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智學會代表機構致人智學會會員的公開信


中譯/陳脩平



1923.2.13
親愛的朋友:

人智學會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必須以充份的意識去掌握這個新階段,並且以之形塑我們的人智學工作。早年,我們只要開放心胸去吸收靈性科學的研究成果,並且在一小群人之間進行人智學工作就夠了。近年來,人智學運動已逐漸成為全球性的運動。對於那些在公眾場合代表人智學發聲的人們來說,這些變化帶來了挑戰,一部份是因為時代的變化,另一部份是因為人智學的內部進程。

自從1919年以來,許多受到人智學啟發的人們相信人智學可以豐富人類實際生活的所有面向,他們以人智學世界觀為基礎開始了一系列的創業,把人智學的教導運用在實際事務上。施泰納博士全然支持、順應這些新創作為,他相信那些踏上創業歷程的人們是預備好要為這些事業獻身的。在人智學會裡,人們開始以為這些事業活動是施泰納博士開始的。注意到這樣的誤解,我們的職責是要去強調事實並非如此。這些事業的責任完全在那些創始者的手中。

只要人智學能夠發揮其內在本具的動能,無論在哪兒它都能結出豐碩的成果,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看看歌德館的建造吧,雖然它不久前遭焚毁;看看優律司美藝術在瑪麗施泰納女士的帶領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些人智學的外在作為已在世界上獲得肯定,人們認可人智學是普世人性的重要創發。還有,獨立華德福學校與根據人智學靈性認知而來的教育方式在德國及其他地方得到許多重視。在經濟活動方面,雖然來自過時觀點的反擊依舊強烈,但是像明日股份有限公司(Der Kommende Tag)這樣的企業在整體經濟條件的限制之下,仍然能達成其重要任務,這樣的經濟模式被證明為可能的。

施泰納博士已談過超感官洞察如何可以豐富學術研究的活動。然而,正因為如此,我們的人智學工作被推向前所未有的任務。科學家只有整合人智學的方法在他們的研究裡才能完成這樣的任務,例如莉莉寇利思可女士(Mrs. L. Kolisko)在科學研究院裡關於脾臟功能的研究工作便是如此。任何人若知道到目前為止在這個領域所遇到的困難,就會對她劃時代的發現感到欣喜不已,她開啟了對人類有機體本質的新認識。赫曼巴拉維爾博士(Dr. Hermann von Baravalle)關於數學與物理學教育的論文,是這個領域裡的重大成就,卡洛琳海德布蘭博士(Dr. C. von Heydebrand)對於實驗教學法的嚴苛評論也是在教育領域裡的真實貢獻。海德布蘭博士的著作揭露實驗心理學運用在教育實務時的脫軌、怪異的現象,並首次呈現靈性科學教育藝術的正面成果作為對照。但若我們自己對這些成果都不加重視,要怎麼期待非人智學者的學術界人士會賞識呢?

除了這些正面的成果以外,施泰納博士多次指出,研究人員可以如何發現超感官覺察的路徑從正統的科學研究當中延伸出來。若人智學會真的想要成為人智學活動的承載者,它就必須對這些重要的任務保持興趣和關注。這個學會的主要任務是去促成達到靈性科學認知的過程。在許多人身上的情況是,現代意識正在經歷轉變,而這對人們造成威脅,把他們逼進心理混亂的角落,這個情況只能以人智學修為的形塑力量去加以導正、制衡。

年輕人天生具有接納新事物、新發展的潛力。他們的追尋引領他們走出昏暗的講堂、教室——即便在高等教育的殿堂裡也看得到這樣的趨勢——引領他們找到像人智學這樣的思想。人智學必須順應、配合他們對健全心靈的追求與想望,抓住他們的識見、情感、道德與宗教上的努力。老一輩已經走在人智學心魂發展道路上的人不可以反對、抵擋年輕人,因為這樣的心魂成長會在所有人心中喚醒年輕的力量。在我們努力朝向人智學心魂發展的道路上,沒有年輕與年長之分。

反對我們的陣營對我們的中傷、誹謗,需要以清晰、事實為基礎,強而有力的回擊。當施泰納博士一開始設立人智學靈性科學時,這些反對力量還不構成太大傷害。危險的攻擊始自1919年,當各式各樣人智學相關的創業開始出現之後。反對者運用前會員似是而非的說法企圖一次駁倒人智學。我們的反對者以這樣的方式肆無忌憚地人身攻擊、中傷施泰納博士。

人智學會的工作(特別是想於外在世界中代表人智學的那些人)要強勁地回應這些污衊,這樣一來,施泰納博士才能免於這些無謂的攻擊。特別是那些包裝在「心理學研究」之下的抨擊,幾乎被所有反對我們的人無條件地接受,我們必須讓這些蓄意為惡者的真實樣貌攤在陽光下,讓他們在公眾之前負起言論責任。

舉例來說,在慕尼黑有一個人表達對施泰納博士的狂熱效忠,他的表達方式十分惱人,他說:巴不得把握每一個機會親吻施先生的手。由於這樣的浮誇虛榮沒有得到回應,他反過來變成同樣狂熱的反對者,而我們的所有敵人都引述這個人的說法。最近的一個例子也是同樣情況。有一位在一間古老而著名大學裡的講師,包裝成出於學術上的興趣,想取得我們未公開的文件。幾乎在同時,這個人又大言不慚地悍然要求我們的幾位會員不可以在後續的論爭中破壞他的學術生涯。我們必須留意並把這些新近出現的打擊手法公諸於世。他們常是濫用自己的正式職務或學術權威,試圖在他們的同儕之間扭曲人智學的形象,常惡意截取施泰納博士書籍和演講中的一部份,斷章取意、牛頭對馬嘴式地胡扯。我們必須反擊這樣的曲解,以事實性的陳述來介紹人智學的靈性寶藏。

讓人智學以完整尊嚴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並且讓所有人類心魂都能接觸到人智學,這是我們的職責。只有以獨立的靈性經驗為基礎,我們才有可能做到。反對我們的人所說的話——例如,他們說超感官覺察中觀察到的人類前一個演化階段裡的發展,對現實人生沒有幫助——人智學者們只要採取務實的行動,是可以、也必須加以抵制的。若在我們各分會的工作裡去開展超感官覺察,就可以證明這樣的鍛鍊可以強化人格並照亮我們的存在。此時,關於出生前和死亡後的事物就不再是抽象或教條的,而是可以直接經驗到的,作為一股道德力量被經驗到。當人智學者們在其行動和態度中經歷到,透過人智學研究再度活化基督教、賦予基督教義以生命,這些就不會再被當作有爭議的說法或是不穩妥的承諾。

我們面臨的反對勢力如此強大,不應該讓人智學會可運用的靈性力量虛耗在衝突摩擦或是隔閡對立中。我們必須在充份的通力合作、協調聯繫之中開展這些力量,學會的領導團體必須鼓勵並協助每一個人活出人智學的精神,讓每一個人盡其所能地為我們的共同目標奉獻。人智學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是重要的。我們必須尋求新的、有彈性的組織工作形式,讓人智學會從目前這種有一部份是自己造成的孤立隔絕的狀態,走向可以用多元的方式對外溝通我們所擁有的靈性資產。學會的領導者必須受到支持,也必須保有彈性,這彈性來自於活躍的會員代表們的參與,這些人對我們整體的工作感同身受、自覺負有同樣的責任感。

這封信的訴求只是要讓會員們明白,我們覺察到人智學會此刻面臨的新任務。我們會把這些想法提到會員代表大會尋求諮詢。由於我們必須進行的決策茲事體大,我們正要求在德國的各工作小組派代表來開會,2.25-28在斯圖佳特,我們要討論人智學會重組的事情。直到會員大會之前,以下簽名人會繼續作為代表機構,負責處理人智學會的各項事務。

1923.2.13於斯圖佳特
Jurgen v. Grone, Dr. Eugen Kolisko, Johanna Mucke, Emil Leinhas, Dr. Otto Palmer, Dr. Friedrich Rittelmeyer, Dr. Carl Unger, Wolfgan Wachsmuth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智學鍛鍊--八個基礎練習與行星的連結

八個基礎練習來自魯道夫.施泰納  整理撰文/孫承萱 照片來自NASA 行星的力量,以八個基礎練習作為思考行星與人間的連結。 八個層次的練習,也被稱為八正道,在人智學中是一個基礎的意識鍛鍊,如果可以每天進行這個鍛練,會是非常好的! 在施泰納的著作<<認識更高層的世界>>一書中,寫到十六瓣蓮花的開展,最近與各位分享的八正道的練習,正是協助發展我們內在蓮花的基礎鍛鍊。 照片來自thelocal.se 星期日對應到的是太陽。 「星期日【正思維】Right Judgment(正確的判斷) 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在完全充分的考量之下決定。讓任何未加思索的行動,每一件無意義的作為遠離我們的心魂。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應當有充足完備的理由,並且拋開無意義的行為舉止。一旦確認了決定的正確性,便秉持內在的信念,堅持到底。 這就是所謂的 正思維。」 太陽帶來和諧的能量與存在的特質。 靜靜地陪伴宇宙間所有的存在互動、位移,觀照著整個宇宙的狀態,以無私的姿態安靜的尊重彼此。 太陽也在整個宇宙創造出一個充滿光亮的空間,在那空間中,一呼一吸帶著和諧與平靜的溫暖。 在這一天,我們在內心邀請太陽的力量進入,協助我們將意識延伸到太陽的姿態,他的奉獻、安靜、寬容與周全。 每個人都有內在道德性的直覺,當我們連結到太陽的力量時,很容易能感受到那股和諧能量與安靜的感受,我們試著將正思維帶入星期日的生活中,將有機會更認識自己的某個面向。 照片來自medium.com 星期一對應到的是月亮。 「星期一 【正語】Right Speech/ Word(正確的話語) 對努力提升靈性發展的人而言,應當只說有意義的話語。只為說話而說話,只為消磨時間的閒談,這些情況都有害。要避免一般性、主題混雜或沒有連貫的對話。這不意味著個人必須關閉與他人的互動,而是應該在交談中一步一步發展出有意義之事,說話及回答都經過各種角度的思考,沒有原因絕不說話--寧可保持沉默。 每個人應試著不說太多,也不說太少的話。首先安靜傾聽,然後再反省所說過的話。 這就是所謂的 正語。」 月亮在宇宙中彷彿一面通透的鏡子,純粹地反射、映照一切的發生。 人類透過言語傳達內心的思考、心之所向,言語映照著內心的某個面向,心魂被言語映照,言語有可能成為行動的前導。我思考、關注的面向可能成為我與朋友談話的內容,我內心想做的事,透過言語傳遞給...

華德福學校的音樂教育

演講/ J udith Clingan 撰文/林妍伶 ==================================== Judith Clingan 是澳洲知名音樂家,從事音樂教學六十餘年 , 投入華德福教育長達三十年,遍歷澳洲各地、紐西蘭、印度、台灣、中國等地的華德福學校及師訓機構,作育英才無數,帶領 Wayfarers ( 旅行者合唱團 ), 陪伴青少年在巡迴演出過程中學習 、 熱愛 、 分享音樂 , 著有 《 Play On : 直笛、其他管樂器在華德福音樂教育的運用 》 。 本文集合 2018 年五月份 Judith 老師來台為中文版新書宣傳時,對華德福教育中的音樂教學所提點的看法,由全程陪同新書宣傳活動的林妍伶老師整理撰文。 ==================================== 幼兒階段的音樂體驗 在 澳洲與許多其他國家,音樂教育不被重視,有些政府甚至認為等到孩子長大一點再開始 接觸音樂 即可,所以許多 學校在 幼稚園、國小階段沒有音樂課。然而,我在匈牙利學習音樂教育時,了解到音樂對越小年紀的孩子越是重要,所以,萬一學校無法持續在國 小 、 國中、 高中提供音樂課程 的話 , 那麼 寧可 把資源放 在幼小 階段的孩子, 盡可能給予合適 他們 的音樂 課程 。 既然我們現在要探討華德福 教育 ,就應該了解施泰納的看法。施泰納曾說,唱歌是最重要的事。首先,他表示音樂非常重要,我們為了培養孩子的音樂性,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跟孩子一起唱歌。在孩子生活中出現的大人,需要每天經常在孩子面前唱歌。有些音樂教育家表示母親懷胎時,就應該經常唱歌,讓腹中胎兒聆聽、感受歌聲帶來的震動。  或許華德福與非華德福教育最大的差異是給孩子的音樂類型。施泰納說孩子年幼時,到他們八、九歲的階段,最需要的環境是「善」與「愛」。因此孩子年幼時,我們應該提供他們 充滿 愛的氛圍,並且用歌唱來傳達。孩子還在襁褓階段時,給他們廣播或 CD 的音樂,對他們來說幫助不大,事實上,最好不要給這個階段的孩子用科技產品發出的聲音。實驗指出,將兩盆植物放置於不同空間,一盆接觸嘈雜大聲的音樂,過了一陣子,這盆植物死了;另一盆處在優美樂音之下的植物則欣欣向榮。  另一個差異是,施泰納重視人...

邁凱爾節與人類心魂的力量 第一講

邁凱爾節與人類心魂的力量(GA223)第一講 一九二三 年九月二十七日,維也納 翻譯:孫承萱 校訂:陳脩平 校對:尤清、丁力藺、黃妃釧、陳佩侰 繪圖:Shelly Caskey(from Pinterest) 今日,當人們談起人智學時,出現許多錯誤的陳述,其一是認為人智學是智性的,過於重視科學思維,且沒有考量到人類 性情 (Gemüt)的需要。因此,我選擇以 人智學 和人類 性情 作為這個短講系列的主題,能夠在維也納對各位親愛的朋友們分享這個主題,我感到十分滿足。 在過去三、四個世紀的文明理智發展中,人類的 性情 確實完全被排除在認知領域之外。如今,人們不厭其煩地堅持認為,我們不能止步於單調枯燥、實事求是的理智所能理解的事物。儘管如此,當人們需要獲取知識時,仍然完全依賴智力。另一方面,人們不斷強調人類的 性情 應該重新發揮作用,但卻沒有給它機會。我們沒有給人類 性情 任何機會去接觸任何宇宙奧祕,並且把 性情 的活動範圍限縮在與一個人最密切相關的事物上,也就是那些只以最個人化的方式所決定的事情上。 今天,我們先以歷史回顧的方式探討在人類進化的早期階段, 性情 如何在認知的過程中發揮作用。遠古以前,人類努力想要明白自己是如何進入世界、宇宙並參與在不斷變化的時代裡,那時, 性情 能夠召喚宏偉而強烈的圖象來到人類心魂之前,以照亮人類的認知之路。在人類 性情 仍然能對世界觀(Weltanschauung*)做出某程度貢獻的年代裡,這些圖象確實構成其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們代表廣大而全面的宇宙聯繫,並確定人類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校註:德語「世界觀」的涵義則是「著眼世界之上」,是德國知識論中所使用的詞彙,指的是「廣泛世界的觀念」,它是一種人類知覺的基礎架構,透過它,一個人可以理解這個世界並且與它互動。) 為了建立一些基礎,讓我們可以進一步研究人智學觀點下的人類 性情 ,今天我想向各位介紹一個宏偉莊嚴的圖象,它在過去曾經發揮我剛才所說的那種作用。同時,這個圖象也尤其適合以新的方式再次呈現於人類心魂之前,我們也將談到這一點。我想提的這個圖象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但是,它對人類意識的重要性已經逐漸、部分消失,另一部分則因為誤解而陷入泥淖: 我指的是 邁凱爾與龍衝突、戰鬥的圖象 。許多人仍然深受其影響,但其更深刻的意涵要不是十分模糊,要不就是被誤解。它與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