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脩平
《華德福學校的精神》這本書的第四、五章,標題兩度出現「社會教育」(social pedagogy)這個詞,這兩章的篇幅在全書六次演講記錄裡的份量也最重。當初在翻譯時就覺得施泰納賦予「社會教育」的意涵與現代人使用這個詞的方式很不同。這兩章談論很多超感官認知能力的培養,為什麼一本在談華德福教育的書要著墨那麼多超感官能力的事?這本書在談華德福「學校」,為什麼又要旁及「社會教育」?書中有時表述為「社會教育生活」或「社會教育力量」指的又是什麼?
從表層來看,我們可以把「教育」依照年齡或實施的場域分為家庭、學校、社會三大區塊。當然彼此之間會有重疊,這樣的分類是現代人很容易理解的,因為大家很熟悉機構化、正規的「學校教育」,以此來區隔發生在家庭內、不那麼正式的「家庭教育」以及求學階段結束之後的「社會教育」,後者的範圍可以包含職業訓練、在職進修、成人教育、個人成長、銀髮樂齡活動、社區大學等不一而足。這種以外在條件做出的區分可以去定義什麼是「社會教育」,但卻無法真正逼近施泰納想談的要義。
施泰納說「第一個社會教育領域就是華德福學校」,而「初等教育應該讓人學會真正的社會思考」(p.124)。「另一個社會教育的領域是讓人們由生命中學習……生命本身就是一所學校」(p.125)。由此觀之,學校教育的目標是讓人學會思考,並預備未來向生命本身學習,持續終生。這兩個階段之間是有關聯性的。(注:至於社會思考和一般的思考有何不同,下文會再談到。)
之所以要發展思考能力和從生命中學習的能力是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人們已經不可能單純依憑本能的意志衝動而生活……現在必須轉換到清晰意識的動機」(p.113)。天生的本能已不足恃,過去數百年發展出來的科學思維又把人類整體帶向悲慘的處境(當時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所以必須培養新的思考能力並從生命中學習——新的思考能力要把人從本能的衝動中拉抬出來,從生命中學習以對抗高度抽象、與生命世界脫離的自然科學和唯物主義。
所謂「從生命中學習」,施泰納提出我們必須找到進入超感官世界的方法,因為生命不只在物質界和感官領域,沒有人會認為自己作為一個人就只等同於這具肉身和身體展現的生命功能,我們也同時活在靈性領域裡,要認識不可見的另一部份生命,我們需要培養超感官能力。
培養超感官能力的方式並不是避世獨居、超塵絕俗、終日沉思默想。施泰納提出超感官認知的三個階段——觀象、靈感、直覺(Imagination, Inspiration,
Intuition)。它們也是從有機體的生命中提取、轉化出來的,《華德福學校的精神》第四、五章對此著墨甚多。透過二十一歲之後的持續自我發展,之前用來建構有機體的力量之中可以轉化出超感官認知的能力,也讓成年人和教育者更認識成長中人類的本質,而能更恰當地在學校教育的階段裡陪伴成長中的人。
「社會教育生活」或「社會教育力量」是在成人不間斷地自我成長、開發超感官認知能力之中出現的。「只要我們理解每一個人之中有著奧秘、不可思議的事物,只要我們知道每個人在其潛意識和超意識之中可以超越他們自己,那麼在人際互動之中就已經有了社會教育的動能…… 簡言之,社會教育的力量由靈性認知而來,不只為了兒童教育,也為了全體人類生命的發展」(p.176)。
「若真正的靈性成長深植於人類心魂之中,那麼除了出於外在需求而建立起來的關係,人與人之間在未來也會發展出親近而神秘的連結……建立起人與人之間靈—心的連結」(p.138-139)。此種「人與人之間靈—心的連結」正是所謂的「社會性」。由此可知,華德福教育在談的「社會性」不同於所謂的「群育」,不是要規訓符合社會常模的行為,或是發展可以在組織中互動、共事的社會化能力。前述引文中的「社會思考」是在靈—心層次上流動著的思維,而不是僵固的、以定義和邏輯在操作的那種思維。
從一開始,施泰納就無意把靈性、超感官等事物放置在社會或現代世界之外。他談論人智學、他傳授靈性科學一直是雙腳穩穩地踏在塵世生命裡,也直面著當代的科學思維和政治、社會、經濟情勢。他提出華德福教育是本於時代的需求,也把華德福教育放置在「社會教育」裡的一環。由此出發去學習華德福教育,便不會被侷限在課綱、教學手法、課室管理等細節,「對未來的教師來說,真正重要的是透過師資培育,他們能夠觀看、研究成長中的人,重要的是他們取得了能力,讓他們能夠透澈、真實地認識人類」(p.127)。
值得提醒的是,要發展前述的「社會性」,或是要讓「社會教育生活」、「社會教育力量」出現,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成年人要開發靈性(超感官)的能力,不免遭到嘲弄、訕笑,「這樣的自我成長無法實現是因為現代的智識生活阻擋、不讓它們延續」(p.153)。
有心實踐華德福教育或追求自我成長的人們,必不可忽視這條道途的困難:「我從不認為每一個人可以不費力氣就發展出更高的靈性力量……這樣的證悟首先需要某種內在勇氣與大無畏的進取心,人類的意志、人類的理智、所有人類的心魂力量都必須開展到超越一般程度的境地……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日常應用到的能力都必須琢磨到最細緻的程度」(p.173)。
因為如此不易,所以我們需要一整個社群來共同實踐,在《華德福學校的精神》第五章末尾,施泰納提到三元社會有機體,「它來自一個新的靈性方向」(p.178)。在此,我們看到兒童教育、成人自我成長、社會生活、社群力量結合在一起,這是一個值得追尋和實踐的方向。
如果我們能夠在成年之後重新學習一個新的技能、發展新的興趣、持續追求自己的熱情與理想所引導的方向,我們必定會經歷像孩子學習時所遇到的困難。無論是藝術鍛練、農耕、外語、運動、靈修、冥想等,成年人在自我發展的道路上所展現的共同作為就是「社會教育」,這樣的身教是一種典範的力量,無形中牽引、形塑著孩子的成長。成人在社群生活中的相互對待是否出於深刻的理解和包容、是否表裡一致並朝向崇高的理想與目標,這些也都帶來不同的社會力量品質。這是為什麼施泰納在談華德福學校時要花那麼多篇幅介紹社會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