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脩平
市面上這麼多談青春期教養的書籍,為什麼還需要再多一本?五十年華德福教育資歷的作者寫出來的會有什麼不同?在這麼競爭、講求實效的世界裡,還在談什麼「生命之火」,是否太夢幻了?
各位知道「兒童」和「青少年」都不是自然天生的概念,而是文化和社會發展下的產物嗎?
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在《童年的消逝》裡談「童年」是一個被發明出來的概念,印刷術普及之前,兒童與成人之間靠口語傳播,彼此分享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類並沒有「童年」;印刷術普及之後,文字成為主導,成人掌握著文字和知識的世界,兒童與成人之間出現了一道文化鴻溝,「童年」誕生了。
關於「青少年」的概念則更晚近了。在十五、六歲就成家的年代裡,其實沒有什麼青春期的概念,性成熟就是開始繁衍下一代的開始。當現代社會對一個「成年人」有更多期待,而教育和養成所需的時間變長,一個人要在更成熟的年紀才投入職業生涯、加入社群成為有貢獻的一員,此時,才出現一段稱之為「青春期」還有接下來「青少年期」的階段。
因此,一個人如何度過這個階段、身旁的人如何陪伴青春期和青少年、社會大環境對這段期間有著怎樣的影響,這些都是在很近期的歷史裡才出現的課題,而在這一百年間隨著劇烈的社會變遷,在這個領域也有許多觀念和典範的轉換。
青春期和青少年階段是童年的結束,邁向成年的預備,但這段歲月並不只是跳板或過渡,也不是青黃不接、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既非兒童也非成人)的尷尬。這段期間裡有許多重要的生理、心理發展的里程碑,現代社會的各種力量也更加深入影響這段年紀裡的人,例如消費主義、情色文化、無遠弗屆的網路資訊等。
這些外來的力量加上青少年本身的不穩定,加劇了這段期間裡生命的動盪,陪伴青少年的人不可不認識這些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而認識過後又有什麼對策去因應呢?不是一味地保護孩子,也不是放手讓這些內外的力量沖刷他們的身心,我們有什麼方法讓這段生命豐富、深刻、多彩,而不是平淡無味地度過、甚至留下未來需要平復的傷痕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為什麼要關注青春期到青少年這個階段的教養和教育,因為:
第一,這是一個新的議題和現象,世界變化太快,我們成長的年代無論是二十、三十或四十年前,都已不是現在的孩子面對的狀況了,成人需要重新學習;
第二,這個階段的人處於內外夾攻的情況,內有生理、心理、大腦發展的巨大變化,外有消費主義、情色文化、升學競爭、網路資訊泛濫的各種逼迫。
青少年還「未」成年,不像我們能夠妥善處理與平衡這些內外的壓力,其實許多成年人也駕馭不了這些力量,所以我們要自我成長,鍛練出新的能力,讓自己比青少年更有穿透和承擔的能力,看清楚時代的挑戰,比他們早先一步踏上內在發展的旅程,才能帶領或陪伴他們長出恰當的內在力量。
其次,我們要知道如何看待青春期到青少年這個階段。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因此沒有一體適用的教養方式,我們只能學習如何觀察,找到自己的視角,再慢慢摸索適合眼前孩子的陪伴方式。
Ben老師在《華德福學校的精神》共讀會裡,提到更高層意識的三項特質,我們也可以用這三個特質來觀看青春期到青少年階段的生命發展:
一、變換視角:
幼童的思維處於天然流動的狀態,在他們的想像裡,天上的白雲可以是小狗、獅子或是汽車、米老鼠,沒有任何概念是固定下來的,他們還很柔軟、易感,因而有很強的模仿能力。而觀察成年人,有那麼多固化的想法,年紀越大越自以為是,封死許多的可能性,固執地抓住一些概念。好處是成人可以用這些明確的概念去做理性的思考運作,但缺點是這些概念是不流動、無法變化的。
青春期和青少年介於童年和成年之間,也就是從柔軟到僵硬、從流動到固著的過程中。他們仍然有敏銳易感的心,也開始嚮往理性清晰的思考。他們的確需要去磨練理智的思維,但如果人類要有什麼進步,我們要讓他們在發展理智的過程中,保留下比我們這一代更多一點的彈性和靈活,那也就是生命力。
為什麼理解青少年這麼不容易?為什麼和青少年吵架,成人若不搬出權威來壓就一定會輸?因為他們比我們更頻繁靈活地切換視角,他們有不同面貌,我們只有單一可能。
所以要貼近青少年的心,我們自己也要變得更加流動、活潑,不一定要和他們一起練肖話,很會說那些流行語、火星話,或是一起打game,只要我們內在是有空間、願意調整的,不是只認為自己永遠都對,真的去聆聽他們的心聲,他們會感覺到這個誠意,而願意對我們開放。這是成年人內在鍛練的一部份。
人類生命裡的形變有許多可能,施泰納最常講的是思考、情感、意志之間的關係,在《人的普遍智識》裡,他說,童年時期有過好好禱告經驗的人,到了成熟年紀時才有給出祝福的能力。祈禱的心境和祝福的能力彼此也是形變的關係。
青春期和青少年介於童年和成年之間,也就是從柔軟到僵硬、從流動到固著的過程中。他們仍然有敏銳易感的心,也開始嚮往理性清晰的思考。他們的確需要去磨練理智的思維,但如果人類要有什麼進步,我們要讓他們在發展理智的過程中,保留下比我們這一代更多一點的彈性和靈活,那也就是生命力。
為什麼理解青少年這麼不容易?為什麼和青少年吵架,成人若不搬出權威來壓就一定會輸?因為他們比我們更頻繁靈活地切換視角,他們有不同面貌,我們只有單一可能。
所以要貼近青少年的心,我們自己也要變得更加流動、活潑,不一定要和他們一起練肖話,很會說那些流行語、火星話,或是一起打game,只要我們內在是有空間、願意調整的,不是只認為自己永遠都對,真的去聆聽他們的心聲,他們會感覺到這個誠意,而願意對我們開放。這是成年人內在鍛練的一部份。
二、一切都是形變
歌德在大自然(特別是植物觀察)裡發現了形變原則,Ben老師強調這是科學的,任何人都可以去觀察並確認這個形變現象或原則。施泰納是研究歌德的專家,他在歌德的自然研究中找到呼應,領悟到人類生命也有形變現象,人類有一部份是大自然的產物,有相同的特質自是不足為奇。人類生命裡的形變有許多可能,施泰納最常講的是思考、情感、意志之間的關係,在《人的普遍智識》裡,他說,童年時期有過好好禱告經驗的人,到了成熟年紀時才有給出祝福的能力。祈禱的心境和祝福的能力彼此也是形變的關係。
生命的第一年,由完全仰賴他人進展到可以直立走路,發展的是意志(願力),第二年,開始透過說話能力與周遭的世界連結,發展的是情感,第三年,開始意識到「我」,我有我不要和我要的東西,這是思考力量的萌芽。
生命的第一個七年發展意志,第二個七年著墨於情感,第三個七年(也就是15-21歲的青少年階段)磨練思考,發展次第剛好呼應生命頭三年,詳細內容在此不述,這就是華德福教育的精華所在,可以參考《華德福學校的精神》一書。
再放大來看,出生到21歲(自我誕生)預備身—意志,22-42歲發展心—情感,43-63歲發展靈—思考,63歲之後的成熟階段,一個人可以越過個人或近身的層次,去關懷全人類、全地球、未來世代等更大的領域。意志、情感、思考的發展次第在前三年、前三個七年、和以21年為階段的生命經驗中一再的形變。
我們可以在這樣綿密交織、層層套疊的圖像中去體會青少年這個階段呼應著生命早期和晚期的哪些發展。例如15-21歲這個七年階段就像兩、三歲幼兒一樣,有一大堆的「要」與「不要」,但我們不會把兩、三歲孩子的要與不要照單全收,那麼面對青少年呢?
看待生命中的形變還包括意志變化為思考或思考中顯現意志(幼年)、情感脫離意志領域而獲得較為獨立的情感生命(青年—中年)、帶著感受的思考或能夠思考我的感受(中年—老年),這在<人的普遍智識>中有提到的。
三、全觀生命史
把一個事件放在整體的脈絡中去看,叫做全觀,以人智學啟迪而來的探究人類發展歷程的生命史回顧方法叫做全觀生命史。那麼全觀生命史怎麼看待青春期到青少年階段呢?
15-21歲準備迎接自我真正落地、入世,自我不像物質身誕生在物質世界,自我是誕生在意識裡。自我誕生大約在21歲,在那之後,也就是一個人能以自己的意識充份掌握自己的人生。
自我誕生前的準備工作有哪些?15-21歲的人在發展星辰身,星辰身是掌握一個人情緒、感受、思考等內在能力的部份,以植物來比喻,是花朵的部份,是一個人最有獨特性、最有個人特色的那部份,也是在孕育面向未來、可以承載新生命(在植物是種子,在人類是自我的意志)的部份。
所以青少年的情緒起伏大、感受細膩、思考開始變得清晰(有時是尖銳)而理智,他們是在琢磨星辰身這個器官,發展星辰身的能力,這是練習的過程。他們與週遭世界的衝撞是為了要找到自己在世界裡的獨特位置,成年人經常會以為青少年的冒犯是針對個人而對號入座,衝突過後,青少年的情緒很容易就過了,而大人還停留在惱怒或哀傷的感受中,是我們趕不上他們成長的腳步,才會有那麼多的不適應。
22-28歲是自我的襁褓期,就像0-7歲是物質身的嬰兒期一樣,嬰兒要學步學語,新生的自我也需要呵護和一段學習的期間,才能真正獨當一面。自我誕生後的第一個七年也就是一般認為的青年階段,已經是法定的成人年紀,但自我仍很幼嫩,我們常看到這個年紀的人頻繁地轉換工作,在繼續求學、出國、壯遊、就業等許多選擇之間徘徊游走,那是自我嘗試在世界裡定位的現象。可以說一個人真正的「成人」是28歲,「三十而立」的古早智慧呼應著這樣的人類發展歷程。《華德福學校的精神》提供全面而清晰的觀點,了解華德福教育來到現代世界的初衷,《守護生命之火》專注在青春期階段的發展,在現代世界的環境裡,11-14歲是一個危險的斷層,如何避免危險,書裡有清楚的介紹,《生命傳記》是成年人的修練之書,生活經驗現在成為我們的學習來源,成年人的持續自我發展,也才能扮演好青少年的心靈捕手和華德福教師的角色。
不知不覺,我們的出版版圖拼湊出這樣一個這樣美麗的花園,邀請大家一起來共享學習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