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脩平
圖:埃及SEKEM農場的夜間指路燈(攝影/陳脩平)
人智學把「心」的力量或功能或面向分為三個:思考、感受、意志。這是一般人在日常經驗中都能區辨出來的。
思考是針對事物(外境),想要探明、釐清的一股力量與作為。人們會預設思考的對象有其法則或在表面現象背後有內隱本質,並想以思考之力去穿透,去知曉那法則或本質。透過思考所掌握到的內容,稱之為概念或觀念。思考是三者中最可能清晰、客觀、符合現實並在人際間傳遞與溝通的。
感受是三者中最個人性的,意思是帶著個體的印記,包含一個人的氣質、個性、過往(甚至前世)經歷、獨特品味等。梳理感受是自我認識的重要一步。在此,除了覺察以外,還是要用上思考的力量,去探詢我為何有此感受、這感受要告訴我什麼,如此才能走上自知之道。因此,以感受為引,仍要由思考領頭前行,才能走向認識途徑。
感受和思考一樣,若我不說,別人不會知道我的所思所感。因為是「心」的功能,故二者自然有此內在或隱密的特質。但我們隨時可以決定要和別人分享所思所感,以語言文字表達時,便已運用到思考的功能,在字詞、敍述脈絡、語氣氛圍等的選擇中,絲絲縷縷都是思考的作為。這是為何前面提到思考是三者中最能在人際間傳遞和連結的。
意志是三者中最深藏,也因此是最奧秘的。意志是一股動力、想要做什麼的衝動,包含身體內部的運作(腺體分泌、器官蠕動、液體循環等「動作」)都是意志的一部份。相較於思考和感受,我們最不容易明白的就是為什麼自己說了某句話或做了某件事,因此意志在我們「心」之生命(或意識)的最深處。
意志最隱匿深奧,也最無所不在,因此它也在思考裡。如果是主動、活躍、自我引導的思考,而不是記憶、複誦、按表操課的思考,那麼意志必然在其中作用,因為那種思考就是一連串的「動作」,每一步思路都是清晰的自我作為。在最純粹精實的思考裡也會發現最火熱濃烈的意志。
《自由的哲學》第二章P26「一旦意識照亮了我們,我們在自己和世界之間就建起這樣的分隔之牆。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喪失這樣的情感:我們還屬於這個世界,有這樣一條將我們與世界連結在一起的紐帶,我們不是一個外在於宇宙的、而是內在於宇宙的存在。」
這種合一連結感予人安定、舒適、穩妥的感受,這是符合人類天性的,因為我們出生前和死亡後,就是在合一連結的靈性世界裡(《奧密科學大綱》有一個很棒的表達是「在高層存有的子宮中」),我們懷念那種如母體般的氛圍。但與前述認識自我的鍛練一樣,這種感受只是一個「引子」,接下來還是要由思考「帶領」,才能找回或走回那條合一的道路,若只停留在感受,就只能走到半途。
這種連結合一也在意志裡,就是第二章一開頭P25所說的,「我們似乎生來就處於不滿足的狀態。我們對認知的渴求是這種不滿足狀態的一個絕無僅有的特殊事例」。嬰幼兒清醒時對環境的好奇與探索,表達出這種天生的不滿足及求知欲。因為覺得「世界」和「我」應該是一,所以想要把世界拉近到像我和自己那麼靠近,這就是對認知的渴望。
第二章結尾P33回應了這種渴望,「只有當我們在自己內在認識到自然時,我們才能找到我們外在的自然。自然在我們自身之內的同一之物將成為我們的引導者」。從嬰幼兒對世界的探索開始,我們對認知的渴望要走到尋得那「同一之物」才會得到滿足。
那「同一之物」不是感受也不是意志,前者沾染個人色彩,後者已內捲深藏在人類之中。《自由的哲學》將一步步揭曉,那同一之物正是思考——人與自然、世界及宇宙靈性之間的橋樑。
啟動這種生動、積極、充滿意識的思考,需要付出強大的意志能量,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習慣的,因此需要鍛練,否則我們很容易停留在最切近自己、帶有個人印記也最容易掌握的感受領域裡,這是《自由的哲學》帶給我們的最大提醒,也是最大禮物。
第六章P114「一個真正的個體將會成為那樣一種人,它通過其情感達到最大範圍上的觀念之物的區域」,這句話表達了:以感受為引,但要讓思考帶領我們到達發展的最外緣。
第八章P142「對於這樣的一元論者來說,情感是一種不完全的現實之物」。第八章P147「如果一個人轉向投身於本質化的思想,那麼他在此之中找到的不僅有情感還有意志,它們也在其現實的深處;如果一個人離開思想,僅僅趨向『單純的』感情和意願,那麼他就會從中喪失真正的現實性」。
面對成長中的人,教育者以成人的高度和思考的清明去培育孩童及青少年的感受生命,因為那是他們未來獨自走向靈性發展之道的引路指標。面對成人的自我成長,我們要更加重視思考的鍛練,才能走到發展可能的最大範圍。特別是現代世界的混沌和多元,在在沖刷激盪著人們的感受和在無明中的意志,我們若只以感受去回應和覺察世界,就可惜了今生有緣遇見人智學的命運安排。
註:本文引言及頁數取自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出版之《自由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