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脩平
施泰納說,只有在人類行動上可以談論目的性。若這股朝向、找尋目的的力量沒有在二十歲以前出現的話,對未來會造成最大的破壞力和負面影響。
施泰納提醒,這種在年輕人身上潛在的、邁向自由的能力不應與批判和做判斷的能力混為一談。邁向自由需要正面的形塑理想的能力。青少年發展中的星辰身呈現出內在的混亂、情緒化、多欲求等特質,這樣的星辰身需要統整、堅固的架構和真實的、以意志為導向的反思天性。我們必須嚴肅看待此事!所謂的理想是具有意志特質的構想,必須在這個時候提供給青年們,讓理想成為星辰身的骨架。
在持續關注教育及青少年的相關議題過程中,除了在人智學中體味人類生命的開展次第,我也留心一般的教養類書籍和普遍大眾的觀點。多年前遇到了威廉戴蒙的著作<<邁向目的之路>>,從另一個角度幫助我理解何為邁向自由的教育。一位前輩指點我以倒裝語來理解「自由」,它是古語裡的「由自」——由自己出發。那麼,要朝向何方呢?有目的感的人生,就會有方向,也才能自由。
華德福教育在延伸到高中階段之後,需要更關注青少年(一般指12到18歲)到青年期(18歲到20歲中期或接近30歲)的生涯探索,而不侷限在學制劃定的十二年級結束之時(約十八歲)。僅以此文介紹威廉戴蒙(以下簡稱作者)的著作(內文引用以標楷體表示),期待我們展現社群之力,共同成就年輕生命之美,打造邁向目的感的教育。
以下分為三個段落來介紹這本書給我的啟發:
一、什麼是目的感?
二、當今的現象
三、如何教養出有目的感的孩子?
一、什麼是目的感?
日常生活用語裡的「人生意義」或「人生夢想」可以用來理解目的感──是以長期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生命選擇。充滿目的感的人的圖像:一個高舉的目的始終在他們的心中,驅動著他們每日努力向前行,這些目的是他們的終極關懷,是他們獲致個人成功的基本要素——當他們完成目的時,目的能帶給他們能量、滿足;當他們遇到阻礙時,目的可以讓他們不屈不撓。
作者認為「目的是一種終極的關懷。它是『為什麼?』『為什麼你正在做你現在做的?』『為什麼這件事情跟你有關?』『為什麼他們很重要?』這些問題的最終答案。目的,是一個短期目標背後更深層的原因,也是驅動我們每日大部分行為背後的動機。」目的要能回答「我要成為怎樣的人」而不只是「我要做什麼樣的事」。
「對目的的追求可以主宰一個人的一生,不只賦予人生意義與快樂,也賦予了人生學習與追求成就的動機。」現代社會的複雜讓成長中的年輕人有機會見識不同的成年生活樣態,但作者以為「只有正向、對社會有益的目的可以提供持續的激勵、動機和復原力。……主要是因為此乃人類與生俱來的特質:當我們對他人表現出慈善與同情的行為時,我們天生就被設定會經歷到一種『道德昇華』的感覺。」
因此,我們要鼓勵青少年關注外在世界對自己的需要,而不是陷溺在自己內心和情緒的風暴,這種對外在的注視和耕耘反而會帶來內在的平和與喜樂。一個人與外在世界的關係有「需索」和「召喚」兩種姿態,需索是以外在的功名利祿、物質享受來滿足自己,召喚是不停地自問我能為世界奉獻什麼;需索的人或許表面看來豐盛富足,但內心因缺乏崇高的目的和意義,仍是匱乏的,承擔召喚的人生或許遭遇更多困難,外表看來或許並不成功,但內心有篤定的喜樂與滿足。
二、當今的現象
年輕的生命需要引導。當代世界的複雜混亂,年輕世代對於陪伴和人生導師的需求更甚於從前,然而,原本應該用於探索自我與世界的青春時光,卻用在拼考試,政大教育系教授詹志禹類比這個現象「只追求工作機會,卻忘掉工作的意義」。
本書寫成於2008年,作者在序言裡提到「現今普遍充斥的問題是空虛感,當年輕人正應該去釐清個人志向,並努力朝這些目的前進的時候,空虛感卻將年輕人長期困在一種漫無目的的生活中。冷漠、焦慮已經變成今日許多年輕人最常見的心情,疏離甚至憤世嫉俗已經取代年輕人本該擁有的雄心壯志」。
「青年是充滿理想主義的時期,年輕人總是會認真聽取有關如何實踐人生抱負與熱情的建議。」但學生在學校裡學習的卻是以零碎的、工具性質的知識與技能為主,並不是這些不重要,但是這些勤勉的學習與人生意義的追尋之間有何關連呢?我們應該和青少年討論一個小小目標的達成(例如,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式或中世紀歷史),如何可能把他們帶向更寬廣的目的,「要是我們很少引起年輕人注意我們日常所做的工作,對個人產生的意義與目的,我們又如何能期望年輕人會在他們所的事情上找到意義」。除了談話以外,最好的示範就是成人自己過著充滿意義與目的感的生活!
「年輕人無法許下承諾的現象,發生在全世界各地」,舉棋不定的疑惑與猶豫,拉長的自我探索期,「延遲了他們進入固定工作和建立自己家庭的時間」,「他們的延遲所顯現出來的較多是優柔寡斷,而非積極思考,較多的是困惑而非追求更清晰的目的,較多的是矛盾而非決心」。
作者以學術研究的方法進行訪談,把年輕人依生命目的追尋的情況分類為四種族群:疏離且沒有目的的一群、空想者、半吊子、有目的感的一群。關於這四類年輕人的樣貌,因篇幅關係,暫且不提,四種年輕人需要的支持和協助也各不相同,有興趣者可以閱讀本書。對疏離者的關懷,我們需要探問他們是真的缺乏目的感,還是隱藏了什麼?並且讓他們明白有目的的人生才是通往快樂之道;空想者及半吊子組成了大部分的年輕人口,他們充滿變動,有些或許最終會找到人生的方向,有些或許就此漂流,最後成了疏離者,對於這兩類的人,需要有人陪伴他們認識真實的世界、找到實踐夢想的步驟。
記得在高中第一屆學生即將畢業之前,當時少數的幾位老師在茶水間裡一次不經意的談話中,談起華德福高中畢業生應該有的樣貌,相較於即將迎接第五屆畢業生的現在,當時的教師群處於更濃更深的迷霧中,「畢業生的樣貌」就是我們的辦學方向或目的。在本書中,我也找到自己可以信服的答案。關於如何分辨一個年輕人是否正在成長茁壯,或以英文的說法「正在軌道上」?關於年輕人在發展的過程中,什麼才是重要的?教育界喜用「行為指標」來描述,相較於考試分數或排名,行為指標好像更開闊,但是,若能觀察年輕人尋找方向與意義的努力,則更能確認他們的未來不至於走偏。觀察的方向是「這個年輕人是否企圖朝向一個重要的目標前進?是否已經找到一個讓他有成就感的目的,以提供他努力的動機與方向?這個年輕人的目的是否被他身邊周遭、在他將來長大時可以支持他的人所了解、看重?」
不是去評判、論斷年輕人的追求是否有出息、是否有可能成功、是否適合他,而是去觀察、發現年輕人是否有一個在他心裡認定、值得努力的方向,並且付諸行動!
三、如何教養出有目的感的孩子?
為了協助年輕人開展出有目的感的人生追求,作者首先對著「短視近利」的風氣開戰。那是「一種歌頌快速收成與絢麗成就的流行文化,……當前的文化媒介正驅使年輕人用付出長期志向的代價,追求短暫的勝利。」
當大人們努力規勸年輕人放下理想性格,重視學歷、職稱、薪水等物質的追求時,通常是出於「恐懼」的心理,擔心下一代在激烈的競爭中被逐出場外,然而「悲觀的態度既不能激發出全心全意的努力,也無法激發出持續的忠誠」。急遽的全球化經濟和高度變動、不確定的未來,「我們為了保護年輕人,讓他們變得務實的努力,最後卻使得他們更缺乏裝備來應付複雜的現今世界。一個因焦慮而產生的短期手段,無法孕育出想像力,也從來不能在高度動態的現代社會裡成長茁壯。唯有用長期的眼光,以充滿熱情的目的為燃料,才能夠建立並維持未來所需要的能力。」
要擺脫短視近利的文化,在家庭裡、學校教育、社區及社會的層次上都有許多可以努力的方向。
學校是如何看待學生的學習成果?是以短期的評量為領導、還是重視培養對學習的熱愛和學習的方法?老師是否和學生討論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等「大」問題,還是只在意建立學生的基本技巧?在社區和社會的層次上,對大眾媒體所傳達出來的人生觀要保持警覺,「年輕人需要接收到激勵他們積極參公民社會的文化訊息,……身為大人的我們有責任提供給年輕一代一個更具遠見的指引。」在家庭裡,親子之間有許多親密對話的機會可以釐清生涯選擇的想法,孩子的心眼是清明的,看得出大人在做的是「精打細算過後的自我行銷,……卑微的自我保護」,還是真實回應內在熱情和世界召喚的人生志業。
「年輕人珍惜來自於關心他們、比他們更了解世界、更有見識的大人所給予的指引。要成為最有幫助且最受歡迎的指引,就必須圍繞著年輕人的最高志向來討論。……年輕人並不希望被保護得像溫室裡的花朵,而是希望學到如何在艱困的現實環境下,實現個人的夢想。告訴年輕人為了實現最高的志向所必須採取的實際步驟,是最有教育意義的話語。」
作者給父母親的建議:以引導和支持代替過度掌控或放任;反省自身的價值觀,因為那些會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孩子;幫助孩子辨識出「火花」,然後煽風點火;利用機會開展對話,幫助孩子把興趣和關懷變成更認真的承諾;聆聽而不說教;對子女的興趣保持開放的心胸,並表達支持;傳遞父母自己對人生目的的想法,以及從工作中獲得的意義;教導孩子務實的生活智慧;介紹孩子認識潛在的人生導師;鼓勵創業家精神;培養正向的人生觀;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與責任感等。其中許多建議都是教養書籍裡的老生常談,作者把這些觀念和作為環繞在「教養出有目的感的孩子」,格外具有深意。
作者特別重視「為年輕人創造一個有目的感的文化」。社群或社會風氣的營造通常被認為是遙不可及、非以一人之力可為。然而,「目的是一個人深層的,同時也是一個無法避免的社會現象。目的是從內在組成的,又透過與他人的關係而顯現出來。目的是內在省察的產物,同時也是其他外部探索的結果。當一個目的被完整的形成時,同時反映了真實的自我抱負,以及超越自我之外的世界的實際需求」。當社群裡的成人過著充滿目的感的人生,也為年輕人架設可供試探、挑戰的舞台,學校扮演好培育學生成為「社會全面參與者」的角色,公共領域裡的公眾人物可以成為年輕人的正向典範時,我們就啟動了「正循環」,開始綿密地陪伴、支持、引導年輕人面向未來、點燃熱情、回應生命與世界的呼召。
本書字字珠璣,篇篇棒喝,多年後重讀仍覺獲益良多。礙於篇幅,無法將作者縝密的論述與人智學和華德福教育的理念相互印證,僅以此文拋磚引玉,期待社群伙伴在思想上相互激盪、情感上有正向的交流、意志上朝著最高志向、終極關懷而努力,那麼華德福學校可以真正成為邁向自由和充滿目的感的教育場域。
書名:
邁向目的之路──幫助孩子發現內心的召喚,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
作者:威廉.戴蒙
出版社: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