作: Martina Angela Muller,"Sacred Beginnings/Angel Series", Angel - Guardian Angel, 2024, 60"x48", oil and earth on linen,https://www.martinaangelamuller.com
本文材料取自莉莎•羅美洛(Lisa Romero)老師在AstralArc的分享:
聆聽完整講座,請點選以下連結: YT頻道、 播客
莉莎:
歡迎來到金牛座美德鍛鍊「均衡穩定轉變為進步」(equilibrium譯為均衡穩定,亦有做equanimity,譯為沉著鎮靜,2024 年的美德文章用後者)。 這個月,我們要介紹的聖者是聖卡里諾(Saint Carannog)。我年幼時曾在威爾斯的一個小海岸城鎮認識了這位聖者。那個以他命名的小鎮叫做朗格蘭諾(Llangrannog)。
聖卡里諾雖不廣為人知,但他的傳說卻非常有趣。其中一則讓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他與亞瑟王之間的故事。據說,在旅途中,卡里諾弄丟了自己的旅行祭壇,亞瑟王剛好撿到,但並未直接歸還。他說,在他所統治的土地——也就是當地人的意識被亞瑟王所主導的領域——有一條肆虐的惡龍,卡里諾必須先制服這條惡龍,才能取回祭壇。
我曾說過,「龍」常常象徵著物質主義的力量。它在意識層面發揮作用。惡龍的傳說並不是指真的有會噴火的怪獸,而是在講一種來自星芒界或心理層面的能量,對群體施加影響。這種「龍之力量」在物質化的傾向中尤其強大。
從神秘學的角度來看,亞瑟王的傳奇與他抵擋強烈的物質主義力量侵蝕集體意識的能力息息相關。亞瑟奮力對抗這些力量,並請求聖卡里諾幫忙。這是一幅很有意思的景象。我們之後還會介紹其他的「屠龍」聖人。
「屠龍」這個意象是所有神秘學修行者都必須面對的課題。神秘學的核心超越感官世界。我們的世界不只是物質,而神秘學者深知這一點,並與這樣的現實共存。同時,他們還要面對那些執著於物質主義的力量。
聖卡里諾是一位真正在神秘學道路上修行的聖者。他擁有一種原型特質——能對抗惡龍。但在這個故事中,他並不是「屠龍」,而是與龍對話,引導牠離開。在其他的聖人故事裡也有類似情節:聖人與兇猛的野獸(如狼或龍)溝通,並讓牠們和平地離開人類的居所。
這則傳說展現了一幅美麗的圖像,也就是在面對其他人覺得是可怕的力量時,這些聖者卻以平衡與和諧的狀態,引導它們離開人們的心。這是聖卡里諾格的傳說之一。他還有另一種常見於聖人身上的原型形象。有一次,他正在雕刻木頭,一隻鴿子飛來叼走些許木屑,並將它們帶到某處。他因此意識到,應在那裡建造教堂。
鴿子、惡龍、野狼等形象,常見於聖人的傳說裡。這些其實是他們與靈性互動的象徵。他們不僅能處理強烈如猛獸的心理能量,也能與聖靈或療癒之靈有深刻連結。鴿子象徵引導力量,是生命中的指引原則。
聖卡里諾之所以對我意義深遠,是因為我曾在他生活過的地方——朗格蘭諾——親身感受過那股力量。這對我影響深遠。事實上,安德魯和我曾一起拜訪那個地方。他寫了一首歌,叫《回到朗格蘭諾》(Back to Llangrannog),因為他也被那裡的存有深深觸動。安德魯,你願意談談你的經歷嗎?
安德魯:
當時我並不知道那個地方與某位聖人有關,我只是被一股神秘能量吸引,而渴望去探索。我感覺那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有趣的是,直到多年後,我才發現朗格蘭諾是以聖卡里諾命名的,於是我開始研究他是誰,為什麼他會被列為康瓦爾的聖人(the Cornish saint)。他可能是少數幾位與亞瑟王有關聯並被正式記載的聖人之一。
第二次造訪那裡時,我們更加感受到那個地方的神秘。我們走進舊教堂後方的墓園,那裡據說離他建立的第一座教堂不遠。憑著我們掌握的資訊和直覺,我們穿越一條滿是蕁麻與玫瑰荊棘的林徑。那是一段艱難的路,但我們最終真的找到了聖卡里諾的洞穴,難以置信也非常感動。
莉莎:
在那裡靜心冥想、靜靜地待著,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經驗。我覺得這也揭示了一個重點:許多聖人所選擇的地方,本身就具有特殊意義。朗格蘭諾這個地方有自己的神話:一位巨人掉了一顆牙,而水中的巨石據說與那顆牙有關。對我來說,這代表這片土地本身就擁有力量,擁有故事。很多聖人的居所或修行地都有類似情況,他們感應土地的能量,與之共鳴,並在那裡進行靈性工作。
這種力量有時就存在於某些特定地點。我們在愛奧納島(Iona)或林迪斯法恩(Lindisfarne)等地也能見到類似故事。這些地方的土地似乎原本就蘊含某種能量。例如某位聖人誕生時,一些事情就在當地隨之展開,但當然也不是每個地方都如此特殊。
朗格蘭諾是一個充滿神話與力量的小鎮,雖然地方不大,現今仍然吸引許多人前往,也許人們不全是為了聖卡里諾而來,但他們的確被那裡的某種特殊氛圍吸引。而這正是最有趣的地方:聖人們現在是從另一個領域在對我們的世界工作,但地球上仍然有些地方保留著一些非凡的力量,而聖人們也辨識得出那些地方。
聖卡里諾出身高貴,但他拒絕繼承威爾斯某地的統治權,而選擇在某個地方展開他的追尋之旅。後來,這個地方被命名為朗格蘭諾。他在那裡的洞穴中過著隱士生活,並建立一座教堂。新的教堂後來蓋在原址上,他也開始向人們傳道。英格蘭還有其他以他命名的教堂,因為他的足跡遍佈各地。但我們在乎的,不只是外在軌跡,更在於內在體驗。在朗格蘭諾,我們經歷到的不是單純的歷史,而是一種深層的靈性觸動。
安德魯:
是的,我們在他的洞穴裡待了一個小時,那真是非凡的體驗。回到山下的教堂後,雖然那不是原來的教堂,但那裡仍有一種難以形容的寧靜。我不確定那是因為下山的放鬆感,還是那裡本身的氛圍如此,但那種靜謐讓我印象深刻。
莉莎:
附近還有一口井,叫「瑪麗之井」(Mary’s Well),過去人們常去那裡尋求療癒。這一地區本身就展現了一種朝聖的原型圖像,似乎早已有力量存在,等待人們前來接觸。當你創作《回到朗格蘭諾》時,想表達些什麼呢?
安德魯:
那首歌是我《赤裸的靈魂》(Naked Spirit)專輯裡的一首器樂曲。我只是想吸收、內化那股神秘的感覺——一種冒險與寧靜的氛圍,並嘗試在短短幾小節音樂中表達出來。
莉莎:
能靜下心來聆聽內在的聲音,真的很珍貴!我記得曾問你:「當你再次聆聽自己的作品時,會是什麼感覺?」你說,那會立刻把你帶回當時的情境。音樂能讓你重新回到創作當下的時空,或是再次感受觸發你創作的那個經驗。當你聽《回到朗格蘭諾》時,它帶你回到什麼樣的經驗?
安德魯:
如你所說的,它讓我再次感受了那個時間與空間,不僅只是記憶,而是當下的真實感受——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
莉莎:
沒錯。聖卡里諾雖不是廣為人知的聖者,但他具備了某種原型特質,也展現出他是從聖者的靈性流派中接受啟蒙的印記。他找到了一處具有力量的土地,支持著他的內在發展。我覺得這很有意思,因為在當今世界,也許還存在著類似的地點,但並不容易找到。有時候,正是透過追隨聖人的足跡,我們才有機會重新與那樣的經驗接軌。現在,讓我們來聆聽這首音樂作品,透過音樂觸動內在的情感經驗。我們藉由音樂聆聽進入今年美德鍛鍊所強調的感受面向。
以下連16:35開始是安德魯提供的音樂 回到朗格蘭諾
我們剛剛聽完了這首獻給朗格蘭諾的音樂。現在,讓旋律慢慢淡出,讓自己平靜地連結到內在情感,去感受「平衡」或「進步」這些美德。當然,也可以選擇對你此刻來說特別重要的美德。
讓某個美德的能量充滿你的心,隨著它的流動前行:
我感受[這項美德]在我心中
[這項美德]在心中化為溫暖
心的力量注入雙手
心的力量注入雙足
心的力量流向我的頭。
( []內可自由代換成您想要鍛練的美德)
你也可以用這首詩的原型語句來幫助自己:
心的力量注入雙手
心的力量注入雙足
心的力量是神聖的禮物
我將與這神聖的禮物同行
如此,我或可成為更堅強的存在
篇尾照片:聖卡里諾,西元六世紀威爾斯地區的修道院院長、懺悔神父和聖人。矗立在朗格蘭諾海灘上方岬角的聖人青銅雕像,由居住在當地的國際知名雕塑家塞巴斯蒂安·博伊森設計和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