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脩平
從「全觀」的角度看待教育,從家庭教育開始,到正式的學校教育、自我教育、社會教育等,不外乎就是一個人如何養成的過程,也是終其一生持續不斷的學習過程。
施泰納在創辦華德福教育之前的十多年,早在一九0六年就提出:「人並不是不需要環境就能成長的;人並不是只為了自己存在。人只能在被宇宙裡的其他存有環繞之下,才能興盛並發展。」
社群和社會的基礎意義即在於此:一個相互聯繫的團體,在彼此陪伴之下,支持每一個人的成長。我們就是每一個人的環境。
莉莎•羅美洛老師在《以靈性指引社群建造——療癒科技帶來的衝擊》寫到:「人們共通的思維就是我們的社群教育」。因此,要建造、形塑或凝聚社群,要從思考活動開始發展。而且要強調的是思考能力,而不是思考內容。這也是成人自我教育的重點。
這本書從十二感官、七個生命歷程、八正道等三個角度切入,去談什麼是以靈性引導社群建造。這三個角度剛好可以對應到人類發展的三個階段。以下提到的年齡只供大略參考,而且並不是時間過了就不必再發個某個面向。人是持續不斷的成長和交互作用,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認知(運用思考能力)這三個面向所培育的能力,如何在人類生命中作用。
以下簡介作者在書中對這三個面向提出的精闢洞見。
十二感官是面向世界的通道,一個人透過感官取得對世界的覺察。從依附於物質身的基礎感官,到高階的思考覺、語言覺、他我覺等,十二感官奠定了我們與世界之關係的基礎,如果感官受損或發展不足或不平衡,此人所覺知到的世界就是不完整的。
出生到十四歲之間要特別照料十二感官。幼童(學齡前)在家庭或幼兒園裡,從玩耍和實際生活中,學習運用自己的感官,從中建立起「學習的基礎」,使孩子能進入正式學習的環境。小學階段的重點是「學習如何學習」,在成人的陪伴與引導之下,經驗完整的學習過程。中學階段仍需豐富而多樣化的體驗,不需太早定型或專業化,才能全面地發展感官能力。
七個生命歷程進一步處理感官所取得的經驗與覺察,十二感官就好比在尋找或取得食物,然後以七個生命歷程去咀嚼、消化、代謝食物,另外還有排泄、繁衍、生長與維持等生命歷程,如此去打造一個人的身心靈整體。
七到二十一歲是現代人主要的就學期間,在這段成長的時光裡,七個生命歷程在身體上作用,而與之相應的七個學習歷程也持續在充實兒童和青少年心與靈。從「學習如何學習」到成為「獨立學習者」是很大的一個跳躍,後者是高中階段的發展重點,也為成年期的持續自我發展奠基。獨立學習不僅關乎智識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求知與探索的意志、對自我與世界的感受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八正道與「高我」的發展有關,一個人不再只攀附感官印象,而也開始探察超越感官的領域,但並不因此與日常生活失去連結。作者寫到:「有許多書從個人成長的角度去談八正道的本質。這必須明確與以下的應用做出區別:更高等的『吾』以八正道去投入和參與在日常生活中,使得心魂能夠與流向世界的靈性動能對話」。
成年後的自我教育,一個人要從生命和世界(包含他人)學習,為了連通更高層認知的源頭,我們需要「再次找回整體健全的能力」,這就是八正道的「正」——不偏不倚、通透全觀。莉莎老師在此透過個人的直接經驗與洞察,詳細描述更高層認知能力的養成做法。
在貫穿一生的所有發展階段裡,從幼童、青少年到青年、中年、老年,「社群」都持續提供教育和學習的機會給我們。個人在與社群的互動中,也有機會成為貢獻者和形塑者。從教育的觀點看待社群建造,個人與社群是互為表裡、不可或缺的——社群造就個人,個人也完成社群。 莉莎老師在書裡寫道:「只要有七個人以同樣此種方式對待自己的內在任務,並且有意識地聚集在一起,彼此聯繫,而他們處在同一個外在的社群結構下……那麼這樣的小團體就可能打開一條通道,朝向更高層次的、進步的靈性力量,讓這些力量作用在他們之中,並影響其所屬社群的生命領域。」
最後以施泰納在一九0八年的一段話作為結尾:「人們越分裂,崇高的靈性就越少會降臨在人間。越多的聚集、連結形成,而且有越多人對於社群的感覺,是帶著完全自由的概念時,就會有越多尊貴的存有降臨人間,而地球就會越快被靈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