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詰敏(Benjamin Cherry)
在這本演講集裡,讀者可以感受到魯道夫•施泰納的情真意切和深刻智慧。這幾次演講在他生平大量的著作中具有十分獨特的地位,因為這些是講於華德福教育初誕生於這個世界的關鍵歲月裡,施泰納以直截了當、懇切深入的方式闡述他心中的想法!這本書收錄的演講記錄,包含最後那篇談論社會改革的專文,刻畫出施泰納的形象——他從不退縮也不避忌談論真理,從未失去對人類理智和內在良善的信任。他相信人性。即使在最黑暗的情況底下,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之後發生在中歐地區的事,他也從來沒有懷疑過這個信念。
英譯者及華德福學校的初代教師赫伯特•韓恩分別在序言和前言裡生動地描述了這些演講發生當時的外在情勢。也透露出在一片無望和拒絕變革的氣氛之中,施泰納為了在人類社會裡注入一股新的動能,他所面對的艱困戰役。施泰納的話語在在點明:若我們不願發展出新的思考方式,特別是針對人類本質的認識,全人類要共同面對的恐怖危機就在眼前,這樣的急迫性,百年後亦然。亞伯特•愛因斯坦也曾說,我們不可能用造成問題的同樣思考方式去解決問題。
在這樣混亂、紛雜、絕望的情境裡,施泰納提出的想法至簡至明,然而要實踐出來卻又如此困難。他的理念是——朝向未來的教育必須完全以孩童、青少年的發展過程為本,我們要在整個人類生命的脈絡下徹底思考此事。
要如何獲得真知灼見,又要如何把智慧轉化為實際的行動,並真正符合兒童的需要,這些當然會是挑戰。這也就是為何教育必須是藝術,它首先是觀察兒童的藝術,當然也是自我觀察的藝術——觀察與兒童工作時候的自已;其次才是「用孩子的語言」把學習內容帶給他們,使學習呼應著他們的認知方式和對世界的經驗。
在每一個成長階段裡,我們辨識並回應孩子在身體和心理方面的開展,在這樣的基礎上,作為教師和家長的我們才能漸次引導他們進入世界。不要以為這樣是在逃避所謂的「現實世界」。孩童的世界並不比大人的更不真實,在理解並尊重兒童發展的親師引導之下,孩子們會順其自然地由夢幻和想像編織成的國度,進入現代生活的務實細節中。國中小階段的教育就是一個巨大的轉化,銜接從幼兒園來的孩子成為高中的青年。這是一個逐步覺醒、啟蒙的過程。
這不代表在華德福教育裡,我們只提供使孩子愉悅、或是他們想要的事物,以此來寵溺他們。恰好相反,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是要超越孩子的好惡,去覺察什麼是他們更深層的呼求及想望。孩子想要學習,我們的責任是滿足他們的需求,讓學習連結著他們的內在發展。施泰納一再強調,中小學老師必須建立權威,孩子在權威引導之下的學習會感到安全、喜悅、有信心。
只有在成長到青少年的階段,這樣的學習方式才需要轉變為發展他們自己個人的判斷。因此,高中的核心任務是讓學生徹底預備好面對生命,而其中最重要的面向之一就是教導他們如何持續由生命中學習。世界各地的華德福畢業生在談到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時都強調,他們所得到的最珍貴禮物是學會如何學習以及如何熱愛學習。
我們或許可以說,施泰納在這些演講裡最想要談的其實是生命本身的價值,由生至死,這趟生命旅程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價值。這也是為什麼他的話語如此充滿力量,那是他對生命和對孩童的愛所帶來的力量,在這些演講發生的那一段時間裡,他也同時進行了給教師的密集研習[1](另外有受邀的訪客及教育部的代表也參與了這些活動)。在課程中,他所談到的對人類的認識既深且廣,連結著靈性、心魂、身體,這些是為了即將展開的浩大工程而預作準備。
想像一下:六場演講,面對不同觀眾,多數講座安排在晚間,在白日滿檔的工作行程之後(施泰納有時也在晚上繼續工作),每一場演講他都帶來宇宙智慧對人類發展以及如何回應人類成長的真實洞見。正是這樣開闊的宇宙特質,使得華德福學校能夠適應全球許多不同文化、地區、社會經濟條件下的在地需求,當然也包含了華語區。也是因為這樣深廣的智慧,鼓舞著家長們和環繞著學校的社群持續去學習。
對華德福老師來說,自我轉化是一個專業的責任,但在這些演講裡,我們也聽到施泰納以同樣的熱切、期待和權威面對家長、公立學校的老師和無分老少的社會大眾,從聽眾的提問和回應,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深深受到施泰納話語的啟發。面對如此廣泛的聽眾對象,他的話語成為號角,響亮清澈地召喚著文化和道德的革新,但是要出自每一個人的自由意志,並結合在共同的作為中。
百年後的今天,脆弱的全球安全體系,危機一觸即發,環境惡化,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威脅著要取代人類的思考、情感、意志,施泰納的號角聲依然迫切地響著,提醒著我們該深刻反省人類到底何去何從。我們身處這個時代裡的人也必須鼓起勇氣去正視身而為人的意義,要如何合作才能共創人類未來的價值。
華語圈裡的每個人都知道一句話,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我們真的如此相信嗎?我們真的願意鼓起意志,在每個人身上看見這份良善,也在自身之中發現它嗎?許多華德福學校所碰上的難題正是因為我們沒有在意志之中看見、發現這份善,並且因此誤解了施泰納,例如當我們在談教師的教學自由時!
他所稱的自由,無論是在教學的情境中或許多其他的情況下,並不是指操控他人的力量,或是不計後果的為所欲為。正好相反,他所指的自由是與責任緊密相連的,如同手心手背一樣的關係。要發展出這樣的自由需要長年的內在鍛練和對他人的深刻尊重。這樣的自由也與道德行動緊密連結,與一個人熱愛自己所採取的行動密切相關,這些在他的著作《自由的哲學》(Die Philosophie der Freiheit)裡有清晰的闡述,這本書原始的英文書名是《靈性活動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Spiritual Activity)。
乍聽或許有些怪異,個人自由的根源在於對他人的真正尊重。只有出於自由,我們才能真正改變自己,並踏上朝向道德責任之路。這是一條長遠、需要一輩子踐行的道路,只有我們自己踏上這條道路,才會理解其他人在這趟修行旅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許多來到華德福教育的人都走在自我發現和自我改造的道路上。經過時間的歷練,我們才會明白阻礙我們的困難大多是自己的頑固習氣使然。
但是我們可以相互幫忙,我們的確必須合作!因為關於人類潛能和人類靈性的圖像會進入我們的意識,主掌著我們的心魂轉化,這同時也是一個社會性的過程。在華德福教育裡也是如此。個人不可能遺世獨居、單獨個別地發展,而與整體人類的生活脫鈎!我們多數的學習是透過他人得到的,包括向孩子學習。對孩子來說,社會互動也是學習的來源,他們在其中成長,並成為更真實、更完全的人。
這樣的理解才能把生命賦予給教育,並使教育超越國界和文化的藩籬。我們學習去感知孩童發展的階段,他們每個人都朝著在道德上更加真實的方向前進,我們學習去認識施泰納的創舉,他提出的教與學的方式尊重並禮敬著人類發展的這些基本歷程。
百年前,在那樣陰鬱、淒慘的時代氛圍裡,施泰納所提出的真理閃閃發光,照射進入我們當今的時代,透過這些話語的力量也可看出人智學(Anthroposophy)是真正務實的。如同本書第四章最後那段詩意的話語,人智學的精髓是靈性不離物質、物質不離靈性。
若只關注物質層面而拒斥更高層世界的存在,我們怎麼能在今日的世界裡務實地生活呢?而若忽略現實、世俗裡的事物,我們要怎麼能發展自身的靈性,使自己變成更完全、更有能力的人呢?同樣的,我們可以問,若孩子在中小學的歲月裡,沒有遇見可以讓他們全心信賴、喜愛的老師,並在他們的權威指引之下學習,孩子要怎麼長大成為道德真誠的人呢?
極端現象中的任何一端都不是完整的。只有在納入另一端之後才會成為真實,而只有在人心之中、在人類的心魂裡,才能讓不同的事物交會、融合。靈性鍛練的影響深入我們物質體的健康,而身體健康又回過頭來強化我們內在發展的能力,一個人內在生命的強健、平衡與涵容對外在世界是有助益的。
古老的中華文化智慧談到人類是大宇宙裡的小宇宙,人智學也作如是觀,但是更加務實和細緻,因為納入了過去六個世紀以來發展出的科學方法,而這增強了人類的意識。人智學的靈性科學並不是站在當代科學的對立面,而是擴充它,使之超越單純物質主義的意識框架。這正是為何我們在人智學裡可以找到如此多與古代文化的呼應,也在現代科學研究裡獲得許多印證,後者已逐漸打破舊有的慣性思維。
所以,講到人智學的根源,它是以靈性科學為基礎的人類學,它探究人類與所有存在之間的關係。就像佛學基本上並不是宗教,而是修行的法門,任何人出於自由意願都可以去練習,以之鍛練自己的心魂,人智學也不是宗教或意識型態。人智學是道路和方法,走上這條道路,一個人可以在科學的程序中去確認、學會、知道,而不是去相信。
施泰納所提出的所有關於兒童發展和世界現象的洞察,都是扎根在思考之中,由此而發展出來有意識的靈性活動,在這樣嚴格精密的過程中結合了對周遭或是人心內在的清晰覺察。這是華德福教育的核心。這是教師必須追求的目標,持續鍛練自己的創造能力,把新的、充滿生命力的概念與對班級學生的觀察結合起來,無時無刻都要做這樣的努力,才能回應學生們個別、十分不同的學習方式。
但這只是整個過程的一半。若只有認知活動,那麼世界會是一個冰冷的所在,而人找不到與世界的連結。反之,施泰納的人類學擁抱人類的所有生命,包含我們的情感和意志。
整個華德福教育都在體現這件事,本書收錄的各篇演講也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只有當每一次遇見新的情境時,我們整合認知經驗、情感生活和自身的意志,讓理智與認知受到我們個人特質(個性)的加熱而變得溫暖,並變成我們整個人的一部份。這就是學習的過程。這就是教育的方法,把作為個體的自己整合進更寬闊的認知經驗裡,再把這些經歷化為行動。自我的延展、擴張帶來喜悅。學習中獲致的喜悅生出愛與感謝。
愛是促成孩子學習的原動力,因此,施泰納在這些演講裡一再提及,若用這樣的方式去教育,比起較傳統、制式化的教學方式,孩子會學得更快、更深。回想自己的孩提時代,我們或許可以清楚看到,出於愛的力量、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去學習,我們獲得的成長有多少。
施泰納也一再強調「空泛言詞」的危險。今日,人們很容易就說起美麗的話語,其中卻無真心誠意,或者缺乏意志力把所言付諸實行。施泰納透過自己的行動和溫暖的心腸為我們示範了言行一致,他說的話都實際可行。我們這些受到這個教育所吸引的人,無論作為家長、教師、或是其他的角色,現在是我們捲起袖子工作的時刻了,把美好高遠的理想帶進專業工作的細節裡,把說來容易的事情踏實地做出來,不只在面對兒童,也在與工作伙伴和更廣大社會群眾的互動中。
我們的努力是否夠真誠,答案會在未來揭曉。
百年後的今天,脆弱的全球安全體系,危機一觸即發,環境惡化,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威脅著要取代人類的思考、情感、意志,施泰納的號角聲依然迫切地響著,提醒著我們該深刻反省人類到底何去何從。我們身處這個時代裡的人也必須鼓起勇氣去正視身而為人的意義,要如何合作才能共創人類未來的價值。
華語圈裡的每個人都知道一句話,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我們真的如此相信嗎?我們真的願意鼓起意志,在每個人身上看見這份良善,也在自身之中發現它嗎?許多華德福學校所碰上的難題正是因為我們沒有在意志之中看見、發現這份善,並且因此誤解了施泰納,例如當我們在談教師的教學自由時!
他所稱的自由,無論是在教學的情境中或許多其他的情況下,並不是指操控他人的力量,或是不計後果的為所欲為。正好相反,他所指的自由是與責任緊密相連的,如同手心手背一樣的關係。要發展出這樣的自由需要長年的內在鍛練和對他人的深刻尊重。這樣的自由也與道德行動緊密連結,與一個人熱愛自己所採取的行動密切相關,這些在他的著作《自由的哲學》(Die Philosophie der Freiheit)裡有清晰的闡述,這本書原始的英文書名是《靈性活動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Spiritual Activity)。
乍聽或許有些怪異,個人自由的根源在於對他人的真正尊重。只有出於自由,我們才能真正改變自己,並踏上朝向道德責任之路。這是一條長遠、需要一輩子踐行的道路,只有我們自己踏上這條道路,才會理解其他人在這趟修行旅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許多來到華德福教育的人都走在自我發現和自我改造的道路上。經過時間的歷練,我們才會明白阻礙我們的困難大多是自己的頑固習氣使然。
但是我們可以相互幫忙,我們的確必須合作!因為關於人類潛能和人類靈性的圖像會進入我們的意識,主掌著我們的心魂轉化,這同時也是一個社會性的過程。在華德福教育裡也是如此。個人不可能遺世獨居、單獨個別地發展,而與整體人類的生活脫鈎!我們多數的學習是透過他人得到的,包括向孩子學習。對孩子來說,社會互動也是學習的來源,他們在其中成長,並成為更真實、更完全的人。
這樣的理解才能把生命賦予給教育,並使教育超越國界和文化的藩籬。我們學習去感知孩童發展的階段,他們每個人都朝著在道德上更加真實的方向前進,我們學習去認識施泰納的創舉,他提出的教與學的方式尊重並禮敬著人類發展的這些基本歷程。
百年前,在那樣陰鬱、淒慘的時代氛圍裡,施泰納所提出的真理閃閃發光,照射進入我們當今的時代,透過這些話語的力量也可看出人智學(Anthroposophy)是真正務實的。如同本書第四章最後那段詩意的話語,人智學的精髓是靈性不離物質、物質不離靈性。
若只關注物質層面而拒斥更高層世界的存在,我們怎麼能在今日的世界裡務實地生活呢?而若忽略現實、世俗裡的事物,我們要怎麼能發展自身的靈性,使自己變成更完全、更有能力的人呢?同樣的,我們可以問,若孩子在中小學的歲月裡,沒有遇見可以讓他們全心信賴、喜愛的老師,並在他們的權威指引之下學習,孩子要怎麼長大成為道德真誠的人呢?
極端現象中的任何一端都不是完整的。只有在納入另一端之後才會成為真實,而只有在人心之中、在人類的心魂裡,才能讓不同的事物交會、融合。靈性鍛練的影響深入我們物質體的健康,而身體健康又回過頭來強化我們內在發展的能力,一個人內在生命的強健、平衡與涵容對外在世界是有助益的。
古老的中華文化智慧談到人類是大宇宙裡的小宇宙,人智學也作如是觀,但是更加務實和細緻,因為納入了過去六個世紀以來發展出的科學方法,而這增強了人類的意識。人智學的靈性科學並不是站在當代科學的對立面,而是擴充它,使之超越單純物質主義的意識框架。這正是為何我們在人智學裡可以找到如此多與古代文化的呼應,也在現代科學研究裡獲得許多印證,後者已逐漸打破舊有的慣性思維。
所以,講到人智學的根源,它是以靈性科學為基礎的人類學,它探究人類與所有存在之間的關係。就像佛學基本上並不是宗教,而是修行的法門,任何人出於自由意願都可以去練習,以之鍛練自己的心魂,人智學也不是宗教或意識型態。人智學是道路和方法,走上這條道路,一個人可以在科學的程序中去確認、學會、知道,而不是去相信。
施泰納所提出的所有關於兒童發展和世界現象的洞察,都是扎根在思考之中,由此而發展出來有意識的靈性活動,在這樣嚴格精密的過程中結合了對周遭或是人心內在的清晰覺察。這是華德福教育的核心。這是教師必須追求的目標,持續鍛練自己的創造能力,把新的、充滿生命力的概念與對班級學生的觀察結合起來,無時無刻都要做這樣的努力,才能回應學生們個別、十分不同的學習方式。
但這只是整個過程的一半。若只有認知活動,那麼世界會是一個冰冷的所在,而人找不到與世界的連結。反之,施泰納的人類學擁抱人類的所有生命,包含我們的情感和意志。
整個華德福教育都在體現這件事,本書收錄的各篇演講也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只有當每一次遇見新的情境時,我們整合認知經驗、情感生活和自身的意志,讓理智與認知受到我們個人特質(個性)的加熱而變得溫暖,並變成我們整個人的一部份。這就是學習的過程。這就是教育的方法,把作為個體的自己整合進更寬闊的認知經驗裡,再把這些經歷化為行動。自我的延展、擴張帶來喜悅。學習中獲致的喜悅生出愛與感謝。
愛是促成孩子學習的原動力,因此,施泰納在這些演講裡一再提及,若用這樣的方式去教育,比起較傳統、制式化的教學方式,孩子會學得更快、更深。回想自己的孩提時代,我們或許可以清楚看到,出於愛的力量、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去學習,我們獲得的成長有多少。
施泰納也一再強調「空泛言詞」的危險。今日,人們很容易就說起美麗的話語,其中卻無真心誠意,或者缺乏意志力把所言付諸實行。施泰納透過自己的行動和溫暖的心腸為我們示範了言行一致,他說的話都實際可行。我們這些受到這個教育所吸引的人,無論作為家長、教師、或是其他的角色,現在是我們捲起袖子工作的時刻了,把美好高遠的理想帶進專業工作的細節裡,把說來容易的事情踏實地做出來,不只在面對兒童,也在與工作伙伴和更廣大社會群眾的互動中。
我們的努力是否夠真誠,答案會在未來揭曉。
2019.4.3 於中國成都
本詰敏老師投身華德福教育已歷四十二年,曾在澳洲擔任班級導師及高中教師超過二十年。從台灣的慈心華德福學校創立以及中國成都的第一所學校建立之後,他便積極參與華語區的華德福運動,擔任師資培育的講師,並陪伴多所學校的教師團隊。
本詰敏老師投身華德福教育已歷四十二年,曾在澳洲擔任班級導師及高中教師超過二十年。從台灣的慈心華德福學校創立以及中國成都的第一所學校建立之後,他便積極參與華語區的華德福運動,擔任師資培育的講師,並陪伴多所學校的教師團隊。
新書介紹華德福學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