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譯/陳脩平
1923.2.13
親愛的朋友:
人智學會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必須以充份的意識去掌握這個新階段,並且以之形塑我們的人智學工作。早年,我們只要開放心胸去吸收靈性科學的研究成果,並且在一小群人之間進行人智學工作就夠了。近年來,人智學運動已逐漸成為全球性的運動。對於那些在公眾場合代表人智學發聲的人們來說,這些變化帶來了挑戰,一部份是因為時代的變化,另一部份是因為人智學的內部進程。
自從1919年以來,許多受到人智學啟發的人們相信人智學可以豐富人類實際生活的所有面向,他們以人智學世界觀為基礎開始了一系列的創業,把人智學的教導運用在實際事務上。施泰納博士全然支持、順應這些新創作為,他相信那些踏上創業歷程的人們是預備好要為這些事業獻身的。在人智學會裡,人們開始以為這些事業活動是施泰納博士開始的。注意到這樣的誤解,我們的職責是要去強調事實並非如此。這些事業的責任完全在那些創始者的手中。
只要人智學能夠發揮其內在本具的動能,無論在哪兒它都能結出豐碩的成果,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看看歌德館的建造吧,雖然它不久前遭焚毁;看看優律司美藝術在瑪麗‧施泰納女士的帶領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些人智學的外在作為已在世界上獲得肯定,人們認可人智學是普世人性的重要創發。還有,獨立華德福學校與根據人智學靈性認知而來的教育方式在德國及其他地方得到許多重視。在經濟活動方面,雖然來自過時觀點的反擊依舊強烈,但是像明日股份有限公司(Der Kommende Tag)這樣的企業在整體經濟條件的限制之下,仍然能達成其重要任務,這樣的經濟模式被證明為可能的。
施泰納博士已談過超感官洞察如何可以豐富學術研究的活動。然而,正因為如此,我們的人智學工作被推向前所未有的任務。科學家只有整合人智學的方法在他們的研究裡才能完成這樣的任務,例如莉莉‧寇利思可女士(Mrs. L. Kolisko)在科學研究院裡關於脾臟功能的研究工作便是如此。任何人若知道到目前為止在這個領域所遇到的困難,就會對她劃時代的發現感到欣喜不已,她開啟了對人類有機體本質的新認識。赫曼‧巴拉維爾博士(Dr. Hermann von Baravalle)關於數學與物理學教育的論文,是這個領域裡的重大成就,卡洛琳‧馮‧海德布蘭博士(Dr. C. von Heydebrand)對於實驗教學法的嚴苛評論也是在教育領域裡的真實貢獻。海德布蘭博士的著作揭露實驗心理學運用在教育實務時的脫軌、怪異的現象,並首次呈現靈性科學教育藝術的正面成果作為對照。但若我們自己對這些成果都不加重視,要怎麼期待非人智學者的學術界人士會賞識呢?
除了這些正面的成果以外,施泰納博士多次指出,研究人員可以如何發現超感官覺察的路徑從正統的科學研究當中延伸出來。若人智學會真的想要成為人智學活動的承載者,它就必須對這些重要的任務保持興趣和關注。這個學會的主要任務是去促成達到靈性科學認知的過程。在許多人身上的情況是,現代意識正在經歷轉變,而這對人們造成威脅,把他們逼進心理混亂的角落,這個情況只能以人智學修為的形塑力量去加以導正、制衡。
年輕人天生具有接納新事物、新發展的潛力。他們的追尋引領他們走出昏暗的講堂、教室——即便在高等教育的殿堂裡也看得到這樣的趨勢——引領他們找到像人智學這樣的思想。人智學必須順應、配合他們對健全心靈的追求與想望,抓住他們的識見、情感、道德與宗教上的努力。老一輩已經走在人智學心魂發展道路上的人不可以反對、抵擋年輕人,因為這樣的心魂成長會在所有人心中喚醒年輕的力量。在我們努力朝向人智學心魂發展的道路上,沒有年輕與年長之分。
反對我們的陣營對我們的中傷、誹謗,需要以清晰、事實為基礎,強而有力的回擊。當施泰納博士一開始設立人智學靈性科學時,這些反對力量還不構成太大傷害。危險的攻擊始自1919年,當各式各樣人智學相關的創業開始出現之後。反對者運用前會員似是而非的說法企圖一次駁倒人智學。我們的反對者以這樣的方式肆無忌憚地人身攻擊、中傷施泰納博士。
人智學會的工作(特別是想於外在世界中代表人智學的那些人)要強勁地回應這些污衊,這樣一來,施泰納博士才能免於這些無謂的攻擊。特別是那些包裝在「心理學研究」之下的抨擊,幾乎被所有反對我們的人無條件地接受,我們必須讓這些蓄意為惡者的真實樣貌攤在陽光下,讓他們在公眾之前負起言論責任。
舉例來說,在慕尼黑有一個人表達對施泰納博士的狂熱效忠,他的表達方式十分惱人,他說:巴不得把握每一個機會親吻施先生的手。由於這樣的浮誇虛榮沒有得到回應,他反過來變成同樣狂熱的反對者,而我們的所有敵人都引述這個人的說法。最近的一個例子也是同樣情況。有一位在一間古老而著名大學裡的講師,包裝成出於學術上的興趣,想取得我們未公開的文件。幾乎在同時,這個人又大言不慚地悍然要求我們的幾位會員不可以在後續的論爭中破壞他的學術生涯。我們必須留意並把這些新近出現的打擊手法公諸於世。他們常是濫用自己的正式職務或學術權威,試圖在他們的同儕之間扭曲人智學的形象,常惡意截取施泰納博士書籍和演講中的一部份,斷章取意、牛頭對馬嘴式地胡扯。我們必須反擊這樣的曲解,以事實性的陳述來介紹人智學的靈性寶藏。
讓人智學以完整尊嚴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並且讓所有人類心魂都能接觸到人智學,這是我們的職責。只有以獨立的靈性經驗為基礎,我們才有可能做到。反對我們的人所說的話——例如,他們說超感官覺察中觀察到的人類前一個演化階段裡的發展,對現實人生沒有幫助——人智學者們只要採取務實的行動,是可以、也必須加以抵制的。若在我們各分會的工作裡去開展超感官覺察,就可以證明這樣的鍛鍊可以強化人格並照亮我們的存在。此時,關於出生前和死亡後的事物就不再是抽象或教條的,而是可以直接經驗到的,作為一股道德力量被經驗到。當人智學者們在其行動和態度中經歷到,透過人智學研究再度活化基督教、賦予基督教義以生命,這些就不會再被當作有爭議的說法或是不穩妥的承諾。
我們面臨的反對勢力如此強大,不應該讓人智學會可運用的靈性力量虛耗在衝突摩擦或是隔閡對立中。我們必須在充份的通力合作、協調聯繫之中開展這些力量,學會的領導團體必須鼓勵並協助每一個人活出人智學的精神,讓每一個人盡其所能地為我們的共同目標奉獻。人智學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是重要的。我們必須尋求新的、有彈性的組織工作形式,讓人智學會從目前這種有一部份是自己造成的孤立隔絕的狀態,走向可以用多元的方式對外溝通我們所擁有的靈性資產。學會的領導者必須受到支持,也必須保有彈性,這彈性來自於活躍的會員代表們的參與,這些人對我們整體的工作感同身受、自覺負有同樣的責任感。
這封信的訴求只是要讓會員們明白,我們覺察到人智學會此刻面臨的新任務。我們會把這些想法提到會員代表大會尋求諮詢。由於我們必須進行的決策茲事體大,我們正要求在德國的各工作小組派代表來開會,2.25-28在斯圖佳特,我們要討論人智學會重組的事情。直到會員大會之前,以下簽名人會繼續作為代表機構,負責處理人智學會的各項事務。
1923.2.13
親愛的朋友:
人智學會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必須以充份的意識去掌握這個新階段,並且以之形塑我們的人智學工作。早年,我們只要開放心胸去吸收靈性科學的研究成果,並且在一小群人之間進行人智學工作就夠了。近年來,人智學運動已逐漸成為全球性的運動。對於那些在公眾場合代表人智學發聲的人們來說,這些變化帶來了挑戰,一部份是因為時代的變化,另一部份是因為人智學的內部進程。
自從1919年以來,許多受到人智學啟發的人們相信人智學可以豐富人類實際生活的所有面向,他們以人智學世界觀為基礎開始了一系列的創業,把人智學的教導運用在實際事務上。施泰納博士全然支持、順應這些新創作為,他相信那些踏上創業歷程的人們是預備好要為這些事業獻身的。在人智學會裡,人們開始以為這些事業活動是施泰納博士開始的。注意到這樣的誤解,我們的職責是要去強調事實並非如此。這些事業的責任完全在那些創始者的手中。
只要人智學能夠發揮其內在本具的動能,無論在哪兒它都能結出豐碩的成果,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看看歌德館的建造吧,雖然它不久前遭焚毁;看看優律司美藝術在瑪麗‧施泰納女士的帶領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些人智學的外在作為已在世界上獲得肯定,人們認可人智學是普世人性的重要創發。還有,獨立華德福學校與根據人智學靈性認知而來的教育方式在德國及其他地方得到許多重視。在經濟活動方面,雖然來自過時觀點的反擊依舊強烈,但是像明日股份有限公司(Der Kommende Tag)這樣的企業在整體經濟條件的限制之下,仍然能達成其重要任務,這樣的經濟模式被證明為可能的。
施泰納博士已談過超感官洞察如何可以豐富學術研究的活動。然而,正因為如此,我們的人智學工作被推向前所未有的任務。科學家只有整合人智學的方法在他們的研究裡才能完成這樣的任務,例如莉莉‧寇利思可女士(Mrs. L. Kolisko)在科學研究院裡關於脾臟功能的研究工作便是如此。任何人若知道到目前為止在這個領域所遇到的困難,就會對她劃時代的發現感到欣喜不已,她開啟了對人類有機體本質的新認識。赫曼‧巴拉維爾博士(Dr. Hermann von Baravalle)關於數學與物理學教育的論文,是這個領域裡的重大成就,卡洛琳‧馮‧海德布蘭博士(Dr. C. von Heydebrand)對於實驗教學法的嚴苛評論也是在教育領域裡的真實貢獻。海德布蘭博士的著作揭露實驗心理學運用在教育實務時的脫軌、怪異的現象,並首次呈現靈性科學教育藝術的正面成果作為對照。但若我們自己對這些成果都不加重視,要怎麼期待非人智學者的學術界人士會賞識呢?
除了這些正面的成果以外,施泰納博士多次指出,研究人員可以如何發現超感官覺察的路徑從正統的科學研究當中延伸出來。若人智學會真的想要成為人智學活動的承載者,它就必須對這些重要的任務保持興趣和關注。這個學會的主要任務是去促成達到靈性科學認知的過程。在許多人身上的情況是,現代意識正在經歷轉變,而這對人們造成威脅,把他們逼進心理混亂的角落,這個情況只能以人智學修為的形塑力量去加以導正、制衡。
年輕人天生具有接納新事物、新發展的潛力。他們的追尋引領他們走出昏暗的講堂、教室——即便在高等教育的殿堂裡也看得到這樣的趨勢——引領他們找到像人智學這樣的思想。人智學必須順應、配合他們對健全心靈的追求與想望,抓住他們的識見、情感、道德與宗教上的努力。老一輩已經走在人智學心魂發展道路上的人不可以反對、抵擋年輕人,因為這樣的心魂成長會在所有人心中喚醒年輕的力量。在我們努力朝向人智學心魂發展的道路上,沒有年輕與年長之分。
反對我們的陣營對我們的中傷、誹謗,需要以清晰、事實為基礎,強而有力的回擊。當施泰納博士一開始設立人智學靈性科學時,這些反對力量還不構成太大傷害。危險的攻擊始自1919年,當各式各樣人智學相關的創業開始出現之後。反對者運用前會員似是而非的說法企圖一次駁倒人智學。我們的反對者以這樣的方式肆無忌憚地人身攻擊、中傷施泰納博士。
人智學會的工作(特別是想於外在世界中代表人智學的那些人)要強勁地回應這些污衊,這樣一來,施泰納博士才能免於這些無謂的攻擊。特別是那些包裝在「心理學研究」之下的抨擊,幾乎被所有反對我們的人無條件地接受,我們必須讓這些蓄意為惡者的真實樣貌攤在陽光下,讓他們在公眾之前負起言論責任。
舉例來說,在慕尼黑有一個人表達對施泰納博士的狂熱效忠,他的表達方式十分惱人,他說:巴不得把握每一個機會親吻施先生的手。由於這樣的浮誇虛榮沒有得到回應,他反過來變成同樣狂熱的反對者,而我們的所有敵人都引述這個人的說法。最近的一個例子也是同樣情況。有一位在一間古老而著名大學裡的講師,包裝成出於學術上的興趣,想取得我們未公開的文件。幾乎在同時,這個人又大言不慚地悍然要求我們的幾位會員不可以在後續的論爭中破壞他的學術生涯。我們必須留意並把這些新近出現的打擊手法公諸於世。他們常是濫用自己的正式職務或學術權威,試圖在他們的同儕之間扭曲人智學的形象,常惡意截取施泰納博士書籍和演講中的一部份,斷章取意、牛頭對馬嘴式地胡扯。我們必須反擊這樣的曲解,以事實性的陳述來介紹人智學的靈性寶藏。
讓人智學以完整尊嚴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並且讓所有人類心魂都能接觸到人智學,這是我們的職責。只有以獨立的靈性經驗為基礎,我們才有可能做到。反對我們的人所說的話——例如,他們說超感官覺察中觀察到的人類前一個演化階段裡的發展,對現實人生沒有幫助——人智學者們只要採取務實的行動,是可以、也必須加以抵制的。若在我們各分會的工作裡去開展超感官覺察,就可以證明這樣的鍛鍊可以強化人格並照亮我們的存在。此時,關於出生前和死亡後的事物就不再是抽象或教條的,而是可以直接經驗到的,作為一股道德力量被經驗到。當人智學者們在其行動和態度中經歷到,透過人智學研究再度活化基督教、賦予基督教義以生命,這些就不會再被當作有爭議的說法或是不穩妥的承諾。
我們面臨的反對勢力如此強大,不應該讓人智學會可運用的靈性力量虛耗在衝突摩擦或是隔閡對立中。我們必須在充份的通力合作、協調聯繫之中開展這些力量,學會的領導團體必須鼓勵並協助每一個人活出人智學的精神,讓每一個人盡其所能地為我們的共同目標奉獻。人智學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是重要的。我們必須尋求新的、有彈性的組織工作形式,讓人智學會從目前這種有一部份是自己造成的孤立隔絕的狀態,走向可以用多元的方式對外溝通我們所擁有的靈性資產。學會的領導者必須受到支持,也必須保有彈性,這彈性來自於活躍的會員代表們的參與,這些人對我們整體的工作感同身受、自覺負有同樣的責任感。
這封信的訴求只是要讓會員們明白,我們覺察到人智學會此刻面臨的新任務。我們會把這些想法提到會員代表大會尋求諮詢。由於我們必須進行的決策茲事體大,我們正要求在德國的各工作小組派代表來開會,2.25-28在斯圖佳特,我們要討論人智學會重組的事情。直到會員大會之前,以下簽名人會繼續作為代表機構,負責處理人智學會的各項事務。
1923.2.13於斯圖佳特
Jurgen v. Grone, Dr. Eugen Kolisko, Johanna Mucke, Emil Leinhas, Dr. Otto Palmer, Dr. Friedrich Rittelmeyer, Dr. Carl Unger, Wolfgan Wachsmuth