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脩平
施泰納關於蜜蜂的八個演講中的第四講提到「健康的社會條件」,這真是一個很深刻的議題,而且是施泰納認為現代人很需要學習的領域,這個時代需要人類有意識的作為才能療癒這個世界。在第四講裡沒有進一步探討什麼是「健康的社會條件」,但他從養蜂工作裡提到「出於每個人的意願而工作,不以利潤動機出發」,我想補充這句話與健康社會有什麼關係。
首先,意願(Will)有時翻譯成「意志」,但這個詞在人智學裡的特殊意義值得我們再思。它不只是中文語意裡的意願,類似「想要」的意思;也不只是中文的意志一詞所隱含的「毅力」或「堅定」的意思。前者(也就是「想要」)的問題是太容易受到人的感受和情緒的影響,只是反應了個人好惡,而不是環境的需求,那與「恣意妄為」只有一線之隔。人類可以向蜜蜂學習之處在於:蜜蜂是配合環境、回應環境需要的一種存在,而愛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質地?所以不是「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是「在他人的需求上看見自己的責任」,換作是成人對孩子的愛,若是恣意的愛就會變成寵溺。人智學的靈性鍛鍊要我們對待自己的情感也能客觀清明,所以不會是受情緒擺佈的那種「想要」。後者(也就是「堅毅」)的問題是如果方向是錯的,太有意志力反而會太快達到錯誤的終點。施泰納曾說,如果某個衝動是不可取的,那麼一個人沒有意志力將之付諸實行反而是好的。
施泰納說的意願或意志像是一種動機、期盼、決心,現代心理學會說是一種內在的衝力或驅動力,而人智學的看待是會去問這樣的動力是怎麼來到我心中的?受外在條件的驅使嗎?更多利潤、受人喜愛、掌握權力等等?還是冥冥中若有所感、似乎來自更高層世界的呼喚、又或是此生注定或前世帶來?這樣的意願或意志通常導向宏大的理想,但我們不必因此而卻步,因為那樣的「事業」在這一世本來就只能起個頭,真正的工作是在我們離開此世進入靈性世界後,會繼續在相同的道路上努力。我們今生的工作只是把這個種子帶入死後的靈性世界,從靈性高層發出的力量來協助這個世界在此事上的推進。因此這樣宏大的理想也必然是朝向未來的,只要方向對了,成就不必然在今生。
所以「出於每個人的意願而工作」可以是維生工作,但它同時也可以包含遠大的理想,兩者是可能結合的。再微不足道的小螺絲釘一般的工作,因為一個人懷抱心念的不同,可能就有不同的意義!那麼,懷抱宏大願景的人在這個世界還是需要穿衣吃飯,物質需求是少不了的,不論是不是用錢去取得,「不以利潤動機出發」聽起來太超塵絕俗了嗎?
施泰納反對現代經濟學中的「工資」概念,因為人類的勞動力、創造力、奉獻和付出的情感是不能當成像貨品一樣買賣的,就像蜂蜜一樣,是珍貴的只能當作禮物來送的。「工資」概念無論是論件、計時、月薪、分紅、抽成等不同計算方式,說到底都是資本家在購買勞動者的時間、產能、創意(例如知識工作者)等,這樣是貶低人性或非人性的。所以對工作者的給付要像CSA(社群支持農業)裡頭那種對農夫的「支持」。 老闆需要員工的時間、產能、創意,員工也願意在同樣的事情上協力(道相同而互為謀),那麼老闆便要支持員工在物質生活方面的需求,讓他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工作。工資於是從「買賣交易」轉為「相互支持」,工作的產出也從「受迫的義務」轉化為「承擔責任的愛」。各位可以比較一下自己在職場上的工作以及在家庭裡的育兒和家務工作,在感受上、心態上、出發點方面有什麼不同,就比較能體會施泰納在說什麼。
所以三元社會裡的經濟領域是在談博愛的,不是談產能利用率、利潤最大化、技術突破等等現代經濟學關懷的議題。這樣的理想並不超塵絕俗,金錢仍然可以存在,作為交換的媒介或計價的單位,每個人也都可以得到支持物質生活所需要的金錢。金錢不是罪惡,重點是我們怎麼看待和我們一起工作的人!
最後,施泰納在蜜蜂演講裡也談到我們目前沒有辦法停止人工育王,也不可能再回到過去的養蜂經濟模式(只送不賣)。人智學的實踐道路不是要「返古」,不是回到過去看似淳樸的經濟模式就可以杜絕所有的惡。世界與人類的演化已進入不同的階段,所以沒有辦法回到過去,硬要套用過去的做法反而是搬來一塊障礙前進的絆腳石。所以,過去的模式已不適用,而朝向未來的道路要我們自己去找出來,在BD農法是這樣,在教育、三元社會的實踐也都是。夾在朝向未來但似乎很難達到的理想和回不去的過去之間,就是我們在現世生命中的掙扎。處於混沌之中的不舒服感受不能稀釋了我們對方向和理想的清晰認識。施泰納對第一所華德福學校的教師談到了「妥協」,他用這個詞的意思,我的體會是覺得他在講的不是委屈求全或共體時艱的退讓,或是在不同意見之中搓湯圓式地求取折衷,而是——我知道理想在那裡,但我也接納現狀,並知道理想無法一步到位,我只能務實地做我現在能付出的工作。
總的來說,健康的社會或是說三元社會的理想是每個人觀照到整體的需求,思考自己可以付出什麼。相較於蜜蜂,牠們不思考,牠們「本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各司其職,但人類能夠思考和感受,要運用這樣的人類能力協助意志去找出自己要做的工作是什麼,並讓他人也能如此自由地選擇自己願意付出的領域,沒有強迫。而在物質資源的分配上就像蜂巢裡的蜜蜂不虞匱乏,每個人需要的金錢或物資也都能得到平衡,這是我們在認識蜜蜂時可以得到關於健康社會的啟示。
為何歌德館選定養蜂為華德福百年的重點慶祝活動之一?
談到第一所華德福學校,施泰納總不忘提醒這個在教育上的作為是要在三元社會的文化領域中跨出向前的一步。他在教育相關的演講中也多次提及培育「社會性」的重要以及現代文明生活中的「反社會」(anti-social)傾向與特質。到底施泰納心中的「社會性」或理想、健康的社會樣貌是什麼?在蜜蜂演講的第四章裡為何多次提到健康的社會?人類從蜜蜂身上可以得到什麼啟示?這些都值得我們再一次思索、玩味。
「當每個人的靈魂映照出社群整體的樣貌,而社群活出每個人靈魂的力量時,健康的社群就已形成。」這首施泰納的短詩是不是在蜂群中可以見證得比在人類社會裡還要清楚?我們很容易把一窩蜜蜂看成一個整體,牠們工作的協調性、朝向同一個目標、相互補位等,蜂巢裡的運作就像一個有智慧的有機組織。在人類的團體裡,小至家庭、學校、企業,大至社區、國家、地球村,「社會性」是蜜蜂帶給我們的多樣禮物之中很重要的一個!
首先,意願(Will)有時翻譯成「意志」,但這個詞在人智學裡的特殊意義值得我們再思。它不只是中文語意裡的意願,類似「想要」的意思;也不只是中文的意志一詞所隱含的「毅力」或「堅定」的意思。前者(也就是「想要」)的問題是太容易受到人的感受和情緒的影響,只是反應了個人好惡,而不是環境的需求,那與「恣意妄為」只有一線之隔。人類可以向蜜蜂學習之處在於:蜜蜂是配合環境、回應環境需要的一種存在,而愛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質地?所以不是「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是「在他人的需求上看見自己的責任」,換作是成人對孩子的愛,若是恣意的愛就會變成寵溺。人智學的靈性鍛鍊要我們對待自己的情感也能客觀清明,所以不會是受情緒擺佈的那種「想要」。後者(也就是「堅毅」)的問題是如果方向是錯的,太有意志力反而會太快達到錯誤的終點。施泰納曾說,如果某個衝動是不可取的,那麼一個人沒有意志力將之付諸實行反而是好的。
施泰納說的意願或意志像是一種動機、期盼、決心,現代心理學會說是一種內在的衝力或驅動力,而人智學的看待是會去問這樣的動力是怎麼來到我心中的?受外在條件的驅使嗎?更多利潤、受人喜愛、掌握權力等等?還是冥冥中若有所感、似乎來自更高層世界的呼喚、又或是此生注定或前世帶來?這樣的意願或意志通常導向宏大的理想,但我們不必因此而卻步,因為那樣的「事業」在這一世本來就只能起個頭,真正的工作是在我們離開此世進入靈性世界後,會繼續在相同的道路上努力。我們今生的工作只是把這個種子帶入死後的靈性世界,從靈性高層發出的力量來協助這個世界在此事上的推進。因此這樣宏大的理想也必然是朝向未來的,只要方向對了,成就不必然在今生。
所以「出於每個人的意願而工作」可以是維生工作,但它同時也可以包含遠大的理想,兩者是可能結合的。再微不足道的小螺絲釘一般的工作,因為一個人懷抱心念的不同,可能就有不同的意義!那麼,懷抱宏大願景的人在這個世界還是需要穿衣吃飯,物質需求是少不了的,不論是不是用錢去取得,「不以利潤動機出發」聽起來太超塵絕俗了嗎?
施泰納反對現代經濟學中的「工資」概念,因為人類的勞動力、創造力、奉獻和付出的情感是不能當成像貨品一樣買賣的,就像蜂蜜一樣,是珍貴的只能當作禮物來送的。「工資」概念無論是論件、計時、月薪、分紅、抽成等不同計算方式,說到底都是資本家在購買勞動者的時間、產能、創意(例如知識工作者)等,這樣是貶低人性或非人性的。所以對工作者的給付要像CSA(社群支持農業)裡頭那種對農夫的「支持」。 老闆需要員工的時間、產能、創意,員工也願意在同樣的事情上協力(道相同而互為謀),那麼老闆便要支持員工在物質生活方面的需求,讓他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工作。工資於是從「買賣交易」轉為「相互支持」,工作的產出也從「受迫的義務」轉化為「承擔責任的愛」。各位可以比較一下自己在職場上的工作以及在家庭裡的育兒和家務工作,在感受上、心態上、出發點方面有什麼不同,就比較能體會施泰納在說什麼。
所以三元社會裡的經濟領域是在談博愛的,不是談產能利用率、利潤最大化、技術突破等等現代經濟學關懷的議題。這樣的理想並不超塵絕俗,金錢仍然可以存在,作為交換的媒介或計價的單位,每個人也都可以得到支持物質生活所需要的金錢。金錢不是罪惡,重點是我們怎麼看待和我們一起工作的人!
最後,施泰納在蜜蜂演講裡也談到我們目前沒有辦法停止人工育王,也不可能再回到過去的養蜂經濟模式(只送不賣)。人智學的實踐道路不是要「返古」,不是回到過去看似淳樸的經濟模式就可以杜絕所有的惡。世界與人類的演化已進入不同的階段,所以沒有辦法回到過去,硬要套用過去的做法反而是搬來一塊障礙前進的絆腳石。所以,過去的模式已不適用,而朝向未來的道路要我們自己去找出來,在BD農法是這樣,在教育、三元社會的實踐也都是。夾在朝向未來但似乎很難達到的理想和回不去的過去之間,就是我們在現世生命中的掙扎。處於混沌之中的不舒服感受不能稀釋了我們對方向和理想的清晰認識。施泰納對第一所華德福學校的教師談到了「妥協」,他用這個詞的意思,我的體會是覺得他在講的不是委屈求全或共體時艱的退讓,或是在不同意見之中搓湯圓式地求取折衷,而是——我知道理想在那裡,但我也接納現狀,並知道理想無法一步到位,我只能務實地做我現在能付出的工作。
總的來說,健康的社會或是說三元社會的理想是每個人觀照到整體的需求,思考自己可以付出什麼。相較於蜜蜂,牠們不思考,牠們「本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各司其職,但人類能夠思考和感受,要運用這樣的人類能力協助意志去找出自己要做的工作是什麼,並讓他人也能如此自由地選擇自己願意付出的領域,沒有強迫。而在物質資源的分配上就像蜂巢裡的蜜蜂不虞匱乏,每個人需要的金錢或物資也都能得到平衡,這是我們在認識蜜蜂時可以得到關於健康社會的啟示。
為何歌德館選定養蜂為華德福百年的重點慶祝活動之一?
談到第一所華德福學校,施泰納總不忘提醒這個在教育上的作為是要在三元社會的文化領域中跨出向前的一步。他在教育相關的演講中也多次提及培育「社會性」的重要以及現代文明生活中的「反社會」(anti-social)傾向與特質。到底施泰納心中的「社會性」或理想、健康的社會樣貌是什麼?在蜜蜂演講的第四章裡為何多次提到健康的社會?人類從蜜蜂身上可以得到什麼啟示?這些都值得我們再一次思索、玩味。
「當每個人的靈魂映照出社群整體的樣貌,而社群活出每個人靈魂的力量時,健康的社群就已形成。」這首施泰納的短詩是不是在蜂群中可以見證得比在人類社會裡還要清楚?我們很容易把一窩蜜蜂看成一個整體,牠們工作的協調性、朝向同一個目標、相互補位等,蜂巢裡的運作就像一個有智慧的有機組織。在人類的團體裡,小至家庭、學校、企業,大至社區、國家、地球村,「社會性」是蜜蜂帶給我們的多樣禮物之中很重要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