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書摘--邁向目的感的教育

文/陳脩平  

施泰納說,只有在人類行動上可以談論目的性。若這股朝向、找尋目的的力量沒有在二十歲以前出現的話,對未來會造成最大的破壞力和負面影響。

施泰納提醒,這種在年輕人身上潛在的、邁向自由的能力不應與批判和做判斷的能力混為一談。邁向自由需要正面的形塑理想的能力。青少年發展中的星辰身呈現出內在的混亂、情緒化、多求等特質,這樣的星辰身需要統整、堅固的架構和真實的、以意志為導向的反思天性。我們必須嚴肅看待此事!所謂的理想是具有意志特質的構想,必須在這個時候提供給青年,讓理想成為星辰身的骨架。

在持續關注教育及青少年的相關議題過程中,除了在人智學中體味人類生命的開展次第,我也留心一般的教養類書籍和普遍大眾的觀點。多年前遇到了威戴蒙的著作<<邁向目的之路>>從另一個角度幫助我理解何為邁向自由的教育。一位前輩指點我以倒裝語來理解「自由」,它是古語裡的「由自」——由自己出發。那麼,要朝向何方呢?有目的感的人生,就方向,也才能自由。

華德福教育在延伸到高中階段之後,需要更關注青少年(一般指1218歲)到青年期(18歲到20歲中期或接近30歲)的生涯探索,而不侷限在學制劃定的十二年級結束之時(約十八歲)。僅以此文介紹威廉戴蒙(以下簡稱作者的著作(內文引用以標楷體表示),期待我們展現社群之力,共同成就年輕生命之美,打造邁向目的感的教育。

以下分為三個段落來介紹這本書給我的啟發:
一、什麼是目的感?
二、當今的現象
三、如何教養出有目的感的孩子?

一、什麼是目的感?

日常生活用語裡的人生意義」或人生夢想」可以用來理解目的感──是以長期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生命選擇充滿目的感的人的圖像:一個高舉的目的始終在他們的心中,驅動著他們每日努力向前行,這些目的是他們的終極關懷,是他們獲致個人成功的基本要素——當他們完成目的時,目的能帶給他們能量、滿足;當他們遇到阻礙時,目的可以讓他們不屈不撓

作者認為目的是一種終極的關懷。它是『為什麼?』『為什麼你正在做你現在做的?』『為什麼這件事情跟你有關?』『為什麼他們很重要?』這些問題的最終答案。目的,是一個短期目標背後更深層的原因,也是驅動我們每日大部分行為背後的動機。目的要能回答我要成為怎樣的人而不只是我要做什麼樣的事」。

對目的的追求可以主宰一個人的一生,不只賦予人生意義與快樂,也賦予了人生學習與追求成就的動機。現代社會的複雜讓成長中的年輕人有機會見識不同的成年生活樣態,但作者以為只有正向、對社會有益的目的可以提供持續的激勵、動機和復原力。……主要是因為此乃人類與生俱來的特質:當我們對他人表現出慈善與同情的行為時,我們天生就被設定會經歷到一種『道德昇華』的感覺。

因此,我們要鼓勵青少年關注外在世界對自己的需要,而不是陷在自己內心和情緒的風暴,這種對外在的注視和耕耘反而會帶來內在的平和與喜樂。一個人與外在世界的關係有需索召喚兩種姿態,需索是以外在的功名利祿、物質享受來滿足自己,召喚是不停地自問我能為世界奉獻什麼需索的人或許表面看來豐盛富足,但內心因缺乏崇高的目的和意義,仍是匱乏的,擔召喚的人生或許遭遇更多困難,外表看來或許並不成功,但內心有篤定的喜樂與滿足。

二、當今的現象

年輕的生命需要引導。當代世界的複雜混亂,年輕世代對於陪伴和人生導師的需求更甚於從前,然而原本應該用於探索自我與世界的青春時光,卻用在拼考試政大教育系教授詹志禹類比這個現只追求工作機會,卻忘掉工作的意義

本書寫成於2008年,作者在序言裡提到現今普遍充斥的問題是空虛感,當年輕人正應該去釐清個人志向,並努力朝這些目的前進的時候,空虛感卻將年輕人長期困在一種漫無目的的生活中。冷漠、焦慮已經變成今日許多年輕人最常見的心情,疏離至憤世俗已經取代年輕人本該擁有的雄心」。

青年是充滿理想主義的時期,年輕人總是會認真聽取有關如何實踐人生抱負與熱情的建議但學生在學校裡學習的卻是以零碎的、工具性質的知識與技能為主,並不是這些不重要,但是這些勤勉的學習與人生意義的追尋之間有何關連呢?我們應該和青少年討論一個小小目標的達成例如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式或中世紀歷史,如何可能把他們帶向更廣的目的,要是我們很少引起年輕人注意我們日常所做的工作,對個人產生的意義與目的,我們又如何能期望年輕人會在他們所的事情上找到意義」。除了談話以外,最好的示範就是成人自己過著充滿意義與目的感的生活!

年輕人無法許下諾的現象,發生在全世界各地」,舉棋不定的疑惑與猶豫,拉長的自我探索期,「延遲了他們進入固定工作和建立自己家庭的時間」,「他們的延遲所顯現出來的較多是優柔斷,而非積極思考,較多的是困惑而非追求更清晰的目的,較多的是矛盾而非決心

作者以學術研究的方法進行訪談,把年輕人依生命目的追尋的情況分類為四種族群:疏離且沒有目的的一群、空想者、半吊子、有目的感的一群。關於這四類年輕人的樣貌,因篇幅關係,暫且不提,四種年輕人需要的支持和協助也各不相同,有興趣者可以閱讀本書對疏離者的關懷,我們需要探問他們是真的缺乏目的感還是隱藏了什麼?並且讓他們明白有目的的人生才是通往快樂之道;空想者及半吊子組成了大部分的年輕人口,他們充滿變動,有些或許最終會找到人生的方向,有些或許就此漂流,最後成了疏離者,對於這兩類的人,需要有人陪伴他們認識真實的世界找到實踐夢想的步驟。

記得在高中第一屆學生即將畢業之前,當時少數的幾位老師在茶水間裡一次不經意的談話中,談起華德福高中畢業生應該有的樣貌,相較於即將迎接第五屆畢業生的現在,當時的教師群處於更濃更深的迷霧中,「畢業生的樣貌」就是我們的辦學方向或目的。在本書中,我也找到自己可以信服的答案。關於如何分辨一個年輕人是否正在成長茁壯,或以英文的說法「正在軌道上」?關於年輕人在發展的過程中,什麼才是重要的?教育界喜用行為指標來描述,相較於考試分數或排名,行為指標好像更開闊,但是若能觀察年輕人尋找方向與意義的努力,則更能確認他們的未來不至於走偏。觀察的方向是這個年輕人是否企圖朝向一個重要的目標前進?是否已經找到一個讓他有成就感的目的,以提供他努力的動機與方向?這個年輕人的目的是否被他身邊周遭、在他將來長大時可以支持他的人所了解、看重?

不是去評判論斷年輕人的追求是否有出息、是否有可能成功、是否適合他,而是去觀察、發現年輕人是否有一個在他心裡認定值得努力的方向並且付諸行動!

三、如何教養出有目的感的孩子

為了協助年輕人開展出有目的感的人生追求,作者首先對著短視近利的風氣開戰。那是一種歌頌快速收成與絢麗成就的流行文化,……當前的文化媒介正驅使年輕人用付出長期志向的代價,追求短暫的勝利。

當大人們努力規勸年輕人放下理想性格,重視學歷、職稱、薪水等物質的追求時,通常是出於恐懼的心理,擔心下一代在激烈的競爭中被出場外然而悲觀的態度不能激發出全心全意的努力,也無法激發出持續的忠誠」。急遽的全球化經濟和高度變動定的未來,我們為了保護年輕人,讓他們變得務實的努力,最後卻使得他們更缺乏裝備來應付複雜的現今世界。一個因焦慮而產生的短期手段,無法孕育出想像力,也從來不能在高度動態的現代社會裡成長茁壯。唯有用長期的眼光,以充滿熱情的目的為燃料,才能夠建立並維持未來所需要的能力。

要擺脫短視近利的文化,在家庭裡、學校教育、社區及社會的層次上都有許多可以努力的方向。

學校是如何看待學生的學習成果?是以短期的評量為領導、還是重視培養對學習的熱愛和學習的方法?老師是否和學生討論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等問題,還是只在意建立學生的基本技巧?在社區和社會的層次上,對大眾媒體所傳達出來的人生觀要保持警覺,年輕人需要接收到激勵他們積極參公民社會的文化訊息,……身為大人的我們有責任提供給年輕一代一個更具遠見的指引。在家庭,親子之間有許多親密對話的機會可以釐清生涯選擇的想法,孩子的心眼是清明的,看得出大人在做的是精打細算過後的自我行銷,……微的自我保護」,還是真實回應內在熱情和世界召喚的人生志業。

年輕人珍惜來自於關心他們、比他們更了解世界、更有見識的大人所給予的指引。要成為最有幫助且最受歡迎的指引,就必須圍繞著年輕人的最高志向來討論。……年輕人並不希望被保護得像溫室裡的花朵,而是希望學到如何在艱困的現實環境下,實現個人的夢想。告訴年輕人為了實現最高的志向所必須採取的實際步驟,是最有教育意義的話語。

作者給父母親的建議:以引導和支持代替過度掌控或放任;反省自身的價值觀,因為那些會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孩子;幫助孩子辨識出火花」,然後煽風點火;利用機會開展對話,幫助孩子把興趣和關懷變成更認真的諾;聆聽而不說教;對子女的興趣保持開放的心胸,並表達支持;傳遞父母自己對人生目的的想法,以及從工作中獲得的意義;教導孩子務實的生活智慧;介紹孩子認識潛在的人生導師;鼓勵創業精神;培養正向的人生觀;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與責任感等。其中許多建議都是教養書籍裡的老生常談,作者把這些觀念和作為環繞在教養出有目的感的孩子」,格外具有深意。

作者特別重視為年輕人創造一個有目的感的文化」。社群或社會風氣的營造通常被認為是遙不可及、非以一人之力可為。然而,目的是一個人深層的,同時也是一個無法避免的社會現象。目的是從內在組成的,又透過與他人的關係而顯現出來。目的是內在省察的產物,同時也是其他外部探索的結果。當一個目的被完整的形成時,同時反映了真實的自我抱負,以及超越自我之外的世界的實際需求」。當社群裡的成人過著充滿目的感的人生,也為年輕人架設可供試探、戰的舞台,學校扮演好培育學生成為社會全面參與者的角色,公共領域裡的公眾人物可以成為年輕人的正向典範時,我們就啟動了正循環」,開始綿密地陪伴、支持、引導年輕人面向未來、點燃熱情、回應生命與世界的呼召

本書字字珠璣,篇篇棒喝,多年後重讀仍覺獲益良多。礙於篇幅,無法將作者縝密的論述與人智學和華德福教育的理念相互印證,僅以此文拋磚引玉,期待社群伙伴在思想上相互激盪、情感上有正向的交流、意志上朝著最高志向、終極關懷而努力,那麼華德福學校可以真正成為邁向自由和充滿目的感的教育場域。





書名:
邁向目的之路──幫助孩子發現內心的召喚,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
作者:威廉.戴蒙 
出版社:親子天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智學鍛鍊--八個基礎練習與行星的連結

八個基礎練習來自魯道夫.施泰納  整理撰文/孫承萱 照片來自NASA 行星的力量,以八個基礎練習作為思考行星與人間的連結。 八個層次的練習,也被稱為八正道,在人智學中是一個基礎的意識鍛鍊,如果可以每天進行這個鍛練,會是非常好的! 在施泰納的著作<<認識更高層的世界>>一書中,寫到十六瓣蓮花的開展,最近與各位分享的八正道的練習,正是協助發展我們內在蓮花的基礎鍛鍊。 照片來自thelocal.se 星期日對應到的是太陽。 「星期日【正思維】Right Judgment(正確的判斷) 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在完全充分的考量之下決定。讓任何未加思索的行動,每一件無意義的作為遠離我們的心魂。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應當有充足完備的理由,並且拋開無意義的行為舉止。一旦確認了決定的正確性,便秉持內在的信念,堅持到底。 這就是所謂的 正思維。」 太陽帶來和諧的能量與存在的特質。 靜靜地陪伴宇宙間所有的存在互動、位移,觀照著整個宇宙的狀態,以無私的姿態安靜的尊重彼此。 太陽也在整個宇宙創造出一個充滿光亮的空間,在那空間中,一呼一吸帶著和諧與平靜的溫暖。 在這一天,我們在內心邀請太陽的力量進入,協助我們將意識延伸到太陽的姿態,他的奉獻、安靜、寬容與周全。 每個人都有內在道德性的直覺,當我們連結到太陽的力量時,很容易能感受到那股和諧能量與安靜的感受,我們試著將正思維帶入星期日的生活中,將有機會更認識自己的某個面向。 照片來自medium.com 星期一對應到的是月亮。 「星期一 【正語】Right Speech/ Word(正確的話語) 對努力提升靈性發展的人而言,應當只說有意義的話語。只為說話而說話,只為消磨時間的閒談,這些情況都有害。要避免一般性、主題混雜或沒有連貫的對話。這不意味著個人必須關閉與他人的互動,而是應該在交談中一步一步發展出有意義之事,說話及回答都經過各種角度的思考,沒有原因絕不說話--寧可保持沉默。 每個人應試著不說太多,也不說太少的話。首先安靜傾聽,然後再反省所說過的話。 這就是所謂的 正語。」 月亮在宇宙中彷彿一面通透的鏡子,純粹地反射、映照一切的發生。 人類透過言語傳達內心的思考、心之所向,言語映照著內心的某個面向,心魂被言語映照,言語有可能成為行動的前導。我思考、關注的面向可能成為我與朋友談話的內容,我內心想做的事,透過言語傳遞給友伴,未

十二月的美德鍛練:射手座

控制言語、控制思想、朝向真理 撰文/陳脩平 校訂/尤清 譯詩/孫承萱 本文所有資料取自莉莎•羅美洛(Lisa Romero)老師在Astral Arc頻道上的分享,連結如下。本文並非該影片的完整翻譯,而是由作者摘錄並整理影片中的重要概念,經過演講者同意以此形式分享予華語區伙伴。 AstralArc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AstralArc-/featured 十二月與射手座相關的美德鍛煉:(可選擇自動翻譯的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OIztZDvW34 與射手座有關的美德——控制言語、控制思想、朝向真理——是當代社會格外需要的鍛煉。 在介紹這個美德之前,要先認識關於智慧。「智慧」是完整的、不受限的,任何「智慧」出現在言語或思想的領域裡,就變成不完全的、受限的。「完整合一」的一旦訴諸言語和思考,難免就帶有某種「觀點」。 讓「智慧」完整而不受限的方式,是要温柔待之,不要太過強勢,並從「內在」與奧祕建立連結。這樣的連結會帶給我們洞察,讓我們認識所處的世界,並使我們強韌,足以面對生命中遭遇的許多錯謬。 一年中的十二個美德都來自奧祕智慧,它們各自代表一種方向,就像一道道光芒的射線,要來幫助我們在自己的思維裡映照那道光。這些由不同方向而來的智慧,朝向我們,要照亮我們的內在,以理解的明晰照亮昏暗的角落。 就像光芒的射線朝著許多方向,智慧也是多角度、開展的。若我們沒有深刻明瞭這樣的智慧,就會在固守所謂的「立場」時,與其他抱持不同觀點的人發生衝突。 我們即將迎接耶誕節,耶誕節是帶來新生的節日,就像光誕生進入黑暗裡。我們每一年遇見這個節日,就再一次於內在探索,是什麼「新的」被生出來了。這些新生的智慧之光帶領我們通往奧祕智慧。 我們越認識奧祕智慧,就越把自己從限制中釋放出來。隨著智慧增長,我們越來越接近神聖的源頭,也就是無限之光的領域,於是變得越來越自由。人類整體緩慢地但確定地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但追求自由並不是為了自由本身,而是在自由的狀態下,我們能真正去愛。這是一趟旅程,也是人類的使命。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任務是要把愛發展到最飽滿、最完整。而要真正實踐愛,需要我們清醒地自由著。 朝向自由的過程,我們要以耐心一一卸除限制和束縛。限制和束縛帶來巨大

華德福學校的音樂教育

演講/ J udith Clingan 撰文/林妍伶 ==================================== Judith Clingan 是澳洲知名音樂家,從事音樂教學六十餘年 , 投入華德福教育長達三十年,遍歷澳洲各地、紐西蘭、印度、台灣、中國等地的華德福學校及師訓機構,作育英才無數,帶領 Wayfarers ( 旅行者合唱團 ), 陪伴青少年在巡迴演出過程中學習 、 熱愛 、 分享音樂 , 著有 《 Play On : 直笛、其他管樂器在華德福音樂教育的運用 》 。 本文集合 2018 年五月份 Judith 老師來台為中文版新書宣傳時,對華德福教育中的音樂教學所提點的看法,由全程陪同新書宣傳活動的林妍伶老師整理撰文。 ==================================== 幼兒階段的音樂體驗 在 澳洲與許多其他國家,音樂教育不被重視,有些政府甚至認為等到孩子長大一點再開始 接觸音樂 即可,所以許多 學校在 幼稚園、國小階段沒有音樂課。然而,我在匈牙利學習音樂教育時,了解到音樂對越小年紀的孩子越是重要,所以,萬一學校無法持續在國 小 、 國中、 高中提供音樂課程 的話 , 那麼 寧可 把資源放 在幼小 階段的孩子, 盡可能給予合適 他們 的音樂 課程 。 既然我們現在要探討華德福 教育 ,就應該了解施泰納的看法。施泰納曾說,唱歌是最重要的事。首先,他表示音樂非常重要,我們為了培養孩子的音樂性,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跟孩子一起唱歌。在孩子生活中出現的大人,需要每天經常在孩子面前唱歌。有些音樂教育家表示母親懷胎時,就應該經常唱歌,讓腹中胎兒聆聽、感受歌聲帶來的震動。  或許華德福與非華德福教育最大的差異是給孩子的音樂類型。施泰納說孩子年幼時,到他們八、九歲的階段,最需要的環境是「善」與「愛」。因此孩子年幼時,我們應該提供他們 充滿 愛的氛圍,並且用歌唱來傳達。孩子還在襁褓階段時,給他們廣播或 CD 的音樂,對他們來說幫助不大,事實上,最好不要給這個階段的孩子用科技產品發出的聲音。實驗指出,將兩盆植物放置於不同空間,一盆接觸嘈雜大聲的音樂,過了一陣子,這盆植物死了;另一盆處在優美樂音之下的植物則欣欣向榮。  另一個差異是,施泰納重視人的心 與 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