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孫承萱
你記得嗎? 在古老的東方神話中,女媧造人的故事:
「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做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摘自東漢學者應劭的《風俗通》)
黃土造的人,在女媧娘娘吹出一口真氣,便活了起來。
那存在於人類生命中的一口真氣,我該如何認識它?
呼吸存在於何處?
呼吸如何作用?
呼吸對於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又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這一切是我學習生機互動農法的起點。
許多剛接觸生機互動農法的人不約而同都與我提到此農法玄妙不可理解。
時常有夥伴跟我說,我們種田就好好種田,為什麼會談到人類意識這些這麼遙遠的主題,甚至還要去談宇宙?
人類意識怎麼會遙遠?
意識就在我之內。
宇宙又怎麼會遙遠?
宇宙脈動參與著我內在的活動,伴隨著我的每一個呼吸,我吸入宇宙,每一個呼出,我參與了這個世界。
但是,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從來沒有教我們認識、探究這些就在我之內發生的一切。
甚至,人類是如何神聖奇妙的存在,也快要被一種機械化思維的方式所取代。
今天,讓我們試著想想這個概念:
地球是個活的存有。
這個概念在稍早之前,還是普遍被所有地球上的人類共同相信的真實。
遠古時期的人類將自己視為地球的一部分,相互相依的生命關係,伴隨著時代演進與發展,人們逐漸遠離了地球的生命。取而代之的是愈來愈多人漸漸以純然物質的視角去看待地球這個存有。
甚至,遺忘了地球也是活著的。
倘若地球是一個活的存有,那麼他也會有他的生命歷程、他所處的環境 – 宇宙中的太陽系、也會有他與其他星球的互動、以及他的前世今生、以及更緊密的 – 地球與居住於其上的礦物、植物、動物、與人類之間的互動關係。
地球與太陽、月亮的互動關係,造就了地球上人類經驗到的晝夜; 地球與各行星的關係,影響著地球上礦物、潮汐、板塊位移、植物生長、動物遷徙等等,地球與其他星球的舞動,讓人間有了四季。
一天中的節奏、一年中的韻律,保守著我們維持生命的秩序、創造了一呼一吸之間的成長與彈性,我們也在呼吸吐納之間,與地球共享這生命的一切。
在希臘神話中,眾神之母 – 蓋亞這位創造之母的出現讓生命在地球上開始流動,東方傳說中三皇伏羲、女媧、神農分別也讓大地出現生機,人類開始成為地球居民。
神話是否只是神話?神話能否帶給人類一些啟示?那被現代人所遺忘的真實。
然而,身為現代人,我們擁有很強勁的力道,但是,我們將這樣的力氣用在哪裡?
「當人們看向宇宙時,他們認為那空間是一片虛無,星星就在那空無之中。
在過去,農民相信他們四處走動時周圍都是空虛的。
今天,每個人都知道我們周圍有空氣,而不是空虛。
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宇宙中並非空虛。那裡有著無論是物質或是精神存有。」
魯道夫. 施泰納(譯/孫承萱)
現代人有一個很好的立基點,我們的意識發展來到非常清晰、邏輯、開展的能力幾乎是前所未有的強大,也因此,「如何選擇?」勢必成為我們的課題。
生機互動農法帶領我們邁向一種學習方式,那方式與我們(至少我這個年代的人)成長的背景與教育方式不太相同,我們需要保有開放、彈性、與問題共處的能力,要實踐這門農法更需要夥伴,因為,每個人都有各自豐富的生命歷程,在那生命歷程之中,引導我們特別擅長與專業的地方將能用來協助他人,一起為世界帶來平衡的力量。
此刻,地球的生命岌岌可危,溫室效應、全球暖化、森林大火、疫情蔓延… 種種的危機都帶我們重新審視人類的行為,我們也因此有機會靜下來重新思考,身為人類,在天地之間,我能做什麼? 若有這麼多該做的事情,我要做什麼? 如何做?
生機互動農法背後的哲思是人智學,當我們在談這門農法時,我們總是會將眼光放遠、拉近,隨時保持著一種又遠又近的視角在討論許多現象。
我們能夠看得見的是萬事萬物的現象,一個現象的發生,其背後必有著一些力量在作用,我們雖然無法看見力量,假如我們知道如何解讀現象,真正讓現象對我們訴說真理,也許有機會,我們能認識力量,進而,去與那力量工作。
生機互動農法不是一門死的科學知識,也不僅只是務農的方式,而是一趟生命旅程,好好享受,你將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