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脩平
現代生活物質豐盛,科技擴充下的娛樂,讓人體驗到各種可能的情境與情緒,去到不曾踏足的地方,心理上的體驗也是飽滿的。
但人們還是覺得孤單,若不是刻意壓抑或忙到不曾一探,或多或少總有機會碰觸到內在的黑洞,並知道那個角落是無法被這些多元和精彩所填滿。那份隱約的缺憾和不足,扣問著我們存在的本質。
活著,卻不曾真正活過,是一個人最深的創傷。沒被活出來的部份就在那個黑洞裡。
回到前現代時期,人們的生活被束縛在土地上以及與宗教及世族割離不開的牢固社會秩序裡,是穩固、確定,也是窒悶、壓抑。十八世紀的思想啟蒙和工業革命,人類的生產力逐漸脫離大自然的限制,勞工與中產階級的城市生活打破寧靜的舊秩序。
人們從土地原鄉和封建世襲中走出來,在科學昌明的樂觀追求裡,走入物質主義鼎盛的十九世紀。越來越多人過著有餘暇的生活,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標榜權利成為現代的顯著精神特徵。社群中相互衝突的利益和意見變得明顯,撕裂、隔閡、孤立著人與人之間。
以「個人」的姿態、不受束縛的「自由」姿態活著,似乎輕盈飄揚。但內在的疏離、隱約感受到的那個黑洞,反而成為不可承受之重。
二十世紀出現的電腦,搭配資訊科技的力量,進一步形塑個體化社會。共產主義垮台宣告民主自由的大勝,集體主義被掃進歷史塵埃,卻在網路社會裡變相還魂,因為人還是有歸屬於群體的需求,但我們現在活成了怎樣的個人,又造就了怎樣的社群?
如果說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們來看看在現代背後的一股最主要的思想動力。
康德的認識論裡有所謂的先驗原則,例如生、死、靈魂等就是不能再加以追溯的先驗原則,而人的認識能力只能在現象世界裡接收這些先驗之物,也就是說人的認識能力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邊界。
「事物本身與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遠無法確知事物的真正面貌a。」時空也是先驗的,因為人是時空結構裡的存有,「一個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圍的世界,但永遠無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a。」「康德承認無論是經驗還是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認為,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故,我們必須假設上帝與靈魂的存在a。」「人們不能證明自由,但也不能證明沒有自由。人的有限理性不能認識自由、靈魂和上帝b。」
康德的倫理學最著名的主張就是「人即目的」。他看待道德要符合四條定理。一、道德法則有普遍性基礎,不可能來自經驗性對象。二、道德法則的根據不能是個人幸福。三、個人意志所意願的道德準則必須通過可普遍化驗證。四、自由即自律,也就是道德法則不是別人強加的,而是自己的自由意志提供給自己的b。康德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義務是服膺道德律令的,而道德律令是「不受限制、無條件和毫無例外都要實行的責任形式b。」它是普遍有效、絕無例外的「你應當如此」!
施泰納以自身實證經驗和思考探究對康德提出反駁,他們之間的差異:在認識論部份,關於認知能力的邊界,施泰納沒有預設不可參透的先驗之物的存在。在倫理學部份,雖然康德也說道德律令要出於自己,但仍需符合普遍性,雖然道德行為係基於自由意志,但自由是先驗的命題,我們不可能知道。所以我出於自由意志服膺的道德律令,源頭在我不可知的領域裡,在施泰納的理念中,這樣仍是不自由的。
施泰納的「倫理個人主義」立基於「自知」:我要充份認識我個人的動機、目標、重視的價值、追尋的意義等,我才會是自由的。遵循普遍的定律法則不是自由,即使是出於自願。
我們出生在這個世界裡,被賦予這副身體和一些人類共通的感受性、情緒和認知能力等,這些使我們成為「自然人」。之後經過學習,成為人群裡有貢獻的一份子而成為「社會人」。但無論我們在社會上多麼成功,若沒有真正「活出自己」,成為在認知上和行動上自知、自足、自立的「自由人」,就仍是未完成的。
康德哲學可以讓我們成為很好的社會人,但永遠無法成為人智學意義下的自由人。
科技(醫藥和資訊等)讓人從物質和自然中解放出來,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也鬆開一些社會規範的束縛,但康德的認識論以及道德律令仍像是人心上的緊箍咒。
《自由的哲學》初版於一八九四年,現在看到的版本多是一九一八年的再版,橫跨十九及二十世紀,現在看來似乎是寫給二十一世紀的。物質的層次上,我們已看到便利和進步傷害了生命世界和地球;心理的層次上,二十世紀的諸多心理學派(例如精神分析、行為主義等)把人看得太小,忽略了靈性的面向;思考的層次上,康德的宏大論述令人敬仰,但也把人綁定在行軍般僵固的路線裡,人心感到窒悶與不自由,像是令人呼吸困難的新冠肺炎,我們需要再次流動的清新活水。
人是身、心、靈的存在。「思考」即是靈性的活動,讓我們得以穿透自然的、物質的、社會的、心理的層面,進入自身靈性存有的領域,從那裡把溫潤的微光帶回人心中的暗處,帶來療癒。
施泰納認為思考的力量和人類的生命力(以太力)是相同的。連接到思考(即生命力)的源頭會帶來療癒的力量。這其實就在我們的日常經驗中:一念心轉,想法改變,心情隨之開展,身體的癥狀得到緩解。
思考(即生命力)在生命初期作用於物質身的形塑和建構,等這部份工作完成到某個程度,便轉而運用在學習,朝向現代人所理解的思考力去發展。這股力量在心的領域裡成長著,這部份是教育可以影響的範圍,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是在鍛練心。而讓思考(即生命力)進一步提昇到靈的層次,是個人的工作,自己要下的工夫。
人智學的自由觀和人學在說的是:我是個體化的靈性,我是健全的,我可以認識自己的使命(道德直覺),並透過在世界裡的工作完成任務(道德行動)。
這樣的「倫理個人主義」並不離塵絕俗。回到社會的領域,我們把思考能力用於認識其他人,支持其他人也活出自由和天命。在這樣的基礎上共事合作,並在工作中磨練道德技術,在對人之最高可能(即自由)的尊重與敬虔中、在對未來的祈禱和祝福中去建構社群。
參考資料:
[a]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6%9B%BC%E5%8A%AA%E5%B0%94%C2%B7%E5%BA%B7%E5%BE%B7
[b]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47062/%E5%BA%B7%E5%BE%B7-%E5%AF%A6%E8%B8%90%E7%90%86%E6%80%A7%E6%89%B9%E5%88%A4-e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