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脩平
圖/取自網路,特此誌謝
一旦我們知道世界是如何構成的,要據此引導自己立身處世,就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所致力投入的活動,作用在世界上,當我們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時,才能夠以全副心力去行動。(第五章最後兩句話)
《自由的哲學》第四章〈世界即感知〉、第五章(認識世界〉規模宏大,既深且廣,其中有許多脈絡,而主軸也很清晰。
這兩章的內容主要觸及認識論(我如何知道、我如何知道我知道了、我如何知道我知道了什麼),從中可知施泰納對當代哲學及科學的看法。看似是艱澀的哲學論文,但其中包含許多實務練習。不同的認識世界的取徑造就了不一樣的人生觀,大至人生方向、小至每一個行動的抉擇,都可以在這兩章的內容中印證。
東方有一些詩意的表達,透露出人們對生命的看法,例如「浮生若夢」、「鏡花水月」。前者比較針對在時間流逝中的經歷,彷彿夢境般無法捉摸,似不真實;後者比較針對空間中出現的事件或過程,真實似乎被覆蓋住,我們認知的只是鏡像或水中倒影。相同的態度,在西方有不同的表達,叔本華主張「世界是我的表象」,康德認為「我們無法認識表象之外的真實」(注) 。
如果人生真的是一場醒不來的夢,實相真的被掩蓋在意識之鏡的背後,我們無法觸及,由此衍生出來的人生有兩種風貌。愚者認假為真、以夢為實,成為虛妄幻想的受害者;智者洞見夢境的空無本質,因此漸漸失去探究生命意義的欲望,最終,連自己的人格與存有都變成無法掌握的空影。現代世界裡不乏這樣的受害者和因為虛無而失去力量的人。
施泰納回到源頭探問,前述看待世界與人生的態度到底是人的感受還是真實呢?因為感受可能受到特殊體質、性情、經歷等影響,是個人性的,而真實應是普遍性的。「世界」(所有外在於我的存在)真的只能以「表象」被掌握,還是我也能讓真實流入我心中呢?人類能認識表象背後的實相——「物自身」(thing-in-itself,康德哲學用語)嗎?
突破點在於「思考」!以思考所找到的「概念」是穩固的、普遍的、清晰的,不像感受可能因人而異,也不如鏡中之象會受到鏡子品質的影響。概念也不同於表象,表象是「個人化的概念」,是普遍的概念在每個人心中的閃現。
概念的清晰、穩固、普遍,在數學裡可以看得最清楚。三角形的概念在你我心中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看到「三角形」(無論大小/材質/顏色、無論鈍角/直角/等腰)都可以認得出來。講到三角形,即使眼前沒有出現一個實際的幾何圖,我們在心中都可以浮現三角形的「表象」,那是由三角形的「概念」所產生的。
概念不是恣意添加的,因此不會因人而異,關於概念的真實性,施泰納以另一個例子說明。以一定的方式投擲一顆石頭,它的運動路徑會形成一條拋物線,你可以說石頭的軌跡「剛好」符合拋物線的形式,但其實拋物線的「概念」是從這種運動軌跡中得到的,因此這個概念「屬於」這個現象,是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概念是世界現象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概念以其普遍性而不受時空限制,但又與時空之內的事物相連結。
憑藉思考的力量,我們有可能找到清晰、穩固、普遍、真實而不脫離世界的概念。現代人不是不知道思考的威力,當代文明的進步、科技突飛猛進見證了人類思考之力,那是把思考運用在認識外在世界或改善生活條件(克服不便)所獲得的成果。
把同樣的思考轉向人自己、人類的生命、在地球上的生活,我們是不是也能找到人生意義的終極答案?那超越時空限制但又與我們在時空之內的人生相連結的答案,需要我們投注熱情與意志去啟動思考,而且需要個人的實踐才能找到。不像對外在世界的發現,其成果是可以複製的科技產品,雨露均霑地可由眾人同享。內在世界和人生意義的探求只能個人親力親為,每個人要找到定義自己人生的「概念」!
回到本文開頭提到認識論的問題,真正的認識就是運用思考去琢磨我們的感知,在每一個迎面而來的世界現象、人生經歷中,以思考之力去咀嚼;在每一個內在生起的感受、意念、模糊不清的想法裡,以思考之光去探照。是時候了,人類該把在向外探求中已磨得銳利的思考之劍轉向內在,古代哲人早已提出「認識自己」是一切智慧的起點。
施泰納比喻,若我們做夢後醒來,想理解夢的意義,我們會拿不在夢境裡的心理學、精神分析、白日經歷的關聯等試圖去解夢,因為我們知道夢境不符邏輯又以象徵的方式出現,所以不會在夢的細節中尋求意義,而會以其他知識去分析。如果人生是夢,那麼要理解人生所需的知識就不在這一生我們能掌握的範圍,而在「他界」;也就是要脫離這個世界才能理解這個世界,要不在這一生中才能看清這一生。這樣就真的是一場醒不來的夢,我們所有的努力也只是徒勞,真的是這樣嗎?還是我們可以在思考中清醒、在人生中覺悟生命的意義?
這答案要在實踐/實驗中才能得到!
閱讀段落:第四、五章
注:表象在人智學裡也稱為心象,最簡單的定義是當被觀察的對象不再出現於感知範圍中(例如不再看、不再聽、不再觸摸等各種感官輸入都移除),我們在心中仍然能對被觀察物形成一幅圖像,即為心象,也就是對客體的主體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