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脩平
圖/黃瑞誠
觀察幼小孩童,醒著的每一刻都那麼真摰活潑地與世界互動,沒有人會懷疑幼童對周遭的一切有著新鮮的好奇,我們不需要刻意培養小小孩的興趣,因為所有事情都可以成為他們關注的對象,他們可以很自然地全副身心投注在觀察或玩耍裡。
這樣的關注和興趣是與生俱來的,也因此我們說幼童是「模仿」的存在。他們感知到的就直接內化,然後再表現出來,這就是模仿。沒有太多喜惡,也不帶太多思考,像是反射或映照一般,這是幼童的整個生命狀態,也是他們真正的興趣。
國小國中階段的孩子,情感逐漸甦醒,有了更多自己的品味(喜惡),大人似乎要「投其所好」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建立自己的偏好是個體化的過程,身旁的成人除非能和孩子建立起一種「典範」的關係,成為孩子想望、可欲、敬愛的對象,否則很難施教。
這也是引導與培養興趣的階段,可以多方嘗試,但不能每一樣都淺嚐即止,要有持續深入的練習,才能鍛鍊出能力。什麼能力?不是未來用來謀生的那種,是在付出(練習、辛苦)與收穫(享受、愉悅)之間的平衡練習。只要有適當的典範,孩子的興趣要培養出來,應該不太困難,但是大人也不要期望太高,以為每一種玩過的才藝都要成為終生的興趣或甚至專業,那孩子的壓力就太大了。
進入高中階段,理性思考與獨立判斷的能力開始萌芽,個體化進程繼續加深,在興趣的追尋和養成部份,他們也期待能由自己掌握更多。忙碌的生活行程裡如何塞入經營興趣的時間?能力與願望的不一致(例如小時候沒有好好練琴,長大想玩樂團)、現實與理想的拉扯、自己與世界的需要等,這些都是青少年掙扎的一部份。
說到叛逆或風暴,有外在和內在兩種呈現。外在的衝撞甚至決裂,顯而易見,如此表現的青少年也容易被歸為「難搞」或「壞小孩」,大人常對治他們的外在行為,卻忽略了心理需求。而表面上沒有明顯衝撞的「乖」小孩,看似讓大人比較好過,但他們的自我主張像是一把被吞回自己肚裡的鑰匙,若置之不理,到最後連自己也開不了那個鎖。
外在的撕裂,流血骨折,因為看得到,所以能夠得到照顧。內在的傷痕,淤滯悶阻,不易察覺,日久反而成為更大的困難。重點不在於是否轟轟烈烈,而在於探索的需求是否被滿足和承認。同樣地,外在的探索(如幼兒期學爬站走)容易設立安全的邊界,而內在的追求有時隱晦,保護的界線不容易拿捏,稍不小心,孩子就走向極端——過度張狂或過度壓抑。
在升學主義的年代走過青春期的這一代父母們,身處更加自由和開放的教育理念環境,如何應對青少年有時難免捉襟見肘,因為自己的青少年時期未曾享有那麼多的自由空間,難免會擔心我這樣做對孩子是好的嗎?而孩子想脫離父母的管束,相處越多衝突越大,親子不再像過去那樣黏膩在一起,父母面對孩子即將離家以及自己退休後的生活,也需要培養或找尋興趣,看著孩子勇於飛向廣闊的天空,「那我的興趣是什麼?」似乎在中年父母的心中隱然作痛著。
四十歲中期到五十歲前期,對應著少年十五、二十時,青春期碰上更年期,雙方都在生命的轉型中,孩子欣然綻放人生的第一次春天,中年父母想抓緊青春尾巴的第二春效應,或面對人生下半場的惶惑與中年危機。問起什麼是我真正的興趣?在朝九晚五的責任義務中打滾,或在柴米油鹽之間迷失了自我面貌的中年父母,此時是要繼續如常的例行?還是重拾年少的夢想?或另闢蹊徑,重新探詢生命的意義?
如何找回被吞進肚裡的那把鑰匙?
我們很難回到幼年時那樣單純地全然投入(或許片刻可以),也不容易像中小學生那樣如沐春風地全心跟隨典範(除非把成人的理智放在一旁),要效法青少年的朝氣昂揚,似乎體力也不允許。生命的發展有其進程,我們要用自己的成熟意識去回應生命帶來的問題。
人生沒有簡便的答案,回到生命的困頓、兩難、低谷,甚至豐盛、成就、愉悅的時刻,其中都有學習的機會。若是人到中年,無法肯定自己的興趣或人生追尋的方向,可以回頭檢視青春期和二十多歲時候的自己。有沒有好好叛逆、呼喊過?那時追尋的理想為何?已經實現或已不合時宜?若那時沒有機會追求,還記得那被噤聲了的夢想嗎?現在是拾起的時候嗎?或是,那夢想的內容本身已不重要,那麼,我能為年輕時受到壓抑的心靈好好地呼吸、抒發一下嗎?
人生是一條意識不斷擴展、深化、與朝向個體性的探索之路。每一個階段都有發展的任務,但我們太常以為離開學校或出了社會或成家立業一切穩當之後,就不再需要開展與學習。在物質和外在的生活中打轉越深,遺忘此生的學習和成長任務就越多,難怪會覺得自己面貌模糊。
從每日省思今天的生活開始,把意識和覺察帶入平凡人間,讓光亮照入我們久未觸碰之處,探問自己:還有什麼渴求?此生如何才是無憾?喜歡的就去嘗試,把每個經驗都收進心底品味,重新感受全然地投入(向0-7歲學習)、敬虔地跟隨(向8-14歲學習)、獨立自主的勇敢(向15-21歲學習)、年輕夢想的美麗(向21-28歲學習)。
過著充滿興致、熱情投入的生活,對無論哪個年紀的孩子來說都是最好的身教。施泰納說,陪伴孩子的成人最忌槁木死灰、心灰意冷、言行不一,那是對成長中人的最大傷害,他也期許教師對生命保有深刻的興趣,真切地關懷著人類與世界的未來。
「興趣」 不只點亮個人的內在生命,使生活充實、愉悅,興趣或許最終會發展成個人的志業或終生學習的方向。每個人心中點起小小的光亮,讓整個地球靈動、活躍起來,「興趣」 是最好的保健,也是連通個人靈性與宇宙靈性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