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脩平
圖/取自綠傳媒https://greenmedia.today/,特此誌謝
每種植物有其原型,在植物觀察的第四個層次裡,探究的是植物的原型或說是存有,老師說那也是這類植物「存在的理由」,主要是它與環境的關係,它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可以生長得最好?它為周遭環境貢獻了什麼?
這對應到生命史的中後期階段,需要的是自我反思的能力,因為每個人就是一個原型,不像一株植物是去活出它這個種類的生命特性,一個人要活出的是自己的理念,也只有自己才能回答「存在的理由」。
在生命前期,得自於世界者多,那是培育和養成階段;到了中後期,在探問人生使命與任務時,是付出多於得到,問的是我能貢獻什麼,而不是我能收穫什麼。
就像植物在綻放絢麗、辨識度最高的花朵之後,下一步要留下種子。我們的人生使命與任務是種子,帶向未來,為了下一輪的生命;使命與任務不在彰顯自身的花朵,那只是一個過程。
談到給予、付出,不免想到現代人長於累積、聚集,好像擁有得越多就越不滿足,生命好似一個填不滿的空洞,有了還要更多,這樣的不滿足從何而來?
老師說是物質主義造成的,沒有認識到人的實相是靈心身的存有。心—靈的生命只能用心—靈的質素去充實,一直填塞物質也不會覺得飽滿,這是人性本質使然。就像植物需要水,澆灌牛奶並無助益。
就像清潔時,移除了塵埃或雜物,多出來的空間要用什麼填補?再次堆積新的物品?
我們都去過雅潔的教堂或佛寺,空間寬敞,擺設簡單,寧靜的空間中有著淨化、提升、撫慰、震動人心的力量,那股力量哪裡來的?我們也體驗過大自然的生機盎然,無論是開闊的田野或茂密的森林,使我們感到清新的並不只是芬多精而已,還有那股不可言喻的氛圍。
在踏入人生中後期的我們,開始探問生命的意義、此生的任務為何,如果我們去學習心—靈的力量和氛圍,而不是繼續關注物質的豐厚與富足,就可以帶給世界更多的禮物。
認識人的心—靈存有,也會帶來療癒的力量,不是消滅那個永無饜足的空洞,而是知道可以用什麼填補。
==========================
本文感謝Karl Heinz-Finke老師、Linda Thomas老師、Benjamin Cherry老師在課程中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