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脩平
圖/施泰納木雕作品<人的形象>
觀察《自由的哲學》第五、六、七、八章的標題:
五 對世界的認識
六 人的個體性
七 認識有界限嗎
八 生命的要素
您是否感覺到一股動態的韻律在舒張和收縮?在世界與個人之間、無限的思想世界與確定在時空中的生命之間,有一股震盪和流動,對施泰納來說,那就是人之真義。他在第六章(中文版113頁)寫下,「我們的生命是個體存在和普遍的宇宙過程之間的持續擺盪。」
談到人的個體性和宇宙性之前,施泰納先釐清「感知」和「思考」這一組二元性,因為這兩個活動發生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是可以真實經歷和反觀的,以此具體的經驗去領略人的雙重性,才不會變成抽象的理論。
第五章(94頁)「我們在感知和感受(與覺察)中,是分隔的存在;而只要我們思考時,我們就是遍佈在萬物之中的完整合一生命」。感知與思考是進入真實的兩條路徑。
施泰納也澄清「自我感知」仍不足夠,在「認識自己」的路上只走了一半,因為感知永遠只揭露一半的真實,我們需要另一半由概念(透過思考得到)而來的實相。所以覺察到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有什麼能力與不足、有怎樣的態度或性情等,這些都還是自我感知,並未穿透或是連結上相應的概念。
「我的自我感知將在某個界限之內包圍著我;我的思想與這個界限無涉」(93頁)。「追尋自我」在當代文化裡似乎已成流行語,我們要注意自己是否停留在自我感知,還是有踏上「自知」的另一半道途。
第七章新版補充釐清「感知」不能與「感官覺察」相混淆(137頁)。由外部感官(看、聽、觸、嚐、嗅等)得到的只是一種特殊的感知,另外還有以「靈性方式」(透過心魂或靈性)獲得的感知,那可能是心裡留下的印象或意識中浮現的念頭,這些感知也都還要以思考加以琢磨,找到恰當的概念,才會是確定的認識。
當代的靈性追求,為了平衡壓迫的現代化生活,希望在被機械和電磁訊號包圍的世界裡重新喚醒人性,經常強調找回內心的感受或捕捉當下的直覺,這些都有可能仍然停留在「靈性感知」,而尚未以「活躍而綿密的思考加以掌握」,這也是很重要的提醒。
所以「自我感知」和「靈性感知」都不足夠,那麼到底「自我」(或人類)是怎樣的存在?它的概念是什麼?這是個「言語道斷」的問題,但施泰納仍然嘗試回應。
除了前述人類生命「是個體存在和普遍的宇宙過程之間的持續擺盪」以外,施泰納也說「那些在我的皮膚內發揮作用的力量與那些存在於外部的力量是相同的。因此我的確就是事物;說得更明確一些,並不是說『吾』是被感知到的主體,而是說『吾』是普遍的世界進程中之一部份(108頁)」。他看待人或自我的眼光是如此透明澄澈,「我」是大千世界中的萬物之一,拉高到這樣的視野和格局,卻不會使「我」消溶在世界裡,反而看到了「人的個體性(第六章主旨)」——「真正的個體性是一個人帶著他/她的情感,上昇至最高的理念之境(114頁)」。
在感受和個人意志的行動中,我們顯現出個體性;在透澈的思考和清晰的概念裡,人連結了宇宙性,因此人類的認識能力是沒有邊界的(第七章主旨)。關於自己和世界,問題與答案都已經在裡面了,我們不需要心外求法或在世界之外預設一個先驗的存在,來回答這世界存在的意義,這是施泰納的一元論。
這樣的人類生命,由思考、情感、意志三要素組合而成(第八章主旨)。在思想中,感知與自身關聯在一起,自身也與感知關聯在一起;在情感中,吾經歷客體到主體的關係;在意志中,吾則以主體作用在客體上。因為第四章標題〈世界即感知〉,所以我們可以表述如下:
第八章新版補述(147頁),「任何人若朝向本質的思考,就會在其中發現情感和意志,這兩者在其實相的深處。任何人若轉離思考,而朝向『純粹的』情感和意志,便會失去情感和意志的真正實質。」
《自由的哲學》第五到八章的段落在教育上有很大的啟示。
人由統一的靈性世界降生入世,生命的前半段是一趟朝向個體化的旅程,因此兒童教育要充實感知、發展情感,讓生命越來越落地,扎根在人世。我們對兒童講述富含靈性意味的童話故事,帶兒童感受世界,但不會要他們冥想或靈修,那樣會打擾他們的入世過程,就像根系還沒發展健全的樹苗又要被拔起一樣。
到了青少年階段,若不鍛練思考,而仍然停留在意志衝動和情感裡,會使人無法從個體的侷限轉向開闊的宇宙。青少年累積了足夠的人世生活經驗,有機體裡承載思考的器官也漸趨成熟,此時若不發展思考,則這一股力量會偏離到別的發展方向上。符合法則(邏輯)的理智一開始會以有些冰冷和僵固的方式出現,那只是階段性的現象,若教育者能抱持著愛,清楚地看見青少年發展的需求,這一段令人不舒服的怪異時光會漸漸過去。
成人的自我教育要再回頭培養敏銳的感官,打開內在的空間,讓思考、情感、意志在其中交溶整合,在最深刻的入世中仰望最宏偉的靈性生命,連結理念之境裡的指導星,有意識地過每一天、做每一個抉擇,最終離世時,我們會帶著個體生命的印記,掦升回到源初合一的宇宙。
閱讀段落:第五、六、七、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