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ochemical Sequence
生化序列
© 2014 by Hugh Lovel
譯/ 孫承萱, 陳脩平
所謂的階層或「生化序列」是指在下一件事情出現或要能產生效果之前,必須首先開始起作用的事物。在此序列中有先期出現的元素,它們必須正確地工作,接著其後的元素才有可能對於植物生長有利。氮、磷和鉀在生化序列中出現較晚,而硫、硼、矽和鈣是較早開始的。
硫在表面與生命化學(碳-氫-氧-氮化合物)相互作用。和溫暖一樣,它也是生物化學中的重要催化劑。由於土壤生物學中發生的一切都在土壤顆粒表面,礦物在那兒與水、空氣和溫暖相互作用,硫活化了表面,是啟動強大的土壤生物化學必不可少的關鍵角色。在魯道夫.施泰納的農業八講中提到:「宇宙之靈性活動如同雕塑家般工作、以浸潤著硫的手指……」[1]硫和溫暖都是碳化學的經典催化劑。
硫作用於表面、邊界和邊緣,把組織和生命帶入存在。不論其他可溶性元素如何,可溶性土壤硫測試應顯示50 ppm的硫(Morgan測試),才能讓生物土壤肥力恰當運行。輕質土壤可能需要少一些,重質土壤則可能需要較多。在總測試中,碳硫比為60:1有助於確保土壤儲備中有足夠的硫。
矽構成了毛細作用的基礎,毛細作用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幸運的是,對於農業而言,矽的活動克服了重力。但是要做到這一點,矽需要依賴硼(粘土的一種成分)。施泰納在農業八講第二講中深刻地斷言:「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實際發生了什麼。不論人們如何描述黏土,我們必須如此對待它,它才能成為肥力——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知道黏土促進宇宙要素向上流動。」[2]
1. Boron 硼:
黏土中的硼成分是農業的加速踏板,而矽形成了在植物和動物體內運送養分的高速公路。硼在運輸管道的內裡與矽相互作用,並刺激營養物質沿著矽的高速公路流動。硼先出現於生化序列中,若硼與矽之中的任何一方的數量不足,則土壤生物狀態則無法發揮其潛力。硼或矽其中之一若有缺乏,尤其是若兩者都缺,那麼在炎熱的天氣裡作物將枯萎而無法生長。
2. Silicon 矽:
當然,如果沒有運輸系統承載植物的汁液,汁液的壓力也沒辦法起作用,矽提供了實際的養分運輸。有趣的是,在作物週期中過早施用過多的硼會明顯灼傷幼苗和新移株的植物(例如發芽的南瓜、豆類或番茄),因為在幼小的植物中液體壓力過大會把鈉擠到葉片邊緣。 然而,在豌豆、豆類、南瓜和番茄等葉脈高度分叉的植物中,硼對於之後的生長很重要,可以保持足夠強大的汁液壓力,使這種複雜的系統起作用。另一方面,高矽質植物(例如草)在較少的硼的狀態下表現良好,它們不那麼需要硼給予汁液的壓力,因為這種植物的運輸管路是全部平行而沒有分支的。就像整條灌溉管線只需要供應一個噴頭,並不需要太大的壓力。
顯然,如果沒有強勁的運輸,營養就無法到達葉片或儲存在果實中。化學農業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即使運輸系統薄弱,任何易溶解的物質如硝酸鉀,都可以與水一起吸收。儘管這會稀釋樹液,但由於樹液密度低,它很容易流動。這就是為什麼化學種植的食物通常具有粗糙的水樣細胞結構,以及較低的營養和較差的保存品質。但是,如果沒有強大的運輸系統,諸如鈣,鎂,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複合物等較重、較難溶的養分就很容易傳導不出去。
3. Calcium 鈣:
下一個出現在生化序列上的是行駛於高速公路的卡車。鈣、鎂、鉀和鈉一起形成石灰複合物,石灰複合物的流量控制著生命化學的反應。矽與碳一起形成了反應性較弱的養分高速公路,而鈣與氧一起形成了具有強烈反應的貨物,順著矽的運輸和盛裝系統向下流動。農夫最不希望的就是鈣和石灰複合物在向下流動的過程中被卡住而留了下來,因為它們在固氮和氨基酸化學中有重要的作用。鈣平衡蛋白質中的電荷,在細胞分裂中尤其重要,這是授粉之後,果實或種子的成形過程中首先發生的事情。沒有它,就不會有果實或種子。鈣收集並攜帶生化序列中出現的營養。在植物化學裡,與矽的慷慨大方相對的另一個極端是鈣,鈣是飢渴的、甚至是貪婪的。這就是為什麼鈣需要淡漠、超然的矽作為運輸系統的原因。除此以外,鈣參與了氮形成氨基酸的工作,氨基酸是DNA、RNA和蛋白質的基礎。接下來,這些氮化合物陸續形成生命中複雜的酶和激素化學反應,其中涉及硫、矽、鎂、鐵、磷、鋅、錳、銅和其他微量元素等各種物質。最重要的可能是氮為葉綠素提供了氨基酸,這是光合作用的關鍵,而光合作用是捕捉能量的高效率方法。例如,以玉米(Zea maize)為例,如果沒有足夠的鈣到達果穗,則果穗末端附近的籽粒根本無法充實、膨大。對於像大豆(Glycene max)這樣的農作物來說,要使豆莢全滿且豆莢不會脫落,它所需要的鈣甚至是玉米的二到三倍,這是大豆的普遍問題。各位不想看到田裡長出飽滿的玉米,而每株大豆都有滿滿的豆莢嗎?只有當硼、矽和鈣石灰互相配合工作時,才會達到這樣的成果。
4. Nitrogen 氮:
如同前面提到的,有鈣的地方就會有氮。氮是形成氨基酸、蛋白質化合物、以及DNA複製與呈現等的基礎。氮進入之後,就會產生各種蛋白質、酶和激素,涉及到微量元素等非常複雜的事物也會開始運作。
不幸的是,可溶性氮肥只能刺激生化序列這些後半段的部分,前期像是硫、硼、矽和鈣等的問題,是無法透過可溶性氮肥得到解決的。這類肥料刺激生長,但就像甲基安非他命(譯注:意指提供刺激並會上癮,但並不提供真正的營養或健康的條件)。這樣種植出來的農作物很脆弱,而且易生雜草,因此容易成為病蟲害的犧牲品。
植物蛋白質化學的所有部分都需要氨基酸氮。氮跨越化學活性不明顯的矽和鈣之間的鴻溝,大量氨基酸參與在葉綠素的形成中,而能量是被收集在葉綠素裡的。畢竟,收集和隔離能量對生命至關重要。沒有光合作用,植物就無法生長。在生化序列中,緊跟著氮而來的是鎂、磷、鉀和多種微量營養素。
5. Magnesium 鎂:
由於光合作用需要鎂,因此它在生化序列中排名第五,在所有微量元素之前。
當然,光合作用不僅僅是葉綠素捕獲能量的問題。能量也必須從葉綠素轉移到矽,再從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糖,這樣的能量移轉需要磷。否則葉綠素會燃燒,葉子變成酒紅色。
然而,只要有足夠的磷,碳就會從二氧化碳中釋放出來,而可以與水結合以製糖並釋放氧氣。
6. Phosphorous 磷:
當然,光合作用不僅僅是葉綠素捕獲能量的問題。能量必須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來生產糖,這需要磷才能進行能量轉移。否則葉綠素會燃燒,葉子變成酒紅色。
7. Carbon 碳:
只要有足夠的磷,碳就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出現,透過磷轉換能量,葉綠素中的二氧化碳與水結合在一起,產生糖份並釋放出氧氣。
8. Potassium 鉀:
此時,糖份進入植物的汁液,在汁液中,電解質鉀引導糖份至最需要的地方。
是的,這是個過度簡化的解釋。
當然,我們把這個生化序列簡化了。例如,硫是碳(有機)化學中的經典催化劑。沒有硫,就沒有生命,硼也沒有辦法帶來生命。另外,鉀與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此,當矽將鈣和氨基酸攜帶到植物的細胞分裂部位時,鉀彷彿電動門的作用,讓鈣和氨基酸進入準備分裂的細胞中。如果寒冷的天氣使鉀的速度減慢,或者供不應求,則鈣和氨基酸不能到達細胞核,DNA不能分裂,細胞分裂就會失敗,並且果實會從植物上脫落。有時,整批果樹可能只因幾度的霜害而損失慘重,此時只要用矽酸鉀加海藻噴灑就可以了。
以礦物和岩石粉補充
即使量子農業主要涉及組織和生物活動,也必須考慮土壤礦物化。如果根本沒有土壤了,又要如何組織呢?許多土壤需要補充石膏或元素硫,因為它們缺乏硫,無論是可溶性的硫或和總量測試中的硫都不足。許多土壤也需要矽岩粉—硼的來源。如果過去施用的氮肥沖走了那裡的硼和矽,那就真的需要補充矽岩粉。過度放牧或清耕法常會發生硼和矽缺乏症。這時便需要提高矽的可利用率,以使土壤生物正常運轉,以便能從土壤顆粒表面釋放更多的矽。施用氮肥、過度放牧或清耕法很容易耗盡土壤的矽生物學。
由於缺乏經驗和理解,許多「有機」農場使用生糞肥(最差的是雞糞)作為氮的來源。這很快耗盡了硫、硼和矽。對此的補救方法是在堆肥中添加10%左右的高矽岩粉和少量石膏,並與土壤充分混合,直到看起來和聞起來像土壤。
除了石膏和高矽石粉外,石灰還可用於提供鈣。如果需要,白雲石還提供鎂。岩石磷提供矽、鈣和磷。也有天然硫酸鉀礦石。岩粉也傾向於提供多種微量元素。對於鈉和鉀過量的高pH值土壤,在較乾燥的氣候中的補救措施可能是以腐殖酸鹽和沸石去增加土壤的保持能力,以緩衝pH值並建立更多的存儲空間。
目標為何?
最重要的是,生物化學序列向我們展示了我們需要從硫開始,以使土壤顆粒的表面暴露於生物活動,才能讓後面序列的元素進入工作。其他農法並沒有認識到硫的關鍵重要性,但是在量子農業中,這應該很清楚。在預算有限且需要大範圍土壤肥力的地方,硼、矽和鈣的重要性僅次於硫。
不幸的是,為了營養、健康和土壤生物化學的長期活力,可溶性NPK肥料由於能夠掩蓋硫、硼、矽和鈣的不足而被持續被使用。通常在土壤顆粒的表面上存在大量的氮、磷、鉀(即使它們並不活躍),而土壤表面是生命化學組織出現之處。只有當硫、硼、矽和鈣的生物化學蓬勃發展時,這些儲量的潛力才能發揮出來。
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李比希(Liebig)的「最低量定律」,也就是說,植物生長會受到多種環境因子的限制,而其中供應量最少者即為限制生長最重要的成分,必須提高該重要成分的供應量,生物才能順利成長。
[1] Agriculture, Rudolf Steiner, Creeger-Gardner translation, pp 44-47.
[2] Agriculture, Rudolf Steiner, Creeger-Gardner translation, page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