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福學校的精神》(GA297)前言
Robert F. Lanthe and Nancy Parsons Wittaker
中譯/陳脩平
1919年的春天,德國1已經不剩下什麼了,整個歐洲也僅存斷垣殘壁。社會裂解的嚴重情況超越政府崩盤、機構潰散,不只社會常規與道德觀念模糊混亂,經濟情勢更是險峻困阻。走過戰後破敗的世界,這樣蕭瑟不堪的景象刻入也刺痛著人心。希望不存,舉目所見盡是絕望。 一度信心昂揚的人們,現在滿臉羞愧、垂頭喪氣。曾經了解明白的,現在變成困惑猶疑。世界原本充滿著豐富的思想泉源,現在看來只是裂痕處處的不毛之地。往昔奠下的根基化為遍佈的碎石瓦礫。
德意志人民曾相信半世紀之前建立起來的帝國結構會永垂不朽。1914年八月,人們認為戰爭帶來的災難會證明這個結構無堅不摧。到了今天,我們只剩下那個結構的殘骸遺跡。經過這一番洗禮之後,回顧與反省回到正軌,因為這個經驗證明了半世紀以前的信念——特別是戰爭時期的主導思想——是悲劇性的錯誤2。
四面八方湧出的不是反省,而是想要控制住局勢的努力。成千上萬的人投入重建,以或大或小的規模,試圖把破碎的局面轉變為更好的世界。人們提出的解決方案彼此衝突、扞格,從軍事獨裁到創建一個巴伐利亞蘇維埃等意見都有。驅動著社會活動的是意識型態而非理念。
這些兩極化的努力方向撕扯著戰後的德國社會。對立陣營彼此之間的憎恨占據了公共輿論的焦點,這是一場沒有希望的徒勞,無論改革方案的成果如何。在分歧勢力的喧囂背後,人們企求著更好的社會,但疾呼吶喊的噪音遮蓋一切,慎思審察之後的聲音根本不可能被聽見。1917年七月,魯道夫‧施泰納對德奧兩國政府提出一份建議,詳述三元社會有機體(Threefold Social Organism)的原則要如何實踐。這份提案送達德國總理官邸之後不出幾天,爆發內部政爭,而他的提案也就無人聞問、不疾而終;奧國政府也一樣沒有回應。施泰納轉向訴求德國人民。他在公開演講裡一再重提,人們必須超越空洞的口號、標語,必須無畏地評量過去,並以清晰的承諾面向未來。他的〈致德意志人民及文明世界書〉(Call to the German People and the Civilized World)是一份深思熟慮後的訴求,基於對過去毫不保留的評估及對人類需求的深刻認識,他指出一個新的方向。儘管苦心孤詣,施泰納很快就了解到徒有理念是不足以推動一個社會向前進化的。
施泰納不得不思量:為什麼人們似乎無法理解為了創造一個真正人性化的新社會該做哪些努力。他為自己的提案不被接受所下的結論是:人們所受的教育使得他們無法思考任何不是熟悉、例行的事物,因此也無法投身在創造性的活動裡。社會變革的機會之窗一度敞開。德國處於混亂之中,而德國人尋求著重建社會的答案。問題是,要如何帶來正面的變革?社會變革不能是來自政治上的強制、壓迫,也不能是來自革命的動盪、暴亂。只有全面發展人類的思考、情感、意志3等能力才能帶來真正人性化的社會。當思考發展起來時,人們就能夠清晰地覺察當前的情況,並對帶來正面效果的變革形成確實的想像。正確地培育情感能力使人感知到如何把那些想像與外在世界結合起來。強健的意志才有可能把那些想像轉化為朝向世界的作為。只有如此才能打造出健全的人類社會。施泰納於是找到了結論:在足夠數量的人們接受以全人發展為目標的教育之前,是不可能有真正人性的社會變革。
華德福—艾斯托里亞菸草公司的總經理艾米爾‧莫特先生及施泰納的一些學生在1918年十一月施泰納在瑞士的一場演說中,首度點燃想望,願意積極投入德國社會的重建工作。不久後,在十一月中與華德福—艾斯托里亞工廠員工的一次討論裡,他決意要創辦一所學校,雖然在那時根本還沒有對這所學校的明確圖像。在1919年一月的討論中,施泰納提到為了達到真正的社會改造,必須辦學。
三個月後,在施泰納對工廠員工的一次演說之後4,工人們表達了想要有一所新學校的願望,莫特先生當然立刻就承接起這個願望。數週之後,莫特先生已經開始就設立一所新學校的事情與教育部長進行討論,會談得到很正面的回應。與工廠員工會議後的兩天,便召開第一次與「教師」的會議,與會者是施泰納、莫特及兩位未來的華德福老師(史托克邁爾與韓恩)。三週之後,教育部長同意設立學校。特別是,雙方同意這所新學校的學生在三、六、八年級結束時必須達到公立學校學生的程度。然而,在這三個階段之間,如何教和教什麼則交由學校的教育主管決定。取得這個協議後,施泰納、莫特和其他的協助者便開始著手興辦華德福學校。
自由華德福學校(Free Waldorf School)是在社會變革的契機之下出現的,期待把社會轉變為一個關照真實人性的社群。教師的內在鍛鍊及施泰納的靈性洞察是一股生命力量,這股力量注入在朝向變革的願望裡。這個教育的目標是,在施泰納的洞見引導之下,教師活躍而豐富的內在工夫可以在孩童身上培養出思考的力量、感受的深度、意志的強健,從學校教育的年月中,孩童長成人類社群(Human Community)的一員,完整參與人類社群,而能夠面向並轉化這個世界。
(以下略去對本書各章節的簡要介紹)
注釋:
- 中譯注: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於德意志帝國時期,停戰協定簽署的同時(1918年十一月)也爆發德國革命,改採共和制並頒訂威瑪憲法(1919年八月),史稱威瑪共和,正式國名為德意志國。施泰納的三元社會運動、第一所華德福學校的設立等正好在一戰後德國體制變動、青黃不接的時期,1919年春天已進入威瑪共和,故稱德國。
- 原注:施泰納〈致德意志人民及文明世界書〉,1919年三月,收錄於《朝向社會之更新:社會問題中的基本議題》,Rudolf Steiner Press(倫敦)出版。
- 中譯注:英文原文以字首大寫表示Thinking, Feeling, Willing,推測乃為了指明是人智學理念下所稱的思考、情感、意志,以有別於日常生活語意裡的概念。
- 原注:施泰納,<無產階級者的需求及其未來的實現>(Polestarian demands and their future practical realization),1919.4.23,收錄於GA330。
=========================
感謝Anthroposophic Press授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