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9我們邀請《性教育與靈性》的作者莉莎•羅美洛老師為我們導讀施泰納演講集《性別、愛與伴侶關係》,以下是講座內容簡記:
● 每個人生來都是片面單向的,在物質、以太、星辰、自我等層次上偏側於陽剛和陰柔其中之一。但我們也都有潛能可以變得更平衡、更完整,這就是內在發展以及現代人在關係之中尋求的——想要連結那恆在靈性之中、無性別的、和諧完整的高我。
● 性別議題及伴侶關係之所以複雜是因為每個人的四重組成並不是一致的(擁有女性身體的人有著陽剛的心魂,擁有男性身體的人有著陰柔的心魂),在互動時又加入社會及文化因素的制約,有時候我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我們內在隱含的對他人或對關係的設定與期望為何,因此又增加了複雜度。
● 男性性器官顯露於外(陽剛),女性性器在內(陰柔),而女性心魂的陽剛特質表現為女性傾向把心魂生活的內容(想法、感受、意圖)顯明於外,男性心魂的陰柔特質則是傾向把心魂生活保留於內在。
● 無論在人類組成的哪個層次上談論陽剛或陰柔都是一個光譜,而且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些人的自我認同之中性別相關內容不是很重要的部份,有些人的自我認同裡性別的元素很重要,我們要尊重每個人的個別性。
● 冥想練習:去除所有性別角色(被稱呼為先生/小姐、身為爸爸/媽媽、兄弟/姐妹、兒子/女兒等)之後,「我」還剩下什麼?
● 「關係」一定是不完整的兩個人要透過在一起才能完整嗎(0.5+0.5=1)?有沒有可能在富於愛的關係之中使兩個人各自都變得完整(成為1),是兩個完整的人在關係中互動呢?
● 我們會在人之組成的四個層次上受到另一人吸引,身體上的吸引力表現為性慾,社會上的吸引力是在社會文化和教養形塑過程中我們被灌輸怎樣的人是合宜的交往對象、情感上的吸引就是陷入熱戀的那種感受、個體性上的吸引力是在互動中的彼此都變得更豐富完整,因而願意持續滋養這份關係。
● 吸引力的問題之所以複雜是一個人在四個層次上受到吸引的對象不見得是單一的(想發生身體關係的對象不見得是社會容許的、有情感吸引力的人不見得有身體吸引力、社會容許的關係裡不見得能讓個體更加完整等),青少年特別會感受到困惑和混亂,他們在性別以及自我上的認同都需要一段時間去摸索與學習。
● 整體人類的意識在演變的過程中,個人也在生命裡持續成長和變化,過去的社會認為怎樣的關係是健康的,與現代人的感受可能已經不一樣了,過去的社會不容許一個人探問自己的性別傾向(直接由身體的形態決定),現代的年輕人反而覺得不去探索自己的性傾向好像是不對的。
● 網路及社群媒體的使用,散佈許多性化身體的圖像,現代社會對同性關係或多元家庭組成或者看待離婚的態度都比較開放了,表面上看似更加多元和自由,但我們要關注意識上是否提升到以較高層的心—靈發展的關點去看待身體—社會相關的設定,而不是又增加了新的定型或刻板印象。
● 健康的性教育是讓孩童及青少年認識「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物質作為表達靈性的載具,一個人在此生想活出怎樣的自己是真正重要的,家庭裡是否有關愛孩子的成人是真正重要的,社群能否辨識出個體的發展需求並提供足夠的空間,允許不同的樣態出現,這也是真正重要的。
● 心—靈的運作法則是「相似性原則」,他者與我共同活在一個整體裡,以「關係」「連結」「共通性」去看待彼此,物質化的思維方式是以「對比性原則」在運作,突顯出差異,製造出兩極的衝突。「相似性原則」傾向容納、整合所有的不同,「對比性原則」則會分裂、激化對立,我們要哪種社群呢?
● 永恆的陽剛性帶來的原型是堅固的自我感,永恆的陰柔性帶來的原型是為他者付出、奉獻。為了要連結高我、進入無性別的靈性領域,我們需要陰陽平衡,這就是內在修練之路,不是要把自己訓練成對反的特質,而是讓自己能有選擇,可以陽剛也可以陰柔,不是被天生的條件、身體的因素、社會文化的規範所決定。
● 「性」的現象在一個寛幅很廣的光譜上,其中一端是情慾,特別是以自己的力量凌駕他人之上,只為了滿足自己的感官享受,卻以「愛」之名稱呼這樣的「性」,此種愛與性的混淆是現代社會的最大邪惡。另一端的性是在親密中的創造過程。
● 我們若真正能「愛」就會知道「高我」——憶起自己真正是誰、此生為何而來——,於是也能辨識出他人的發展需求並給予空間。我們現在給予他人的社會空間,就是在為我們孩子的未來創造可能性。我們每個人的使命與任務都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