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脩平
圖/取自網路
在第一版《自由的哲學》出版後二十四年的一九一八年新版,施泰納並未大幅改動書本的主要內容,只是寫了一篇新版前言,在第三、五、七、八、十、十一、十二、十三章後面加了新版補充,並增加了附錄一。這些新增的部份主要針對這二十四年期間,他注意到人們時常誤解之處,並回應其他哲學家對其理念的不同看法。
一九一八年新增的附錄一提醒我們,本書的任務在處理人之本質及其與世界的關係。這樣的關係可以從「個體性」和「一元論」兩個角度去看;前者從人出發,後者從世界出發,兩個方向去探討這個關係。第十四章以「個體」這個主題結束本書主要內容。第十四章之後還有一篇最後的問題〈一元論的推衍〉,則提到「一元論」。
第六章提到「真正的個體性是帶著情感上升到思想之境」。從個體性的關點去看人與世界的關係,必須處理我們以「感知」和「概念」兩種方式與世界及他人建立連結。但現代生理學及腦科學無法幫助我們清晰認識這個流程,因此我們必須以其他方式找到頭緒。
第十四章提到每一個人都是人類種族的一部份,但是從種族出發不可能完整了解一個人,因為「每個人自成一類」。為了要認識一個人,我們要清空自己,讓那個人的「思想」進入我們之中,就像我們沉浸在自己的思想裡一樣,這樣就是「直覺」了——對另一個存有的「直接覺察」一如我們對自己的思想那樣,取得完全第一手的切身資訊。因此,鍛練這樣的直覺思考能力,便是我們認識世界及他人的途徑。
〈一元論的推衍〉這篇一開始就提到:世界有足夠的智慧,回應我們對於世界的提問,人心也有足夠的力量,能撐住人心中關於存在和意義的探求。而人是世界的一部份,彼此之間的連結是斷不開的,兩者的關係只是看似中斷於感知。但思考可以毁滅在感知中的假象,並把人連結回宇宙(在本書脈絡下,宇宙與世界是同義詞)。
如果沒有恰當地認識思考,而認為思考都是主觀的,便會想在超越此界的彼岸,尋求對此界的解釋,附錄一對此有清晰的闡述,以下簡要說明。
所謂思考都是主觀的,亦即認為「我的意識世界是被封閉在我的內在,他者意識世界同樣也是封閉在他的內在。我不能洞見到他人的意識世界內部。」乍看之下是不是覺得言之成理呢?但我們又覺得自己對世界或他人是有所認識的,那麼這樣的認識是怎麼來的呢?哲學家擬想了一個比我們所處的世界「更加真實但卻無法意識到的」世界,在那個世界(彼岸)有物與我的本質,而在我們所處的世界裡,物與我的關係只是那個本質及其關係的複本或陰影。如此便構成本書中所謂的「超驗」或「形而上」實在論。而人生的意義、道德行動的源頭變成要在彼岸探求。取消那樣彼岸的存在,因此說是一元論。
施泰納認為,思想或概念包含主觀與客觀。主觀的部份是出於我之主動探求,連結概念領域裡的某個想法。客觀的部份是我們所思的每一個對象都有其本身所屬的概念,真正的認知是去找到那個相應或所屬那個對象的概念,而不是發明、臆測和強行添加。公正而清明的思考者必須誠實地感知自己在何處暫時用上了一個推測,在思路中的哪個轉折恣意地加添了自己的發想,這些都會使我們偏離事物原本所屬的概念。
承認人的思考或直覺可以連結事物的本質或概念,承認我們可以在這個世界裡找到答案,同時這樣的追尋是帶著個人色彩的,這樣的人智學是完全是貼合現實,腳踏實地的。而不是如某些人所想像,一講到靈性就是不沾塵世,不著邊際的。在人智學的世界觀之下,我們就生活在真實中,真相、實相不待遠求,從認識自己做起即是。所以我們真的可以從生活中學習,從生命中覺醒,這是人智學靈性科學的基礎。
在一元的世界裡,我們從感官造成的幻相開始,穿透表層,以思考連結事物的真實概念,這個流程全部發生在「這個世界」裡,印證了人智學裡一句有名的話:「靈性不離物質,物質不離靈性」。世界的範圍就是我們心與靈所能及之處,是沒有邊界的。
施泰納寫道,「事實上,人的靈從來沒有擺脫我們生活於其中的現實……所有對於世界的超越都只是一個假象……行為的目的也不能從外於人的彼岸提取出來,只能在自己之中去確定」。
他在〈一元論的推衍〉一九一八年補充裡提到「感官感知」和「靈性感知」,前者即一般生理學、心理學也會注意到的那些知覺,關於後者,「以直覺的方式被體驗到的思想是一個在人之靈中展開的活動過程,因而另一方面它同時是一種靈性的、未通過感覺器官被把握的感知」。因此,一九九五年出版的最新英譯本書名是《直覺思考作為一條靈性道路》,可說是很貼切的。
施泰納進一步提到,「在本書之後我出版的一些論著談到這樣一種靈性的感知世界,這部《自由的哲學》是後來這些論著的哲學基礎。因為在本書中嘗試指明,正確被理解的思想—體驗已經是靈—體驗。」這個聲明清楚指出,他後來分享比較多的靈性探究是作為《自由的哲學》之延伸,運用相同的方法,因此也不難理解,他認為那些靈性科學作品若都毁棄,只要留下本書,人們還是能夠得到幫助,而自己發展出靈性探究的能力。
閱讀範圍:第十四章、一元論的推衍、附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