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自由哲學7】人生的意義



文/陳脩平

繼第九章帶出施泰納自己的重要主張「倫理個人主義」,第十章的關鍵字是「一元論」,第十一章談論「目的」和人的命運,第十二章介紹「道德創像」、「道德技術」,這一連串很精彩、兼具哲思和實踐的觀念論述,是我們一路跟隨這本不容易的書,堅持到這裡才得到的獎賞。

「一元論」在一般哲學裡的意思是:相信整個宇宙是由一種本質生成的,亦即主張以唯一本質、或一個世界、或一個實在做為探究的根據。而這唯一的本質有不變、不可分或無區別的特性。在這些學說中,唯物論者認為一切事物,包括精神都是物質的;唯心論者則相信萬物,包括物質皆是精神的;中性論者則強調不論精神的或物質的都是由中性的元素所組成,心與體也一樣,不同形態是因為組成的方式不同所致。(資料來源:國家教育研究院)

施泰納的「一元論」著墨的重點不在組成的本質,而比較從「人與世界」的關係去談。

「素樸實在論」(naiive realism)可看作「唯物的二元論」,人被某種可感知的外在條件所規定,以服膺戒律為其道德;「形而上實在論」(metaphysical realism)有可能是唯物也可能是「唯靈的二元論」,後者的道德觀念在於服膺某個外在於人的絕對存有,外在的絕對存有之旨意也有可能化為「內在聲音」,但那仍是扼殺了自由的。

施泰納的「一元論」承認世界有物質和靈性的組成,人的認知活動有感知和概念兩個部份,這些二元需要由人的努力去綜合、統整、連結。素樸論者只注意感知,形而上者則從人的外部接收道德觀念,兩者皆不自由。一元論的看法是「只聽從於自身」,才是自由。

這樣的自由不是必然,不是不經努力就會發生,不是固定的狀態,而是一種發展中的潛能。在每一個時刻都努力地穿透物質感官的表相,試圖連結更高層的直覺,於是知道在這個當下我要如何行動,由此而獲致自由。因此施泰納說「人不是一件已經完成的作品,能夠在生命中的每一刻展開自己完全的本質」,我們不能說人「是」(be)什麼,只能說人不斷發展而一直朝向「成為」(becoming)什麼。

以上是第十章的概要,第十章的第二個新版補充提到一個重點,關於「物質主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施泰納不認為一個人肯定世界有神靈的存在,他就因此不是物質主義者。若以物質作用的方式去認識靈性,施泰納說這樣隱蔽的物質主義並不比直白、否定靈性的物質主義更不危險。

要探討生命的目的之前,施泰納先區分「因果關係」和「目的性」這兩個概念。因果是先前的事件引發後來的事件,但目的是我因為想要後來的那個果,所以安排了先前的那個因。這樣的想要與安排首先發生在概念領域,之後才成為意志行動,因此只有人能做到,只有人能充份有意識地、合於目的性地行動。

因此,我們不能說世界或大自然有什麼目的,我們只能去探求其法則性,例如自然律;只有在「人的行動」中可以談論目的性。從「一元論」的觀點來看,這個目的只能由人自己賦予,若是外求,不論求的是神佛或自然律,都會變成二元。

既然目的是根據我對結果的心象,它就不會是「預定」的,不會像法則那樣死板僵固,因為心象是概念在個人心中的映照,要在每次的情境之下重新連結。施泰納說「我在世界中的使命並不是預先確定的,而是在每一次我為自己選擇的。我並不是通過固定的行軍路線踏上自己的人生道路。」

所以,自由的人按照自己從觀念世界中選擇的直覺而行動,這樣的選擇在每個當下都是「第一手」的,不是按照之前類似情境的處理方式,也不是參考其他人會怎麼做的建議。因為直覺和心象是觀念世界在個人之中的閃現和映照,若不是真正我自己得到的,而是參考、借用他人的,就是不自由。

正因為每一次都是新的,都要重新創造,所以施泰納用「道德創象」來說明把概念轉化為心象的能力或過程。而確認了心象,接下來要在世界裡實現這個心象,需要的就是「道德技術」。

舉例而言,我覺得人智學靈性科學是這個世界需要的滋養,我掌握了人智學的許多概念,自己感受到飽滿充實,但要怎麼帶給這個世界呢?有的人融會貫通人智學的觀念之後可以當講師,有的人成為孩子的老師,有的人當BD農夫,有的人用藝術潤澤自己的生活和周遭的環境。我的「道德創象」就是做出版,運用我的文字能力,把人智學帶給華語世界,至於所需的「道德技術」就是翻譯裡的一些細節、營運一間獨立出版社需要的技能等。一連串自由、原創、道德的行動就這樣在一次一次的努力中實現。

我們可以說道德即自由即創造,並且三者都要在「行動」中完成。本書第一部份談自由的認知面,第二部份談由的行動面,認知是為了「自己去確定自己意願(即行動)的理由」。真正的意願(想要)已經是一個行動,能否達到我直覺中預想的結果,那還有道德技術是否充足完善的因素在影響,但我對行動的愛以及我在行動中活著,這些已具備所有意義。

施泰納一元論的世界觀就在人類認知和行動的努力中,連結了感官世界和觀念世界,連結起來就成為「一元」,而這樣的努力就是生命的意義,在其中,每個人賦予目的給自己。




閱讀範圍:第十、十一、十二章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智學鍛鍊--八個基礎練習與行星的連結

八個基礎練習來自魯道夫.施泰納  整理撰文/孫承萱 照片來自NASA 行星的力量,以八個基礎練習作為思考行星與人間的連結。 八個層次的練習,也被稱為八正道,在人智學中是一個基礎的意識鍛鍊,如果可以每天進行這個鍛練,會是非常好的! 在施泰納的著作<<認識更高層的世界>>一書中,寫到十六瓣蓮花的開展,最近與各位分享的八正道的練習,正是協助發展我們內在蓮花的基礎鍛鍊。 照片來自thelocal.se 星期日對應到的是太陽。 「星期日【正思維】Right Judgment(正確的判斷) 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在完全充分的考量之下決定。讓任何未加思索的行動,每一件無意義的作為遠離我們的心魂。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應當有充足完備的理由,並且拋開無意義的行為舉止。一旦確認了決定的正確性,便秉持內在的信念,堅持到底。 這就是所謂的 正思維。」 太陽帶來和諧的能量與存在的特質。 靜靜地陪伴宇宙間所有的存在互動、位移,觀照著整個宇宙的狀態,以無私的姿態安靜的尊重彼此。 太陽也在整個宇宙創造出一個充滿光亮的空間,在那空間中,一呼一吸帶著和諧與平靜的溫暖。 在這一天,我們在內心邀請太陽的力量進入,協助我們將意識延伸到太陽的姿態,他的奉獻、安靜、寬容與周全。 每個人都有內在道德性的直覺,當我們連結到太陽的力量時,很容易能感受到那股和諧能量與安靜的感受,我們試著將正思維帶入星期日的生活中,將有機會更認識自己的某個面向。 照片來自medium.com 星期一對應到的是月亮。 「星期一 【正語】Right Speech/ Word(正確的話語) 對努力提升靈性發展的人而言,應當只說有意義的話語。只為說話而說話,只為消磨時間的閒談,這些情況都有害。要避免一般性、主題混雜或沒有連貫的對話。這不意味著個人必須關閉與他人的互動,而是應該在交談中一步一步發展出有意義之事,說話及回答都經過各種角度的思考,沒有原因絕不說話--寧可保持沉默。 每個人應試著不說太多,也不說太少的話。首先安靜傾聽,然後再反省所說過的話。 這就是所謂的 正語。」 月亮在宇宙中彷彿一面通透的鏡子,純粹地反射、映照一切的發生。 人類透過言語傳達內心的思考、心之所向,言語映照著內心的某個面向,心魂被言語映照,言語有可能成為行動的前導。我思考、關注的面向可能成為我與朋友談話的內容,我內心想做的事,透過言語傳遞給...

華德福學校的音樂教育

演講/ J udith Clingan 撰文/林妍伶 ==================================== Judith Clingan 是澳洲知名音樂家,從事音樂教學六十餘年 , 投入華德福教育長達三十年,遍歷澳洲各地、紐西蘭、印度、台灣、中國等地的華德福學校及師訓機構,作育英才無數,帶領 Wayfarers ( 旅行者合唱團 ), 陪伴青少年在巡迴演出過程中學習 、 熱愛 、 分享音樂 , 著有 《 Play On : 直笛、其他管樂器在華德福音樂教育的運用 》 。 本文集合 2018 年五月份 Judith 老師來台為中文版新書宣傳時,對華德福教育中的音樂教學所提點的看法,由全程陪同新書宣傳活動的林妍伶老師整理撰文。 ==================================== 幼兒階段的音樂體驗 在 澳洲與許多其他國家,音樂教育不被重視,有些政府甚至認為等到孩子長大一點再開始 接觸音樂 即可,所以許多 學校在 幼稚園、國小階段沒有音樂課。然而,我在匈牙利學習音樂教育時,了解到音樂對越小年紀的孩子越是重要,所以,萬一學校無法持續在國 小 、 國中、 高中提供音樂課程 的話 , 那麼 寧可 把資源放 在幼小 階段的孩子, 盡可能給予合適 他們 的音樂 課程 。 既然我們現在要探討華德福 教育 ,就應該了解施泰納的看法。施泰納曾說,唱歌是最重要的事。首先,他表示音樂非常重要,我們為了培養孩子的音樂性,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跟孩子一起唱歌。在孩子生活中出現的大人,需要每天經常在孩子面前唱歌。有些音樂教育家表示母親懷胎時,就應該經常唱歌,讓腹中胎兒聆聽、感受歌聲帶來的震動。  或許華德福與非華德福教育最大的差異是給孩子的音樂類型。施泰納說孩子年幼時,到他們八、九歲的階段,最需要的環境是「善」與「愛」。因此孩子年幼時,我們應該提供他們 充滿 愛的氛圍,並且用歌唱來傳達。孩子還在襁褓階段時,給他們廣播或 CD 的音樂,對他們來說幫助不大,事實上,最好不要給這個階段的孩子用科技產品發出的聲音。實驗指出,將兩盆植物放置於不同空間,一盆接觸嘈雜大聲的音樂,過了一陣子,這盆植物死了;另一盆處在優美樂音之下的植物則欣欣向榮。  另一個差異是,施泰納重視人...

邁凱爾節與人類心魂的力量 第一講

邁凱爾節與人類心魂的力量(GA223)第一講 一九二三 年九月二十七日,維也納 翻譯:孫承萱 校訂:陳脩平 校對:尤清、丁力藺、黃妃釧、陳佩侰 繪圖:Shelly Caskey(from Pinterest) 今日,當人們談起人智學時,出現許多錯誤的陳述,其一是認為人智學是智性的,過於重視科學思維,且沒有考量到人類 性情 (Gemüt)的需要。因此,我選擇以 人智學 和人類 性情 作為這個短講系列的主題,能夠在維也納對各位親愛的朋友們分享這個主題,我感到十分滿足。 在過去三、四個世紀的文明理智發展中,人類的 性情 確實完全被排除在認知領域之外。如今,人們不厭其煩地堅持認為,我們不能止步於單調枯燥、實事求是的理智所能理解的事物。儘管如此,當人們需要獲取知識時,仍然完全依賴智力。另一方面,人們不斷強調人類的 性情 應該重新發揮作用,但卻沒有給它機會。我們沒有給人類 性情 任何機會去接觸任何宇宙奧祕,並且把 性情 的活動範圍限縮在與一個人最密切相關的事物上,也就是那些只以最個人化的方式所決定的事情上。 今天,我們先以歷史回顧的方式探討在人類進化的早期階段, 性情 如何在認知的過程中發揮作用。遠古以前,人類努力想要明白自己是如何進入世界、宇宙並參與在不斷變化的時代裡,那時, 性情 能夠召喚宏偉而強烈的圖象來到人類心魂之前,以照亮人類的認知之路。在人類 性情 仍然能對世界觀(Weltanschauung*)做出某程度貢獻的年代裡,這些圖象確實構成其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們代表廣大而全面的宇宙聯繫,並確定人類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校註:德語「世界觀」的涵義則是「著眼世界之上」,是德國知識論中所使用的詞彙,指的是「廣泛世界的觀念」,它是一種人類知覺的基礎架構,透過它,一個人可以理解這個世界並且與它互動。) 為了建立一些基礎,讓我們可以進一步研究人智學觀點下的人類 性情 ,今天我想向各位介紹一個宏偉莊嚴的圖象,它在過去曾經發揮我剛才所說的那種作用。同時,這個圖象也尤其適合以新的方式再次呈現於人類心魂之前,我們也將談到這一點。我想提的這個圖象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但是,它對人類意識的重要性已經逐漸、部分消失,另一部分則因為誤解而陷入泥淖: 我指的是 邁凱爾與龍衝突、戰鬥的圖象 。許多人仍然深受其影響,但其更深刻的意涵要不是十分模糊,要不就是被誤解。它與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