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魯道夫•施泰納 對年輕世代的演講集 前言[II]

 

青年與以太之心

魯道夫•施泰納對年輕世代的演講集

前言

Youth And The Etheric Heart

Rudolf Steiner Speaks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CW217a

Introduction

原作 Christopher Bamford

中譯 陳脩平

圖畫 取自人智學藝術網路分享作品,特此誌謝

參考 施泰納對年輕世代的演講集 前言[I]

 青年與以太之心收錄施泰納在一九二0—一九二四年之間對年輕人的演講,二十一世紀的讀者或許會誤以為這是歷史文獻,但是若各位關心人智學的未來或者整體靈性生活的未來,便會看出這個演講集其實是施泰納全集之中比較突出而具有預言性質的作品之一。


 在這本書裡讀者會發現施泰納以十分不同的方式去談論人智學的使命、任務或道路。參與這些講座的是充滿奉獻熱情並關懷社會的青年,他們懷抱著淑世理想急切地想要以深刻而宇宙性的方式轉化人類意識進入整全、健康、朝向靈性的方向,面對這樣的聽眾,或許使得施泰納第一次能夠以最清晰易懂的日常語言去描述他想帶給這世界的事物—認識並且為大天使邁開爾(Archangel Michael)服務。各位眼前的這本書當然就是新的「種子」——準備第二次種植(意指英譯本出版)。然而,要理解這些演講內容,我們需要先預備一些背景知識。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於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不到四個月,一九一九年三月五日施泰納便在德國全境的報紙上發表了〈致德意志人民及文明世界書〉(中文翻譯刊載於三元生活實踐社網站:https://threefoldliving.blogspot.com/2020/03/1919.html,並且以小冊的方式讓這篇文章廣為流傳。施泰納在這篇文章裡提出呼籲,他的訴求與許多人心中的期待不謀而合:要重建社會必須採取完全不同的嶄新思考方式。舊式的思維與過去的機構組織是不可能帶來變革的,之前四年的殺和毁壞已證明那些舊有事物的不與無能。


 施泰納提議的新方法是把社會有機體分為「三元」(threefolding)。他的意思是依照社會生活中三個基本元素——經濟、司法與政治、文化——各自的特殊性質去劃分,讓每一個領域都各自獨立,這樣一來,這三者就會以互賴互助的方式去交流但各自又都能行其獨特的功能就像人體裡的不同器官一樣。施泰納接下來的人生都投入於實現這個社會—文化變革的運動。


 同時期,他也理解到這個提議不可能脫胎自人智學,除非人智學也進行基進的變革。他生命的最後五年致力於以下兩項計劃,一是外在的、文化的層面,另一則是內在的、奧秘的、與人智學會有關的活動,他最終讓自己的命運與後者緊密相連。然而,如此區分這兩項計劃可能有些做作,或者比做作還糟糕,變成倒退逆行的。畢竟,對施泰納來說,外在與內在、通俗與奧秘在真實意義的層面上已是不可分的。對他來說,這兩個計劃都是靈性上必需的,也是靈性世界所召喚於他的。

 

實務上來說,施泰納所提出的三元是唯一有可能替代一九一七年布什維克革命所提出的共產主義社會秩序。在當時,法西斯主義(國家社會主義)顯然也已經蠢蠢欲動了。同時,人智學本身以及人智學會當然也需要變革,以回應這些戰。人智學會必須成為新型態的靈性組織,對所有抱持善意的尋道者都保持開放,也就是成為一個當代的奧秘中心,讓靈性洞見和研究的結果流入人類的文化生活。

 

施泰納以他特有的過人精力和獻身意志專注於投入這些工作。他孜孜不倦地寫作和演說,闡述「三元社會共同體」(threefold commonwealth)的一般性概念。他在德國各地差旅,面對工人團體和企業人士,談論我們有可能建造新的合作式經濟生活。為了把理論付諸實踐,他自己開始創業,同時思考如何以三元的方式重新組人智學會。在此同時,為了推動文化領域方面的革新他也面對社會大眾,以務實的方式談論教育和宗教議題。所有這些活動都吸引來許多年輕人,他們對人智學所談論的文化任務特別有共鳴,因為這些年輕人大多是大學生。教育是他們生活中的主要部份:若教育沒有得到轉化,就不可能有社會的轉變。他們知道,教育構築了未來的根基。

 

靈性世界顯然也在回應這一切。大戰結束後才幾天就爆發德國十一月革命(致使推翻帝制並成立威瑪共和),一位在斯徒佳特的實業埃米爾•莫特參與了在多納赫的演講會,聽到施泰納說馬克思主義與三元理念是南轅北轍的未來社會提案。一週後,莫特先生和其他人提起工人子女的教育問題,他想要成立一間學校給他的菸草工廠的員工子女就讀。莫特向施泰納提出此事並請他提供諮詢。施泰納答應了。九個月之後,一九一九年九月全世界第一間華德福學校成立。

 

為了世界的未來而教育孩童是一件這麼重要的事當時才正在起步階段。高等教育若不是更加重要,至少也是同等迫切。科學、認識論、文化等的典範最終都是在高等教育裡確立的,若要有任何新的典範誕生,也是在那裡。毫不令人意外地,施泰納在一九二0年開始轉向在大學和專業團體裡工作。

 

同一年舉辦了第一次的「醫學課程」(Medical Course)。施泰納演講的主題是「現代科學的邊界」以及「人智學與不同的學術領域」。「人智學大學工作聯合會」(Union for Anthroposophical College Work)成立了,並在秋天舉辦第一次人智學「大學課程」(College Course)。這些新活動開始吸引新的、不同的群體:大學生。有抱負的的哲學、醫學、科學、神學學生等開始出現在歌德館的施泰納演講會裡。在德國、瑞士、奧地利等地的大學校園裡也形成人智學的學生團體。

 

在這段期間裡,施泰納也忙著改造人智學和人智學會,以回應變化中的世局。「時代的需要」召喚著變革。當然,在某種意義上,所有事情都有賴於人智學回應這些新興戰的能力。在當時發生的這些活動背後同一段時間裡人智學和人智學會的生命也持續形變,這是一個進行中的過程。

 

這個過程是一段掙扎,或許與三元社會秩序要進入外在世界的掙扎同樣艱辛。我們不可低估人智學要走向公眾生活的困難,這是人智學第一次受到呼召真正向世界敞開大門。

 

其效果是雙重的:人智學不僅要向外走入世界,也必須在其發源地遇見世界,也就是遇見年輕人,青年們蜂湧迎向人智學的教導[1]。幾乎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原本扎根在十九世紀奧秘學和神智學傳統裡的「內修學派」轉變為更廣泛的靈性、社會和文化變革運動。資深會員感覺到自己被迫要做出調整:要成為人智學的代表,並把他們認為的靈修之道轉譯成公開、可被理解的論述。這不只困難,對他們來說心理上也幾乎是不可能過得了的關。畢竟,他們在舊有模式中舒適自在,他們與整個舊模式共同成長,舊模式適合他們。因此,從一開始,年長者和新加入者之間就存在緊張關係,新加入者主要都是年輕世代。

 

這些年輕世代大約出生在世紀之交,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剛好成年。他們是第一批後鐵世代西元一九00年之後)的人[2]。他們是真正的邁開爾之子,因為邁開爾的時代從一八七九年開始,這個世代帶來了新的脈動。他們出於內心的渴求、純真無染地來到人智學面前,與傳統的奧秘學沒有任何連。他們不認為自己是有野心的「神秘學者」。他們是對靈性開放的行動主義者activists),也是務實的哲學家。他們想要成為靈性上、社會上、科學上、文化上和哲學上的先驅pioneers。他們想要改變世界和改造自己。他們知道舊世界若未被驗證地持續,「一切如常」只會導致再一次的災難。

 

施泰納歡迎這些人。他一直在等待這一刻,他的一生都在等待這些年輕人。無論施泰納做什麼事、是個怎樣的人他永遠都站在基進至是革命的那一邊。和那些來到他身邊的人們一樣,施泰納對於約定俗成的傳統價值和慣常的思維沒有耐性。事實上,因襲傳統是少數會惹怒他的事。他視墨守成規為潛在致命病態的徵兆,人們不加思索地擁護自我中心、功利效用、舒適輕鬆等,這樣的態度不只主導著社會與文化生活,也影響了學術、藝術、科學、至宗教生活。現在,這裡有這些受過教育而內心充滿渴求的年輕人同意他的洞見,也期待可以活出不一樣的生命。他們想在靈性上和智識上有所發展。他們渴望克服日常生活與科學、藝術、歷史、心理、宗教等領域之間的隔閡。他們想要學習成為真實的。他們想讓靈性、專業、個人生活融合為一,是一個統一體,來自同樣的泉源。最重要的是,他們想讓生命完整,並視人智學為全觀的生活方式——自我轉化與世界轉化結合成一體的方式。

 

換句話說,這些年輕人是禮物。他們理解也回應施泰納的訴求。但他們也有很多要求。他們高度重視自由和獨立,想要追求人智學提供的「自由的靈性生活」,但是因為人智學似乎有很多要求他們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追。當他們來到人智學會發現自己對於人智學會的氛圍、宗旨和精神並不滿意或是感到不開心。他們便很快地開始著手籌備自己的組織。

 

本書的資料提供了少量的佐證,描繪出這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不幸的是還沒有人去撰寫人智學青年運動的歷史。不過,很清楚的是這些年輕人帶著特定的期待而來,施泰納也很堅定地回應他們。舉例來說,戰後的第一次會員大會是在一九二一年九月四日於斯徒佳特召開,會中有一位杜賓根大學的學生要求投票表決他的發言如下:

 

一位來自青年運動代表要在此發言!這裡有許多學生代表!親愛的朋友們:有來自青年運動或組織的學生代表來到人智學會,這必須被視作人智學運動的歷史中劃時代的事件。我們必須做出每一件正符合人智學會期待的事。

 

事實上,青年們期待的事情很多。他們想要以自己的方式去運用人智學。早在一九二0年三月青年們就在流傳著一份〈呼成立青年支部〉的訴求。同年四月,其中一位成員奧圖•帕默(Otto Palmer[3])清楚地向歌德館提出:

 

若各位想要正確地理解這個運動,就必須視之為青年的抗議,它是來自青年們反對各個人智學分會老氣沉沉的情況……事實上,青年們感受到一股迫切的渴求,不想把人智學只當作是週日午后的點綴。青年們想把人智學所給予的教導進生活之中,進入實務工作裡。

 

在他的結論部份,則直接談到年長會員的顧慮:

 

青年運動以及我們訴求成立青年支部真的是由於我們想要努力實現靈性生活裡的自由,在這部份,我們到目前為止只能在非常有限的框架中去完成。迄今為止在這個領域裡充滿一股恐懼,人們恐懼這樣的自由靈性生活會喚醒敵對的力量,而這些力量會帶來困阻,為此,去克這個恐懼是值得的。當一個人相信他的內在活著某樣會帶來力量的事物,並足以克服那些阻力,只有如此,此人才能扛起這個任務。

 

這只是個開端。同年四月,埃倫法菲佛(Ehrenfried Pfeiffer[4])寫到:

 

最重要的是,青年支部的工作必須要繼續進行,以使年輕人承擔以人智學為導向的靈性科學……若我們能讓自己的行動遵循自己的意志,那麼就可以在各個層面上扛起對付老舊思維的抗爭。若青年支部的工作以此方式前進,那麼這個團體的外在形式就會自然而然出現。

 

接下來的兩年(一九二0—一九二二),為了建立一個真正以年輕世代為導向的工作場域,青年們持續對抗著來自年長世代日益高昂升溫的反對。到了一九二二年,人們似乎迎來一個期待中的轉捩點。人智學的命運和未來看似前景不明生死未卜。

 

施泰納為這一年所設定的主旨是「人智學的存有」(the Being of Anthroposophy)。他在德國的十二個城市進行兩趟大規模巡迴演講。這是很累人的。除了差旅以外,他也進行無數的演講,包含戰後第一次在英國和荷蘭兩地對大量聽眾的公開講座。這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可以做這樣的事。一九二二年之後,他轉向內在,更多聚焦於社會和運動方面的問題。其原因並不是因為德國社會益加混亂而他的倡議沒有被社會接受。他說,這是因為人們「沉睡」了。機構破敗,困難重重,危機四伏,即便是歌德館也有財務問題。同時間,也有許多正面的事情。聖靈降臨節時在維也納舉辦的東西大會East-West Congress)是個大成功。經過一年的準備基督教社群也成立了。

 

而且,還有那群年輕人。

 

對他們來說,轉捩點發生在東—西大會一九二二年六月)之後,有一群人去多納赫找施泰納談話。他同意在十月為青年們召開一個大型會議。恩斯特•雷赫(Ernst Lehrs)在各地奔波聯繫青年籌備那次的會議他在旅途中寫信給施泰納報告他的工作,他說他在每個地方都遇到一股嶄新且共通的力量。他寫到:「在我們的圈子裡人們普遍地洞察並確認了一件事,那就是在意識心的時代裡,任何需要人群共同投入的工作都必須變成『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科學家、藝術家、哲學家、教師必須協力工作,形成社群。教與學、教育和自我教育必須合而為一。在柏林,有一群人正在研習《現代主義之後的神秘學》(Mystics after Modernism施泰納全集GA7)。他們對〈與神為友〉(Friend of God的那個章節以及十二門徒之事象深刻。雷赫強調,像這樣的研習團體代表著年輕人心中最深的渴望。

 

十月份在斯徒佳特召開的會議被稱作青年教育課程Pedagogical Youth Course),共有八十位年輕人參與,年紀介於十八到二十五歲之間,會議資料集結為《成為大天使邁開爾的同行伙伴》(Becoming the Archangel Michael’s Companions)。也有一些年紀較長的人參與。人智學會的資深會員大多未受邀,這當然更加深他們的痛苦和疏離。當施泰納被問及此事時,他回應說自己並不知道年輕人想要什麼。有些人去見他,他們天南地北地聊所有可想到的事情。他也答應提供他們一系列演講課程。但課程主題是什麼,他並沒有頭緒。這再一次讓年長的會員感到震驚——他怎麼可以答應做這樣的事?施泰納解釋,年輕人認為僵固的課程設計太古板了,而施泰納完全同意此點!

 

在這課程之後,一九二三,獨立的人智學會成立了。一九二四年,在人智學會裡也設置了青年部門。

 

環繞著這些事件之間所發生的演講和對話都收錄在這本演講集裡。這些內容的寓意深遠,值得每一位人智學者深思品味。

 

這就是這本特殊的演講集之時代背景,它是一份珍貴的紀錄。因此,我們出版本書,作為一九二二年青年教育課程《成為大天使邁開爾的伙伴》(GA217)的補充,這是人智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轉捩點。《青年與以太之心》因此可以與青年課程的紀錄並行閱讀。從這兩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出施泰納的願景,他期待人智學能滲透在年輕人之間,成為一條靈性的、智識的和社會的轉化之道。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兩本集子在今日就像在八十年前一樣重要[5]。因此,各位讀者眼前的正是一份有先知色彩的歷史記錄。

 

本書的開頭並不虛張聲勢,而是從深刻的省思揭開序幕。施泰納開始談到學術工作以及大學裡的糟糕環境。這些都被物質主義所掌握,而不再體認到教育的真意,也就是追求知識和真理。就其本質而言,知識和真理是個體性的,追求這些的人必須有充份的自由。然而,當時的情況是,大學裡都是牢不可破、整齊劃一同質性高的物質主義者。熱情、理想主義以及任何種類的原創性或靈性客觀性都被禁止。雖然如此,大學及其智識性的工作仍然是基礎也因為如此,大學和學術工作的情況必須被轉變。不只是真實的社會變革需要這個轉變,而且最重要的是文化的靈性化——轉回到由靈性的視角去看待人性——也要依靠大學和學術機構的變革。而這只有當具有靈性追求動機的學生或是人智學者著他們的靈性追求投入學術領域裡,才有可能促成這個轉變,這也是為何施泰納要提供青年課程。從過去至今,人智學者(或神智學者)都太常把自己的靈性追求與學術領域的工作一分為二,把兩者分隔開來。新的世代不能只在週末才是人智學者,而在週間變成科學家或哲學家。他們必須整合自己的靈性和學術志業。

 

當然,最重要的是學術活動必須要人性化。我們必須要克服抽象。施泰納曾說:「我們要努力在所謂客觀的學問中讓人突顯出來,學問必須扎根在生命和人類之中……它不能變成枯燥、失去活力。」

 

扎根在生命中的意思是,必須要自由——思考的自由、不受權威和過去所束縛的自由、擺脫派閥思維的自由。現在的人智學者必須願意接納每一個人。因此,施泰納在第一次的「高等教育」課程的結尾,苦口婆心地說道:「我請求各位不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心胸狹隘、三揀四、結黨營私。各位必須以最大的恢宏氣度去工作。不要排斥任何人;要包容每一位想要和你們工作的人……我們必須心胸開放,並歡迎任何真誠想要與我們共事的人……

 

無論這些忠告在今日的我們聽來如何符合邏輯,很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認識這樣的施泰納與我們習以為常的十分不同。只要去看看一九二一年兩次談到學術工作的演講後他與聽眾的問答,就可以清楚看到他的不同面貌。在這些內容包羅萬象的對談中,施泰納提到許多不同、但彼此十分相關的主題,從青年運動的歷史、社群營造、自然探索等,到社會改革、教育問題、人智學初期具有的靈性主義和神智學的氛圍及其與今日的關係等。他的坦白和直率令人訝異。我們可以感覺到他與年輕人在一起時覺得十分自在,而他看待人智學的觀點又是如何廣博、深邃、包容。在其中一次對話中,他說到:

 

人智學不只是一種世界觀。人智學者要付出你的整個存在……通往人智學的道路有許多條。我們必須不要再與個別的人智學者衝撞,而試著去體會人智學本身。就目前來說,人智學真的是唯一不教條、不獨斷的世界觀,唯一不設定事情該有什麼特定的做法,唯一努力去開創出多元觀點的一門學問。人智學的主要關照是生命,不是事物所採取的形式。

 

人智學是活的,能夠轉化一個人成為和他以前很不同的存有。透過人智學的實質精神,我們得以自由。在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我們變成真正自由的人類。人生裡的問題不能用思考去處理。然而,若從自由的角度去入手,就可以在真正的生命中去解決……

 

但這真正的意思是什麼?這過程中包含什麼?在本書最後,讀者們就會明瞭重點何在。

 

隨著本書對話的開展,當然情況也會改變,真實永遠不是靜態的,特別是在那些年裡。因此,當青年運動成為人智學生活中的事實,伴隨著這個運動的起起伏伏,歷史也無可避免地朝向二十世紀的關鍵事件近,那些事件超越了那個年代而進入我們生存的時代。外在事件的變化很快,在政治方面是希特勒從暗影之中漸進入半光亮處,在人智學的領域裡也有許多變動。急迫感越來越高,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半裡,施泰納的談話越來越深入,也更加內在,而他的任務也顯得更加清晰了。

 

他的任務貫穿全書,那也是對我們的召喚,就是為大天使邁開爾服務,向人類的以太之心開放。這在一九二四年六月十七日「農業課程」(Agriculture Course)的最後一講裡,施泰納對參與的年輕人談得很清楚。此處的問題是要以適的現代形式去重新發掘自然中的靈性,也就是開創出以邁開爾的方式去接近自然。年輕之心「渴望記起地球上和星空中每一件事的神聖源頭,並與之連結。」他們想要以新的方式認識自然。但是要怎麼做呢?

 

在我們心裡,我們必須學習去轉化人為設想出來的靈性,那是與大自然異化、脫離的,要把這種靈性轉化為成熟的、發展起來的靈性,自會找到進入世界和自然的路徑……今日,找到靈性的唯一方法是為它披上一層自然的語言,如此,我們的覺知才能再次成長茁壯。現今是邁開爾的時代,若各位努力地去崇敬已被知曉但顯然只存在於理念領域裡的事物,那便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把這樣的知識轉化為崇敬是最好的修行之道。冥想即是去轉化我們所知的內容—特別是我們對於個別的、具體事物的認知——把它們轉化為敬虔,這個練習的結果有時會出人意表……

 

大約一個月後,一九二四年七月二十日,施泰納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有機會對參與教師會的年輕人談話。他沒有提到之前自己說過的事情,他解釋道:

 

我們並不需要去思考什麼事情應該發生。人們應該去感受外在於我們的靈性在自然的火焰中傾訴著。初昇之日已經變得不同了。

 

但我們的心也應該變化:我們胸中的心不是與過往相同的。物質的心已經硬化,以太的心仍然比較柔軟靈動。我們必須走上通往超感官之心的路徑。這是我們要認識靈性科學的道路……在這方面,年輕的心是比較適合的,能夠去感受什麼是正確的。真的去想想這些事吧,這也需要勇氣。

 

這整本書以及今日的人智學都應該用我們超感官的心去讀去看願與各位共勉。



[1] 原注:在德國,青年運動以漂運動Wandervogel原意為候鳥,也意指不喜定居之人)的形式出現,其歷史可追溯至二十世紀之初。第一個漂團體出現在一九0一年的柏林。但在更早之前,就有青年維也納(Jung Wien1890)以及新藝術運動(Jugendstil)。或許我們還可以去注意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當時也同時有童子軍運動和天主教青年運動。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漂鳥運動重組成更明確有政治意味的活動。一次世界大戰中有上百萬人死亡,重建的困難以及感覺上一個世代沒能成功地避免這場大災難(無論這個災難指的是戰爭本身還是德國的戰敗),這兩個因素結合使得各地紛紛湧現青年運動。

[2] 譯注:印度吠陀經裡把時間分為四個時代,黃金時代 (Satya Yuga)、銀時代 (Treta Yuga)、青銅時代 (Dvapara Yuga)、鐵時代 (Kali Yuga)

[3] 譯注:奧圖•帕默(Otto Palmer1896年生,卒年不詳),著有《魯道夫•施泰納及其著作〈自由的哲學〉》(Rudolf Steiner on His Book "The Philosophy of Freedom")。

[4] 譯注:埃倫法•菲佛(Ehrenfried Pfeiffer1899-1961)德國科學家、土壤學家、生機互動農法的主要倡導者,曾接受施泰納親自指導,講學、著作頗豐,《生機互動農法導論》由三元生活實踐社出版。

[5] 譯注:英文版出版於2007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智學鍛鍊--八個基礎練習與行星的連結

八個基礎練習來自魯道夫.施泰納  整理撰文/孫承萱 照片來自NASA 行星的力量,以八個基礎練習作為思考行星與人間的連結。 八個層次的練習,也被稱為八正道,在人智學中是一個基礎的意識鍛鍊,如果可以每天進行這個鍛練,會是非常好的! 在施泰納的著作<<認識更高層的世界>>一書中,寫到十六瓣蓮花的開展,最近與各位分享的八正道的練習,正是協助發展我們內在蓮花的基礎鍛鍊。 照片來自thelocal.se 星期日對應到的是太陽。 「星期日【正思維】Right Judgment(正確的判斷) 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在完全充分的考量之下決定。讓任何未加思索的行動,每一件無意義的作為遠離我們的心魂。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應當有充足完備的理由,並且拋開無意義的行為舉止。一旦確認了決定的正確性,便秉持內在的信念,堅持到底。 這就是所謂的 正思維。」 太陽帶來和諧的能量與存在的特質。 靜靜地陪伴宇宙間所有的存在互動、位移,觀照著整個宇宙的狀態,以無私的姿態安靜的尊重彼此。 太陽也在整個宇宙創造出一個充滿光亮的空間,在那空間中,一呼一吸帶著和諧與平靜的溫暖。 在這一天,我們在內心邀請太陽的力量進入,協助我們將意識延伸到太陽的姿態,他的奉獻、安靜、寬容與周全。 每個人都有內在道德性的直覺,當我們連結到太陽的力量時,很容易能感受到那股和諧能量與安靜的感受,我們試著將正思維帶入星期日的生活中,將有機會更認識自己的某個面向。 照片來自medium.com 星期一對應到的是月亮。 「星期一 【正語】Right Speech/ Word(正確的話語) 對努力提升靈性發展的人而言,應當只說有意義的話語。只為說話而說話,只為消磨時間的閒談,這些情況都有害。要避免一般性、主題混雜或沒有連貫的對話。這不意味著個人必須關閉與他人的互動,而是應該在交談中一步一步發展出有意義之事,說話及回答都經過各種角度的思考,沒有原因絕不說話--寧可保持沉默。 每個人應試著不說太多,也不說太少的話。首先安靜傾聽,然後再反省所說過的話。 這就是所謂的 正語。」 月亮在宇宙中彷彿一面通透的鏡子,純粹地反射、映照一切的發生。 人類透過言語傳達內心的思考、心之所向,言語映照著內心的某個面向,心魂被言語映照,言語有可能成為行動的前導。我思考、關注的面向可能成為我與朋友談話的內容,我內心想做的事,透過言語傳遞給...

華德福學校的音樂教育

演講/ J udith Clingan 撰文/林妍伶 ==================================== Judith Clingan 是澳洲知名音樂家,從事音樂教學六十餘年 , 投入華德福教育長達三十年,遍歷澳洲各地、紐西蘭、印度、台灣、中國等地的華德福學校及師訓機構,作育英才無數,帶領 Wayfarers ( 旅行者合唱團 ), 陪伴青少年在巡迴演出過程中學習 、 熱愛 、 分享音樂 , 著有 《 Play On : 直笛、其他管樂器在華德福音樂教育的運用 》 。 本文集合 2018 年五月份 Judith 老師來台為中文版新書宣傳時,對華德福教育中的音樂教學所提點的看法,由全程陪同新書宣傳活動的林妍伶老師整理撰文。 ==================================== 幼兒階段的音樂體驗 在 澳洲與許多其他國家,音樂教育不被重視,有些政府甚至認為等到孩子長大一點再開始 接觸音樂 即可,所以許多 學校在 幼稚園、國小階段沒有音樂課。然而,我在匈牙利學習音樂教育時,了解到音樂對越小年紀的孩子越是重要,所以,萬一學校無法持續在國 小 、 國中、 高中提供音樂課程 的話 , 那麼 寧可 把資源放 在幼小 階段的孩子, 盡可能給予合適 他們 的音樂 課程 。 既然我們現在要探討華德福 教育 ,就應該了解施泰納的看法。施泰納曾說,唱歌是最重要的事。首先,他表示音樂非常重要,我們為了培養孩子的音樂性,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跟孩子一起唱歌。在孩子生活中出現的大人,需要每天經常在孩子面前唱歌。有些音樂教育家表示母親懷胎時,就應該經常唱歌,讓腹中胎兒聆聽、感受歌聲帶來的震動。  或許華德福與非華德福教育最大的差異是給孩子的音樂類型。施泰納說孩子年幼時,到他們八、九歲的階段,最需要的環境是「善」與「愛」。因此孩子年幼時,我們應該提供他們 充滿 愛的氛圍,並且用歌唱來傳達。孩子還在襁褓階段時,給他們廣播或 CD 的音樂,對他們來說幫助不大,事實上,最好不要給這個階段的孩子用科技產品發出的聲音。實驗指出,將兩盆植物放置於不同空間,一盆接觸嘈雜大聲的音樂,過了一陣子,這盆植物死了;另一盆處在優美樂音之下的植物則欣欣向榮。  另一個差異是,施泰納重視人...

邁凱爾節與人類心魂的力量 第一講

邁凱爾節與人類心魂的力量(GA223)第一講 一九二三 年九月二十七日,維也納 翻譯:孫承萱 校訂:陳脩平 校對:尤清、丁力藺、黃妃釧、陳佩侰 繪圖:Shelly Caskey(from Pinterest) 今日,當人們談起人智學時,出現許多錯誤的陳述,其一是認為人智學是智性的,過於重視科學思維,且沒有考量到人類 性情 (Gemüt)的需要。因此,我選擇以 人智學 和人類 性情 作為這個短講系列的主題,能夠在維也納對各位親愛的朋友們分享這個主題,我感到十分滿足。 在過去三、四個世紀的文明理智發展中,人類的 性情 確實完全被排除在認知領域之外。如今,人們不厭其煩地堅持認為,我們不能止步於單調枯燥、實事求是的理智所能理解的事物。儘管如此,當人們需要獲取知識時,仍然完全依賴智力。另一方面,人們不斷強調人類的 性情 應該重新發揮作用,但卻沒有給它機會。我們沒有給人類 性情 任何機會去接觸任何宇宙奧祕,並且把 性情 的活動範圍限縮在與一個人最密切相關的事物上,也就是那些只以最個人化的方式所決定的事情上。 今天,我們先以歷史回顧的方式探討在人類進化的早期階段, 性情 如何在認知的過程中發揮作用。遠古以前,人類努力想要明白自己是如何進入世界、宇宙並參與在不斷變化的時代裡,那時, 性情 能夠召喚宏偉而強烈的圖象來到人類心魂之前,以照亮人類的認知之路。在人類 性情 仍然能對世界觀(Weltanschauung*)做出某程度貢獻的年代裡,這些圖象確實構成其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們代表廣大而全面的宇宙聯繫,並確定人類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校註:德語「世界觀」的涵義則是「著眼世界之上」,是德國知識論中所使用的詞彙,指的是「廣泛世界的觀念」,它是一種人類知覺的基礎架構,透過它,一個人可以理解這個世界並且與它互動。) 為了建立一些基礎,讓我們可以進一步研究人智學觀點下的人類 性情 ,今天我想向各位介紹一個宏偉莊嚴的圖象,它在過去曾經發揮我剛才所說的那種作用。同時,這個圖象也尤其適合以新的方式再次呈現於人類心魂之前,我們也將談到這一點。我想提的這個圖象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但是,它對人類意識的重要性已經逐漸、部分消失,另一部分則因為誤解而陷入泥淖: 我指的是 邁凱爾與龍衝突、戰鬥的圖象 。許多人仍然深受其影響,但其更深刻的意涵要不是十分模糊,要不就是被誤解。它與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