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脩平
圖/取自網路,特此誌謝
閒坐或靜心時可以試試,入眼或入耳的感官印象,您能維持多久在心中不對它「指名道姓」,就像從不認識這樣事物或從未有過的經驗一樣,單純停留在感官覺察裡,而不去分辨、思維、判斷呢?
施泰納說「觀察與思考是人類認知的兩個出發點」。日常生活中,這兩個活動交溶在一起,就像正常情況下,身心靈也是結合成一個整體。因此,從感官印象輸入到我們的意識裡浮出「這是什麼」的判斷之間,真的只有連眨眼都不及的瞬間。
第一章談有意識的人類行為,第二章是對認知的基本渴求,第三章一開始把人的認知活動區分成觀察和思考這兩步驟。人總是會在觀察之後「想要」思考、「想要」知道,單純的感知無法滿足我們,只有在我們覺得自己確實掌握了「那是什麼」,對認知的渴求才會平息。
感知來自外在於我們的物件,感官經驗是被賦予的,在此,施泰納提出兩個不同的問題:一、對外在、獨立於我們的那些事物,我們持續想要找到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的連結;二、這種認知活動是真正出於我的作為(自由),還是出於某種無法變更的規定而使我那麼做(必然性)。第三章探討第一個問題,先弄清楚思考活動(找到概念及概念之間的連結)有何特質。
以下簡述施泰納在第三章裡談到思考的特性,建議仍要閱讀書中的原文,這裡做的條列式整理會失去很多血肉脈絡,而只剩下骨幹,我盡量依照原文的思路去整理。(注意:請把此處的「思考」當成動詞!)
首先,感官印象由外界輸入,外界物件是要先存在的,然後被我們觀察,之後再以思考從觀察中提煉出概念。但是若要了解思考,我們首先要先去「做」思考這件事,若我們不去想,思考不會像外物一樣預先存在,所以我們要先思考,然後才能觀察思考,之後才能認識思考到底是什麼。
這是思考的第一個特性,它必然是我們自己的作為,是我們創造的產物。因此,這也意味著我們不可能觀察當下的思考,必須在想過之後,才能回去追溯(觀察)我剛才想了什麼、怎麼想的。
其次,要了解思考的特質,可以比較它與感受有何不同。專注的思考是指向外物(被思考的對象),而感受需要細察自身。思考所找到的概念是屬物的,而感受所得到的感受是屬己的,意思是,當我說「這是玫瑰」,這個關於玫瑰的概念並不涉及我自己,而當我說「玫瑰使我愉悅」,這個感受透露出我是個怎樣的人。
真正的思考是全神貫注在思索的主題或對象上的,思考者甚至忘了自己在思考,而完全沉浸在思考的內容裡。在這個意義上,容我做一點延伸,思考可以說是無私的。人的專注是一種能量,關注的力量就是自我的核心,自我其實沒有其他的力量可資運用,關注在哪裡,愛就在哪裡。愛和思考一樣都是無私的。
第三,觀察思考與觀察其他任何物件的流程是一樣的,只不過我們在日常意識中幾乎不會去觀察思考。各位可以做一點自我觀察,就會發現這我們順著「感知-->思考-->判斷-->行動」的流程,一件一件完成生活中的工作,於是我們幾乎不認識思考。
施泰納說,思考是在日常的心智活動中不被觀察的一項元素。但思考又這麼重要,我們人生的方向、甚至人生的意義都依賴思考去找出來,不是嗎?因此,《自由的哲學》及其中的鍛練真的是人智學給世人的一份大禮!
第四,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意思是:從我在思考這一點上就能推導出我的存在。這和施泰納說的相同:我在思考中確立自己作為主體,被思考的對象為客體;即便是主與客的概念,也是在思考中被掌握的。
前述提及思考是日常心智活動中不被觀察的元素,但我們又一直運用思考在認識世界。因此,只有當我們開始去觀察思考進而認識思考(思考我的思維),我才能取得一個認識世界的穩固點,那個點就是笛卡兒說的「我思」與施泰納說的「在思想中我們抓住了世界事件的一角」。
各位是否會覺得現代世界資訊超載,有太多的不確定和懷疑感,不知道什麼才是可信的?我自己的感受可靠嗎?專家的說法可以仰賴嗎?我的思維呢?我想的對嗎?
人生不能一直在懷疑憂思中掙扎,那會削弱我們的力量。要找到人生抉擇的依據,我們需要穩定的支撐,需要信念和真確的認知,因此一切要從認識思考、磨練思考開始。
關於「我想的對嗎?」人智學高度重視常識和邏輯,外在世界的法則以及常識和邏輯,就足以幫助我們在人生中判斷自己的見解是否合適於當下的情境。至於思考本身對或錯,施泰納說,「思考是一個事實,對於事實去談論其對錯,是無意義的。我們頂多可以懷疑,思考有沒有正確地運用。」
當思考被正確運用時,我們會在被思考的對象中連結到一個恰當的概念,那個概念不是我們附加上去的,是屬於那個對象的一部份,就像香味屬於一朵玫瑰花那樣。
正確的思考及概念帶領我們進入清明和客觀。這需要「我」全然臨在。有一些近似的狀況,我們感受到一些模糊的念頭,或是一些想法不知從哪裡飄來,以夢一般的方式出現,這樣的狀態或活動是「具有思維圖像」,但不是「透過思考生成思維」,施泰納在一九一八年新版附錄裡特別要我們區分此二者。真正的思考是絕對清醒的。
閱讀段落: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